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 c9 B; |% I
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报道:
9 n# M2 \& q# R
4 D, Q \+ r' n/ d9 \4 {" l 很想了解一下国内水文站都是如何工作的(个人极度缺乏相关知识,想当然认为这种站点都应该有自动监测)。 9 X4 \. s# |; E# d* T; ~+ Z3 i
找到几则新闻: 2018年广东惠州,因为水位过高超过自动监测设备阈值,需要人工测量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3/21/c2033217.html 2016年江西外州水文站,人工和自动监测设备同时工作。人工每天一测。水位为读标尺,温度在监测点用温度计测定,下雨时测定雨量。自动设备也需要每天校对数据。流速测量则为利用观测船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河流剖面移动测定流量,流速和泥沙等。非汛期测量间隔时间大,未测定时间可以插值计算;汛期则需要每天一测。http://jx.people.com.cn/n2/2016/0801/c377435-28763566.html2015年湖北金水河入长江口,主要测水位流量,下雨时需要测降雨和蒸发量,暴雨时需要每小时测。测定流量时用智能控制仪调试铅鱼,不需坐船取样。人工雨量筒和自动雨量观测系统同时工作。http://sw.hubeiwater.gov.cn/xn/plus/view.php?aid=1367
8 y( P$ p" g. `% y! \2 F4 I 以下是国内水文测站的基本情况。
- Y' w; d% p! ]6 s, D: K( x7 p1 I3 } 参考《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2013替代SL34-92) 水文测站分类基本站:统一规划并设立,要求稳定性,以提供连续观测数据 % M2 S3 T3 ]! t# \5 b: Q/ W
其他有专用站,实验站,基准站(基本站中选取,监测长期气候变化)和辅助站(基本站的补充数据,不计入战网密度)
6 T' @4 U! I4 I I# h8 d; W( Y% q 2. 水文测站观测项目
, \2 v" _* p$ x& q0 Y; ^5 S 流量,水文,泥沙,雨量,蒸发,水质,地下水观测,墒情(2013导则更新的标准,为测定土壤含水量)。
/ a- _/ q3 M$ r6 Q. J2 e6 _ 水文站主要测定力量,水文,兼测泥沙,降水蒸发和水质。地点包括河道,水库,湖泊,海岸测潮汐。
' z6 s; J' `& n n% g- k 3. 国家重要水文测站 - J, U. I N/ B& d, P: W
集水面积大或年径流量大;蓄水量大或下游有大中型城市的湖泊和水库;重点产沙区;跨境河流等(具体数值和划分见技术导则)
8 z2 }8 X1 ^* e( ]1 v+ o# @3 v 4. 站网密度的一些数据
. I" u! N' Z1 Z W; c0 m 雨量站:3000km2,不小于12个 9 c. e" ]" j7 z( r3 v
蒸发站:2500~5000km2一站,平原区更密集(~1500km2)
6 F; T; x* `1 M6 O3 E! o 地下水井网:根据经济水平,50~500km2一眼井 + F0 ?+ j& k; ]; I# l, Y
浏览了一遍《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规范》,发现技术要求挺高,而且一套自动测报系统很复杂。 4 v# P2 X/ X' q
以下参考《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规范》 SL61-2015 ) t. T0 w1 O# @2 e3 G7 V! _& u; h
一套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包括:传感器、固态存贮器、通信设备、遥测终端机、中继机、通信控制机、计算机及其外设和点源等主要设备,避雷装置,人工相关(安装,测试和维护等)
8 Q) e- U3 r$ c! o. O7 `; l 以下为直接截图,来源《城市水文监测与分析评价技术导则》SL/Z 572-2014。(城市水文相关测站的数量和产汇流计算。) ' k- _+ M9 a) Y( _
城市雨量站设置$ \* Q- A: @, ~5 T- [& {
. ~7 `0 n$ j' }- I' W% n X* v3 v8 T2 e" k q' o
* ^9 ]1 M) _8 g4 g4 u 0 ^% V; v7 z6 a( h$ ?( B
( s( @! U: L/ R7 J& I' H5 _! f
6 q# ~0 s) n- ^- n) g
8 Z& u3 f; w! [+ p# I6 U
: X/ x+ g7 s; _" |, c
% y9 D" r# X8 p9 z
7 Q7 w+ W7 ^3 M6 g7 [+ D* a/ n# F
i; _7 I8 L' ~$ T8 J$ \6 N
6 K9 j B/ {' d- i9 {8 _)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