\' K& }( W" | M+ ]1 n3 H 现如今我国在轨卫星已经达到200多颗,不仅卫星数量已经跻身世界第二规模,构建全球组网的卫星星座也是越来越多。比如正在进行全球组网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覆盖全球的风云系列卫星,再比如已经形成全球对地观察体系的遥感系列卫星。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但这些能力对于我们来说还远远不够。
5 L: ~1 }9 Q. F7 ~
$ k# e6 t! ~: Q* c( t# I& y# o7 } 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
1 M& ?3 ~( e0 t1 p) Q1 n! m* n7 T 本月25日清晨中国航天就又干了一件大事!一枚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一颗肩负重大使命任务的高价值卫星点火升空。这是一枚专门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载火箭,在这一轨道部署的卫星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重复访问想要观测的地面目标,大多数军用侦察卫星都部署在该轨道。
$ A: R8 p5 K6 i% C
1 w+ {) r/ g. \2 @9 x 海洋二号B卫星 / I7 T: i7 [1 Q" V
这颗肩负重大使命任务的卫星就是海洋二号B卫星,它是构建我国全球海洋观测组网卫星中的第一颗。海洋二号B卫星是一颗微波观测卫星,而这个微波观测技术可是大有门道的,它不仅能用来观测海面高度、风场、温度等一系列精准的海洋数据,更能用于观测在海面上航行的任意一艘舰船,小至游艇,大至10万吨级的航空母舰都能被观测到。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也就是说海洋二号B可以不受天气因素的限制进行全天候观测侦察。
) g5 k6 G) y% K8 d h% p1 E6 O+ }& K' i, t# O" p
卫星视角下的福特号航母
* G" N! c: J4 V6 ]4 I& E6 s 运用微波技术观察水面舰船的本事还是我国航天专家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取得的创新成果,天宫二号是我国截止目前最大吨位的在轨航天器,发射之后不仅顺利完成了与神舟飞船的在轨对接,也实现了中国航天员33天中期在轨驻留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建造百吨级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 L! k( D8 Q( R4 v% X ' G. s+ X- p- f6 G3 _
天宫二号 Q1 p3 k- C8 _8 r: v
除了完成系列载人航天课题,天宫二号在长达数年的在轨运行中还肩负着一系列空间技术验证任务。例如,天宫二号上就装载了一部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这是一种雷达探测装置,平时主要用于对陆地扫描,在试验中后期航天专家首次将微波高度计用于对海洋观测,结果真的是让人喜出望外。微波高度计刚一开机,就观测到大海上航行的各种船只,其船体结构、尾迹特征一目了然。 0 k6 M6 t- J' k. z; `/ j# J; ]' L- P
9 s5 x3 g4 u) q0 S% Q+ h- i m 尾迹特征十分明显
! w/ |. M7 U, x0 n6 S 这一技术在和平时期可以用于海上船舶的航行管理,而用于军用目的,则可以为东风-21D、东风-26两款反舰弹道导弹直接指示目标。如果说探测海面目标这只是天宫二号的副业,那么我国最近发射的海洋二号B卫星则可以看做是天宫二号微波高度计的升级版,不仅功能更强大,而且更专业。
' M$ y% ]8 k4 L: Y / u9 b9 P; o! |
三维微波高度计主任设计师
; N4 w+ c7 H) T3 X, y6 D 接下来我们还将发射海洋二号C星、D星等一系列全球组网卫星,一旦部署成功,就将为我军的东风反舰弹道导弹再装上一对更加高效的天眼!
$ n/ w% F( o6 p) f
+ q( c: a5 k5 t' u3 N/ `2 G
# S9 _8 L' U7 ~, s) Y) O, L) \& Q+ m: d3 Z
0 M0 \( I0 k9 a- y( U' z5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