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丨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海洋生态保护项目

[复制链接]
* ^% O! \, X+ E0 V7 u5 U# p$ }

8月26日

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题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m1 `, F+ `. e/ k6 }
. w3 `& |4 c6 ~- q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

8 n- R: c* a$ P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出席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

+ R: e8 |0 G6 m F0 A! T
. b7 V( e$ ~& i3 C6 W: l
9 Q! I2 r# i, Q/ v% n( {- {$ ^1 U

刘友宾首先通报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进展:

1 E) S9 S$ K" m/ V8 k

01

5 y- D6 s8 g: G

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6日正式进驻

' [6 b! s* u! l; ~5 N( g0 l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自26日起,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5个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中央企业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分别设立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3 C ?7 z" i( `+ `7 @7 n7 J, |! _/ u

02

" o& g3 d+ v( D6 `' }

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

8 p8 }/ C* W: u; w* l

针对本轮江苏、湖南、河南等地疫情暴发情况,生态环境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截至8月24日,医疗废物处置量为669.26吨,较8月11日高峰时处置量减少830.59吨。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医疗废物处置平稳有序,涉疫医疗废物均得到安全收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医疗污水处理方面,全国中高风险地区6省9市(州)共有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以及接收相关污水的处理厂945个,较8月11日高峰时总数减少1248个。医疗污水处理安全规范有序。

j8 r* T l8 a1 ?; ^

03

/ I1 l) z1 ^, K% P1 g B

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

" L5 d9 T; m7 c7 X" |; u

自5月以来,生态环境部对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城市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推动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5-7月,围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累计派出38个专业组和98个常规组,检查企业4800多家,发现了一批违法违规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下一步,将对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组织开展整改效果“回头看”,实施闭环管理。

& ^, |# ]" ^" }# w5 Y& i5 s' O

04

/ Z5 s. R- P& c# B: u; z9 e

部署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

7 p; R7 Q% n% _, X. S1 U) |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的通知》,对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是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任务和监督帮扶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二是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以及油品储运销为重点,针对治理问题较为集中的10个关键环节开展排查整治。三是加强VOCs治理指导帮扶。

" Y2 J- A5 b: z' P: o$ j) R7 H8 l

张志锋介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情况:

) G; g- _0 \9 f1 d5 V. k

“十三五”以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革深化、发展进步,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陆海统筹新体制,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圆满收官,2020年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了77.4%,如期完成了 “70%左右”的“十三五”水质改善目标。“十四五”将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统领,以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等三大重点海域为主战场,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

. u' n u9 Q+ K$ r

刘德军介绍“碧海202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的有关情况:

2 j+ E4 q. U0 b( O) i+ l' H

4月20日,中国海警局联合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部署开展了“碧海202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检查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2281个、倾倒区和倾倒项目300个、海洋自然保护地563个、海岛892个、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施13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1782个、砂场码头等部位720个,执法范围明显扩大,执法检查数量大幅度上升。聚焦突出问题,严打违法犯罪,查处盗采海砂海洋工程未经环评擅自施工,破坏海岛等案件573起,行政罚款2380万元。

. m8 K% y4 |3 D/ e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

# U5 S# U* ?; M) }( d- t i3 g6 n
7 s _+ }& c1 J6 D; i1 ?; p$ }2 v

媒体问答

2 g) [0 ^! F2 h, q8 i& z A& r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自2018年开始,到去年底结束,攻坚战取得了哪些成效,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十四五”期间如何在海洋领域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D# X x% x( t6 F- f

张志锋: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2.3%,不仅圆满完成攻坚战的目标要求,而且比攻坚战实施前的2017年大幅提升15.3个百分点。环渤海49条河流入海国控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18886个入海排污口实现“应查尽查”。陆海统筹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环渤海三省一市共完成滨海湿地整治修复8891公顷,超过了6900公顷的目标要求;整治修复岸线132公里,也超过了70公里的目标要求;37.5%的渤海近岸海域划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强。排查整治沿海环境风险隐患4万余处,检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设施244座,建成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8座。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不断增强。

7 \6 i* j) _2 `% C% b& E

“十四五”期间,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在更大的区域、更深的层次继续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当前,我们正在抓紧谋划“十四五”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方案计划,初步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在区域范围上,要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二是在主攻方向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在攻坚策略上,进一步落实“三个治污”要求;四是在提质增效上,突出减污降碳协同和以保护促发展。

4 Q* f7 m9 l- e* o

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年青岛遭遇15年来最严重浒苔,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别的沿海城市没有出现类似严重的情况?生态环境部在应对浒苔灾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计划?

: }5 i, Q9 }# ?% `( l8 y

张志锋: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配合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黄海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工作:一是采用遥感等多技术手段开展浒苔绿潮灾害跟踪监测,推动绿潮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二是进一步加强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和滨海湿地保护修复等工作,降低氮磷等营养物质入海量,逐步消除浒苔发生的富营养化基础。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做好以上工作,配合自然资源部等多措并举共同推进黄海浒苔绿潮灾害的防治。

' S5 k! a+ e. {' e$ H, r! I

科技日报记者:生态环境部在“海洋碳汇”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打算?

