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智慧海洋大数据共享支撑平台在青岛搭建 - 海洋科研数据共享

[复制链接]
4 d- A& @/ X5 Z/ B" s

原标题:全国首个智慧海洋大数据共享支撑平台在青岛搭建

* f' A+ z/ C: T8 l } ) _- U! J8 {. D8 W( L3 f3 y; v4 h$ p

近期,在青岛蓝谷,“海洋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词汇。

$ B: B5 o' R/ x/ y6 d6 \/ @, u

11月上旬,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创新园正式交付使用,将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资源,建设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产业生态;

; \! v6 f( K# {7 t. L

10月底,青岛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两栋楼主体结构封顶,这里将成为华录山东总部基地,搭建起国内首个智慧海洋大数据共享支撑平台……

( L- M& X# o; w) V, Q( z* j

结合青岛蓝谷海洋高端科研机构高度聚集态势,及其对海洋产业工业互联网的顶层部署,不难发现:加速构建海洋大数据平台和产业生态,固然是青岛蓝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我国海洋科研继续走向智慧、走向深海的必然要求,更是其“创新思路、转变打法”驱动海洋产业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务实之举。

: H3 s& Z) R0 t+ I2 G $ R" B7 u, R7 J" W/ t9 Z# \

精准定位:大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

( j. R/ i/ h! k! p1 f' g4 I

概而言之, 工业互联网发展有五个维度:一是建设共享智能服务云平台,二是建设可共享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算等,提供关键技术环节的云化服务支撑关键业务实现;三是借助互联网手段推动工厂扩大销售区域、产品定制化、市场大数据分析等;四是形成行业解决方案对工厂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五是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为产业提供各类生产要素交易、供应链管理等通用性服务。

1 O9 ~: [' Y9 j0 H! z& ~4 V' Q

作为青岛一个年轻的功能区,蓝谷的工业制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但科研优势突出、高端要素集聚、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所在,青岛蓝谷对自身在青岛工业互联网行动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深入研判:重在海洋大数据平台等关键领域进行突破,以此为抓手实现相关产业聚集,扛起发展海洋产业工业互联网的大旗。

, @& i: w5 {; i) l6 @0 s

大数据是工业互联网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核心所在。海洋产业工业互联网高地,必然先是海洋大数据产业高地。青岛蓝谷发展海洋产业工业互联网,首要一步,就是构建起海洋大数据平台,以及实现数据开发和应用的产业发展生态。

& |( l8 [; G8 S" o" C

底气十足:科研机构是海洋大数据“资源库”

) M5 o( ?( b; { A: I0 |& U

角逐海洋大数据产业高地,青岛蓝谷是有底气的,因为这里聚集了一批能够产生优质海洋大数据的高端科研机构。

- A2 W& L. ^+ |6 G/ P, V4 D& h/ u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超算一起,被誉为推动现代海洋科学发展的“新三驾马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如何获取、管理和用好海洋大数据,发挥其在智慧海洋建设中的“灵魂”和“大脑”作用,如何实现海洋大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已成为海洋科学界绕不开的重要话题。青岛蓝谷聚集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0余个个“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早已在海洋科研大数据方面进行探索。

' n7 ]! n- J% x( H! E g" c$ E

例如,作为我国海洋领域唯一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以构建国际一流的超高分辨率全球海洋模拟器为目标,建设了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围绕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深海极地、智慧海洋等大科学计划需求开展超算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研发。目前,该平台已有效汇集了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三大中心资源,形成了总计算能力达133.2PFlops(每秒超过十三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跨地域超算系统,协同计算能力居全球海洋科研领域首位。

0 ~$ b K2 R* d- `* Q

这类海洋大数据平台和资源,是青岛蓝谷角逐海洋大数据产业高地的最强“王牌”。眼下,青岛蓝谷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海洋大数据项目,也多是依托于国家科研重器而建。例如,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创新园,便是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创新园规划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集聚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企业,按照“双管齐下、三步接力”逐步拓展产业方向、扩大载体区域、扩充产业规模,打造蓝谷超算产业集聚区,建设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产业生态,拉动以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为支撑的关联产业发展。

, s; L; }; E1 q+ g' z! a

生态渐成:社会企业提供产业发展“解决方案”

# a9 q% w$ Q' C, ^

如果说“国字号”涉海科研机构的探索,为青岛蓝谷发展海洋大数据产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那么山东易华录等企业力量的加盟,则提供了数据开发和应用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4 g2 o1 u1 Y2 A8 r* |/ }3 a3 B0 [

正在建设中的青岛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也是华录山东总部基地项目。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博表示,落户在蓝谷的青岛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将搭建国内首个智慧海洋大数据共享支撑平台,促进实现海洋经济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和智慧海洋产业链形成,夯实海洋信息行业智能化管理和智慧海洋的基础,拉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g* p% p6 m+ m8 f8 Q+ n6 E; F& s

以山东易华录为代表,如今在蓝谷, 专业企业力量涌入海洋大数据产业,渐成蔚然勃发之势: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创新园刚刚交付,便有迪信通数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青岛捷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疆智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瀚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企业对接入驻;今年9月初,青岛蓝谷赴沪举办对接上海专题推介交流会,18个涉海、金融、现代服务业、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项目签约蓝谷,其中便包括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将在已有的海洋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在青岛蓝谷建设彩虹鱼全球海洋大数据(北方)中心,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贸易、海洋服务的大数据平台,为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9 P: O, X3 [; J+ T' |) m

一边是海洋科研机构源源不断输出数据资源,一边是社会力量紧紧跟上深度探索开发应用,青岛蓝谷海洋大数据产业犹如插上两翼加速腾飞,点燃了海洋领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引擎”。

' }; }- V+ S0 G

来源:大众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 Y: Y; r+ M7 K( q( b* M9 h; C( {

责任编辑:

2 d: C. }& m# |* T0 k0 }8 y) t7 p- ~: [ 5 {+ F; i/ J1 U/ r + \$ n% i6 M: Q; y/ y : ]4 P5 D1 q, k5 V" e. E0 L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瘦竹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