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O9 L; I" Z/ x4 S

% N$ b* u e# g( t7 b3 L+ p5 ? 引言:近年来,黄委水文局在黄河水文发展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智慧水文”正在一步步由蓝图变为现实,新仪器、新技术、新设备在水文测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文现代化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为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 n6 G; J2 B" @. n 为大力展现黄河水文现代化建设新成效,特围绕“总结优化水文测报方法 提升水文现代化能力”开展专题宣传,本期主题是“新仪器·ADCP”,敬请关注。 水文测验对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黄委水文局和河南水文局的坚强领导下,西霞院水文站锐意创新、积极探索,以新仪器的应用推广为切入点,积极改进水文测验方法,全面提升水文测报能力和水文现代化水平。
. Y& W g9 d; E! d d1 _ 革新测验方式 * `4 E: P- `* z6 r& g* m
 西霞院水文站流量测验 闫鹏飞 摄西霞院水文站为黄河干流重要控制站,该站为西霞院水库的出库站,担负着为水灾害防御、水库调度管理等提供实时水文信息,为国家水利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基本水文资料
U) N7 o- g# _" H" @ 等重任。 , {( m% w$ `" v
在传统流量测验中,流速仪作为该站流量测验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方式,测验历时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制约了流量要素的高效、准确采集,影响防汛工作的开展。走航式ADCP剖面流速仪是一种新型测流仪器,该仪器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测量水流剖面速度,然后计算出断面流量,与传统流速仪测验方式相比,具有测验时间短、精度高,采集资料完整、信息量大等优点。针对传统流量测验存在问题,自2007年起,西霞院水文站开始引进走航式ADCP剖面流速仪进行流量测验,改进了传统测验方式的不足,提升了流量测验效率和成果质量。
! J5 g( Y- Q4 K# c, ] 积极比测应用
7 T9 g9 M- v* @/ C" d; v/ P  西霞院水文站ADCP充电 杨慧华 摄西霞院水文站积极开展走航式ADCP与流速仪法的比测试验,2017年,河南水文局根据该站的分析论证情况,认为符合《声学多普勒流量测验规范》《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的相关要求,批复该仪器在西霞院水文站正式投用,应用条件为流量250~4000立方米每秒、含沙量为0的情况下。2020年,黄委河南水文局批复走航式ADCP在该站进一步扩大了应用范围,适用条件达到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以下、含沙量9.50千克每立方米以下。自走航式ADCP测验方法在西霞院水文站批复应用后,该站在流量测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批复的适用条件,加强走航式ADCP的应用分析,经验证,原批复使用条件下,流量成果合理可靠。目前,走航式ADCP在西霞院水文站推广应用已有16年时间,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效,充分发挥了新仪器的作用,得到上级领导肯定。
/ c2 m8 u0 J) b/ s' R 助力水文发展 如今,走航式ADCP流量测验已成为该站主要测流方式之一。在开展测站日常测验工作时,与传统流速仪测流方式相比,两名人员就能独立完成流量测验任务,及时上传测验成果数据,测报能力显著提升,职工工作强度大大降低。走航式ADCP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该站水文测验模式改革,在巡测期间,测站驻守人员2~3名。下一步,西霞院水文站将努力加快实现以“巡测为主”的水文测报模式,助推水文现代化建设迈向新征程。
7 j4 z9 h6 v0 P9 }/ Z# _ 文 字:苏琦 管炳洋
3 O$ i9 ]9 l1 X3 O: N 审 核:任江波
" s" K9 |6 `& O( i 编 辑:陈毓莹
4 H1 O8 X, a: ]* r2 H% } 黄河水文 % k8 _/ Z; Y. L* r5 ~, ~+ T
扫码关注我们
, R6 v3 T0 k# b- o7 P4 m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 U3 |1 U# J- M. N. R) Q4 A# h7 | 严细求实 团结开拓
0 t5 F3 O% r% k+ F8 W6 V
9 J' G+ u! J# Y1 ~% N( ~' S2 m6 ?) b' u3 g
2 [) Y6 i, ~' t% I& f
% S9 R- t"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