5 ]; h: y3 Z M) h$ K

张志锋: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维护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海洋碳汇建设,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下一步拟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推进加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

" v. H% X5 q, s0 P: f

央视财经记者: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好坏体现在“海湾”上。“十四五”期间,如何以海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 ?* Z: A6 Z' o. S0 `7 ^

张志锋: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加强海湾综合治理,沿海各地积极探索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打造“国家—省—市—海湾”分级的陆海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海湾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持续改善重点海湾生态环境质量。

8 {: Q2 `1 h' @% h& l/ s

中国新闻社记者:今年是“碧海”专项行动的第二年,与去年相比今年有什么新的特点?能否给我们讲一讲在行动开展过程中查处的典型案例。

( U/ ?* `2 y( I1 I8 N) b

刘德军:今年是中国海警局第二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碧海专项行动,重在推动执法行动常态化、制度化:一是管控的重点更加突出。强化三个领域巡查监管,强化三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强化两个领域重点污染源风险防控。二是监管手段更加多样。逐步建立常态监管机制,推行“互联网+”的执法模式,构建海陆空立体执法模式。三是机制建设更加健全。推进执法协作机制向省市延伸。各级海警机构和相关部门管控合力明显提升。

( {4 [5 I7 T" V7 y6 Y' r4 N

路透社记者:最近台风过境后有大量塑料垃圾冲到海滩上,海洋司针对近海海洋垃圾和极端气候带来的海洋垃圾有何治理举措?

! q% `& E1 X: k9 U3 G

张志锋: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挑战。当前主要的解决手段还是加强源头治理、采取预防措施并且一旦发现后就要予以及时清除。生态环境部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塑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源头治理,将海洋垃圾治理工作纳入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统筹部署,推进沿海地方政府海洋垃圾防治工作,加强海洋垃圾防治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海洋垃圾防治制度机制,指导督促沿海地方做好塑料垃圾污染源头管控与入海防控,加强海洋垃圾清理整治与监督管理,引导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限塑、减塑、治塑行动,共建共享“碧海蓝天,洁净沙滩”的美丽景象。

( R0 I9 a% ?) Z, T. b

红星新闻记者:根据海洋生态环境公报2020年我国近海劣四类水质面积同比增加1730平方公里,下一步针对近岸海域整治采取那些措施?

c* H! X S4 q

张志锋:“十三五”以来,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特别是海水水质总体改善,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但当前,我国沿海及相关地区总体上仍处在污染排放的高峰期,已有的治理成效还不稳固,部分海湾河口出现污染波动反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陆海统筹、精准施策;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并重;狠抓落实、强化监督。

: k. n' j! _) H/ i! ]

北京青年报记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7日审议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噪声问题公众广为关注,请介绍一下当前我国噪声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部针对噪声污染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4 u" B9 q: x/ D1 L* u

刘友宾:2020年,我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昼间、夜间总点次达标率分别为94.6%、80.1%,同比上升2.2个和5.7个百分点。但噪声问题在重点功能区和重点城市较突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声环境质量总体劣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报约201.8万件,生态环境部门接到公众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占41.2%,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第2位,仅次于大气污染。下一步,我部将积极配合立法机关继续做好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并抓好落实;健全噪声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噪声管理及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给老百姓一片安静的空间。

' n5 K$ t6 k- I p

南方都市报记者: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洋变暖和酸化问题,给中国海域带来了什么影响?哪些海洋生物会因此受到威胁?该如何应对?

1 b- O( m2 |9 C% i0 A

张志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持续升高,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加剧海浪灾害,并可能导致生态灾害风险升高,威胁海岸带生态安全和老百姓生产生活安全。海洋酸化现象加剧,可能会损伤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和外壳的能力,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环境部将从加强海洋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加强气候变化的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加快推进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

( N% r, d. O/ m

人民网记者:生态环境部如何为“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谋篇布局,将会有哪些重点部署?

# Q0 I% p" _7 a3 B" U

张志锋:“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海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统领,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更加注重公众亲海需求,更加注重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更加注重“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更加注重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 S. ?$ \* v" J$ L( a) \& K+ F

-end-

* M, ?) q: W4 r5 B- }& w# ^8 Q/ J* n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内容↓↓

8 L8 ?5 b! A6 o# Z! G( n* n

全文实录丨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 V/ E( n, k/ i( l/ l+ y- p4 _
, b2 }6 ~7 M( d

编辑:张伟

2 E A) m0 N G ?2 w 6 `4 a6 Q3 ~1 r) v, y$ [. L- Q: r - m, e* y% B: g, [& R6 j N* r' z# b, J / P' b" o$ \9 f2 s r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无命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