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V1 Z0 h' |3 A 原标题:招聘!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2024年度公开招聘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公告|海洋保护生态学团队诚聘滨海湿地生态学研究人员
' v8 _' C. k- i/ }9 L  6 g, @" m5 f0 a9 y4 S* e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创建于1959年,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为自然资源部直属的国家公益性综合型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深海生物研究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全球变化与区域海洋响应、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和应用海洋学等领域研究。
$ H' x, D* T A: E; M0 ] ①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4 F, d) C g+ T0 R
2024年度公开招聘应届硕士毕业生 2 a. b$ n6 U# X- ?6 ?8 n" V
公 告 " N% _( d/ P5 ` n. U
▲长按上方二维码查看公告
3 y1 c& Q$ T5 S0 i8 ]% b t  . ]. l, P }# ]2 I' M
②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h" R+ o' k. S7 Z: t0 b. S
2024年度公开招聘应届博士毕业生 1 _6 Q/ M: k* U6 q, X6 w% c% A$ v
公 告 - g- i* l9 m5 g% q: Y
▲长按上方二维码查看公告 ( X( G; p, o7 {+ N2 o$ y& x
 / Q4 w* n* a$ u$ ]2 V$ U8 m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 H0 \4 H" E- ]5 { 海洋三所海洋保护生态学团队诚聘滨海湿地生态学研究人员 4 c: A+ M- m6 S2 v" v: l: D
海洋三所海洋保护生态学研究团队是一支深耕海洋、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型队伍,团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研究热点,重点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海洋生态评价与空间规划、滨海湿地生态学、气候变化生态学、生态廊道与连通性、鱼类生态与资源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然资源部重大项目等重大科学研究课题以及地方委托的应用咨询项目近百项,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因学科和团队发展的需求,拟招聘滨海湿地生态学领域科研人员若干名,待遇面谈。 2 g% q/ {! G) d* E
滨海湿地生态学方向简介 C4 H z+ Z- h9 P) P2 ?$ x
团队主要从事红树林、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生态学研究,重点关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滨海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碳汇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生态功能的响应特征与驱动机制,以及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与管理。 + A$ G7 a2 l( I [1 ~8 O3 @
方向负责人陈光程研究员,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资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3年增补:湿地》主要作者,现任国际蓝碳倡议(Blue Carbon Initiative)科学工作组成员、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生态学会理事。先后主持了多个国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牵头编制了国家标准《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海洋行业标准《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印发)。发起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蓝碳交易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牵头编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红树林营造(CCER-14-002-V01)》。 / b$ x- y1 [9 s9 k9 ~% ]
招聘岗位 / ]4 _! f/ q$ o/ V3 Z+ y
1. 应届博士毕业生1名(在编) 3 e: s5 d' `0 |% O5 _" I" a
岗位要求如下: ( }/ n. N1 u ~6 r. l
(1)生物学(071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地质学(0709)、海洋科学(0707)、化学(0703)、地理学(0705)、植物保护(0904)专业;遥感、植物生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等方向优先;
: M; A. I3 [' ~) m7 e& K; N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其中中科院分区大类二区以上SCI文章至少1篇)。
- S, v, G, S+ T+ K4 m& b5 I% j 2. 博士后2名
' e0 [: i$ D ?6 h. `& Y 享受社医保、博士后公寓(或租房津贴)和科研成果奖励。自愿落户厦门,随迁未成年子女按本市户籍就读。如满足参评条件,在站期间可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择优留所。支持申请国家、省、市科研项目、支持申请“博新计划”、支持参加海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 ^4 M7 n2 b8 G( E- z2 ? 岗位1要求如下:
- f7 r4 P+ U% k9 F( l (1)开展滨海湿地植物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 8 y5 s. w4 A, U' a. Y" M' t
(2)植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海洋科学等相关专业,具有扎实的植物生理与生态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a, h8 k: s" Q: H9 M 岗位2 要求如下:
* O$ X. o( G% m8 X (1)采用分子生物和稳定同位素示踪等综合手段,开展滨海湿地沉积物中碳、氮代谢相关研究。
7 P6 Z$ v- _' O) O7 R0 y$ T (2)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相关专业,熟悉土壤或沉积物功能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N/ _/ S0 \! {! D, w. u _" c
3. 科研助理2名
. g/ [/ b. Y# x2 v# H 岗位1要求如下:
' v" z2 Y- @& } (1)主要从事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生态调查和研究、实验室管理和样品分析等工作。
/ n, D( Y3 w( k) L/ O9 }/ Y (2)本科学历及以上,有生物学、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或环境科学专业背景,滨海湿地生态学领域硕士研究生优先;
9 R7 E, m; I, d+ l (3)30岁以下,能适应经常出海调查,身体素质优良,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
- [ y" d) A6 N+ G' c* A& U S4 D 岗位2要求如下:
3 n8 `4 H& U9 |+ I e/ h) ^' J" p8 k (1)主要从事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相关的评价、规划工作。 2 }+ }/ j* m8 @0 K
(2)本科学历及以上,自然地理、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或环境科学等专业背景,熟练操作遥感数据处理、GIS空间分析等专业软件的优先;
* U0 W! o$ Q) L7 [8 @# u. f (3)35岁以下,身体素质优良,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 & s8 D$ ^3 C0 U% B& |3 n2 |
联系方式 2 l4 ~! w& ~! [
(1)有意应聘应届博士毕业生岗位者,请于 2024年1月16日前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 ) s$ E) V$ ?* J, S' C/ L* d! |
(2)有意应聘博士后和科研助理岗位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等材料发送陈老师(gc.chen@tio.org.cn)和俞老师(yuweiwei@tio.org.cn),邮件以“姓名+申请岗位”为标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a1 o; ^7 t# N
$ a+ ]! ]: a# p7 }8 L. l+ y; i v/ p
责任编辑: * ]/ y5 V3 `* q8 W3 d& y; [
$ C8 t) R+ Q; N# C" z
F4 f# q9 k0 k, a! P3 k8 F; b
; o i. r- M; e# ~0 o ^
' `+ N6 D0 ] i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