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 d( u l7 }( T3 R& f 原标题:中国发布丨水利部:我国全面实现水位、雨量监测自动测报
: D0 k F8 m$ ? 中国网1月20日讯(记者 张艳玲)我国水文站网形成完整体系,水文监测能力大幅提升,水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水位、雨量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流量监测中正大力推广先进的声光电新技术新设备。 ( j2 L: p" [; e
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17日表示,目前,我国基本建成空间分布基本合理、监测项目比较齐全、测站功能相对完善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实现了对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全面覆盖。目前,我国水文测站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3处发展到12.1万处,其中国家基本水文站3154处,地表水水质站14286处,地下水监测站26550处,水文站网总体密度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o" `0 p6 A% G9 J* ~. W4 Q( @
经过多年发展,水文监测内容不断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并行,水量水质并重,监测手段由传统人工观测逐步转向自动化监测,水位、雨量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流量监测中,先进的声光电新技术新设备正在大力推广,自动化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5 [! o% v: ^$ z
“建国初期,水文职工用皮筏子和小木船进行水位、流量监测,目前采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用ADCP自动测流 。”蔡建元说。
- D: m' v/ v' V" [. h2 W4 f7 |% M 另外,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电波流速仪、超声波测深仪等水文测验先进仪器设备快速增长,雷达测雨、无人机、遥感遥测等新技术应用成果丰硕,水质分析化验高性能仪器设备气相-色谱质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流动分析仪、生物毒性分析仪等得到广泛使用,水质分析的精度和时效大幅提高,检测分析能力显著增强,水文监测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 D/ B% g s; l0 y
我国水文人才队伍持续稳定发展。截至目前,水文从业人员从建国初期的756人发展壮大到6万余人。水文监测范围从对大江大河的控制延伸到重要中小河流全覆盖,水文监测项目从主要监测水位、流量、雨量发展到包括水位、流量、降水、蒸发、水质、泥沙、冰情、墒情、地下水和水生态等。
5 Y8 w: m3 o$ B 蔡建元指出,我国水文服务防汛抗旱减灾,服务水资源管理,服务水生态保护,服务工程建设和运行,服务突发水事件应急处置,服务社会公众日常生活。
. F( v7 n5 p1 @/ N1 I* R z 在防汛抗旱中,我国水文人准确监测、及时报送信息、科学预测预报,为成功应对大江大河和部分中小河流发生的系列大洪水以及部分省区的严重旱灾,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 I ]# d+ W8 m9 c# n 蔡建元坦言,当前水文工作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水文测报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尚不广泛,现代化程度低,为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监管服务的水文站网布局、监测分析、信息预测预警体系不完善。下一步,水利部将调整优化水文站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水文监测、预测预报和服务支撑能力,使水文成为水利行业监管的“尖兵”和“耳目”,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有力保障。 7 `7 P- k, y5 G. w2 y
) N. K1 D3 t& V1 N0 L& Z& S" D$ h `6 @3 d3 z3 {/ f
2 V! H! f3 h# w9 [7 Z5 q1 u
# X& t, \1 y. ]) `8 [: m& T3 g* r2 w2 l
# K& | F. E, N+ I" `
9 x1 c8 u* x7 M/ P7 e% e
' H, ?& U# A: \! j$ A% \" x' T9 Q9 X: a( X( |+ _
$ K1 z+ i# \1 {$ D+ M
' _$ z& T& T" g4 K9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