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8 I R2 |! i5 t% y | 0 K/ U3 t& j7 U- Y$ |
9 L! j( T1 D# ]6 v9 W- U# p& U; w" h
* p- a7 `* N3 o6 J 商情概要/ x: ?6 K2 S2 T2 j
4月13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南方科技大学发布海洋大学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公开招标》。于此同时,海洋大学概念规划方案设计正式出炉。深圳海洋大学将对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 MIT-WHOI)等国际一流高校,建设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打造全球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以及全球海洋发展高端智库,成为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深圳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升深圳海洋领域国际影响力。 1 D& d7 D% G8 m9 {. Z
筹备历程7 r/ n3 e& ]4 |6 N/ q+ J
2019年7月7 F" V3 y. B* L2 r4 R3 T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布,深圳正全力推进“十个一”工程建设。“十个一”建设工程包括: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一个海洋科学研究院、一个全球海洋智库、一个深远海综合保障基地、一个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一个以“中国海工”为代表的海洋标杆企业、一家海洋开发银行、一只海洋产业发展基金、一个国际海事法院、一个中国国际海洋经济博览会。 ( p$ V9 O% Q* A# E6 P9 l
2019年8月18日
: t1 i+ [8 m+ C" C( ^ l2 f) V(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4 \7 a+ H: v2 x+ B* { 7 R: J$ d# ]' V: d" B' K/ m
& {5 [8 W9 x4 L( m1 p0 B" N2 ?, i 2019年11月21日
# G b* ?+ p# m 深圳市政协发布的《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研究报告》中提到:要利用“组建海洋大学”的契机,着力把深圳海洋大学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海洋大学。 % y5 ]+ j0 T$ k' t: g) E. e
2020年9月
) a# A/ {" }: i 《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正式印发实施。持续推动的40个重点项目,包括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推动设立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 ) w! K' w7 G/ Y5 y4 ?+ F5 e, ]
2022年伊始
2 {1 Q C$ O: c! ]4 J* Q0 b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中提到:支持深圳筹建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
0 l. J# M; u! ]2 O 深圳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也提及:今年将成立深圳海洋大学筹建工作专班,积极推进有关规划建设工作。
0 s2 Y: C# \7 J4 Y 2022年2月20日; n, ^& H3 M! \% ~6 E" a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综合考量,支持深圳海洋大学在坝光片区选址建设。
# _- ^4 r$ R! Z8 ~2 U' B9 K 相关学科和老师
1 L2 o5 j, G Z8 q( B- C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 |; B, l8 `3 G! S( I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系自2015年12月创系以来,已经从全球引进汇聚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致力于在重大国际海洋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建系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洋科学和工程研究基地,为国家培养海洋科学与工程技术高端人才。
) w& |8 A0 Z/ L' f" F! s3 Y/ b5 [ 目前,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已获批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深圳分部和三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发改委资助建设的深圳海底地震仪设备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和深圳海洋油气钻采装备与管缆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科创委资助的深圳市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 , ^& {( {9 a( o2 {$ f% c
借助深圳建设先进示范区的动力,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将迅速建成拥有科学考察船、以及海洋科考重大装备和工程技术实验室的多学科交叉海洋研究中心,跻身世界领先海洋研究机构行列,为深圳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可靠中心以及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做重要贡献。
) x9 v( b4 E/ {! {" V 利用大鹏新区提供黄金海岸线的机会,建造南科大码头和海洋科学实验室,为深圳号以及我国深海科考航次准备提供岸基平台。
8 A) J$ N) \6 o1 a) t 研究方向:
, |9 O, ?* g9 ^" s2 b" z& b 物理海洋类:大洋环流与气候、海洋涡旋与波动、海气相互作用等。 # ^0 x* a6 n% B2 D# k1 e2 G# x8 Z: H
海洋地球物理和海洋地质类:海洋板块和地球内部结构,海洋岩石圈与边缘海相互作用,海洋沉积与油气和矿产资源等。
- x- C1 P$ K+ @ 微生物海洋学类:海洋地质微生物,海洋微生物资源,生物地球化学等。
7 _, n1 ? g; F& n 海洋工程与技术类:海洋工程技术、深海探测仪器研发等。 - Q. {0 Q7 R5 n( |5 t- g) e1 f
林间
/ g5 \" j0 T" C
- A: r3 p- a; @* ~0 d) F& |- q$ I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深圳海洋大学筹建具体负责人。
2 a+ U% |6 o$ J/ x 电话:0755-88015256 9 Q: u d% h' W( n W9 q
E-mail:linj@sustech.edu.cn - s$ [5 m. I! n. Z% v$ J( s |
研究领域:海洋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与地震学
; Q. k- F4 z2 g6 \1 I' i 林间,讲席教授,国际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历任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生联合项目教授等。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美国地质学会会士(GSA Fellow)、亨利-比奇洛杰出海洋学家讲座教授、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杰出讲座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杰出学人讲座教授、美国卡尔彼泊青年科学家奖等。对全球大洋板块动力学、大洋中脊与边缘海形成演化、俯冲带构造、地震触发机制等研究作出卓越贡献。 5 X2 Q$ J% F# } k) _+ z7 x+ q* X. k
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等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一论文在国际地震学领域十年引用率全球第一。领导组织与参加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与南海实施的国际航次二十多次,任“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航次、国际大洋钻探南海航次、中巴首次印度洋联合航次等首席科学家,领导穿越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首次高精度地震实验,揭示地球“第四极”内部构造。共同领导南海海底大地电磁实验,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 i0 T& _4 U8 a8 V: Q9 J! ~
内容来源:仪器买卖
( p: _$ @7 C7 |$ p+ t
! i. X5 B# D# |" i" P" l+ |0 A# l
( J6 q @+ z5 u! t+ _: r' k0 \ W% ^
1 S9 ?- p% c5 x$ l 0 x( v8 @! f+ Q
3 b% H% z# t* R) |+ i# {1 z) S5 r( F# ~9 j5 d! i# W
2 p# u3 K' U3 L% d/ {4 s
+ z2 D9 c3 T9 V6 X/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