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洋生物为了生存繁殖而进化出的奇特现象 - 海洋生物进化

[复制链接]
, V( c( C0 W1 M [0 \ x/ f: |) P& ]

“ 早在四亿年前的奥陶纪时代,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水生脊椎动物——鱼类,鱼类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无颌的无脊椎动物向有颌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直到今天,在现存的所有脊椎动物中,鱼类占比就超过一半。此外,鱼类不仅形态多样,而且不同鱼类物种间还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独有特性。”

9 t' l3 k& w8 c" E

海葵鱼的性变化

! Z9 C5 g- H! s+ O

《海底总动员》中,由于尼莫母亲在一场意外中被鲨鱼吃掉,尼莫的父亲神奇的变成了雌性,接下来如果孵化出来的尼莫是环境中唯一的小丑鱼,那他将成长为雄性并与他的父亲(现在是女性)交配。如果他的父亲去世,尼莫则会变成雌性与另一雄性交配。这……是不是听起来显然比电影情节更疯狂!虽然那画面想想就污,但仍要强调一遍:这才是现实!为了在恶略环境下能够“拷贝自己的DNA”,生物不得不费尽心机地演化出神功鬼刀般的适应力。忍不住由衷地赞叹一句:真相永远比戏剧更狗血!

4 P, ~4 F Y( d/ A
L$ ?, K& I( I1 q6 B! K4 ?- U

刚孵化出来的小丑鱼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它们可从无性别状态转变到雄性,再转变到雌性,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从无性别到雄性,但不能变回无性别。从雄性变成雌性,也不能再变回雄性。有时小丑鱼甚至可能一生都处于无性别状态,而性别的变化取决于环境。即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小丑鱼必需生理成熟(12-24个月);第二,必须有适当的环境促使其改变性别。

0 I* L+ \. p8 t/ R; p

成为雌性的条件是生存环境中没有雌性小丑鱼,于是,在荷尔蒙的作用下,精巢变成卵巢,约三个星期后,原来的雄鱼在生理上变成雌鱼;变成雄性的条件是生存环境中已经有一条成熟的雌性小丑鱼,并且占统治地位,同时环境中又缺少雄性小丑鱼,。当环境中已存在配对的且占主导地位的小丑鱼时,其余的小丑鱼则会保持无性别状态。

7 R, X# j# J/ W) O B4 j# J
% X0 k$ ~) [ ^) A

单独饲养的小丑鱼将变成雌性。在一个由多条小丑鱼组成的鱼群里,会形成一个具有等级基础的层次结构。主导地位最高的小丑鱼将变成雌性,等级其次的小丑鱼将变成雄性。其余小丑鱼将向下延续等级制度,但都保持无性别状态。如果鱼群里的雌性消失,雄性将被转变成雌性,取代它的位置;如果鱼群里的雄性消失,下一等级中主导的无性别小丑鱼将晋升为雄性。

8 ]! a( G- c- \7 }2 `( E

每一位小丑鱼群中的雄性鱼时刻都面临着“菊花不保”的风险!

. z% U7 P, B( m8 \3 N' h

如果一条已经具有了性别的小丑鱼想要加入一个已经有配对结构的小丑鱼群中,结果要么是它被撕咬追杀死亡,或被迫退出,要么是它将群体中相同性别的小丑鱼咬死或被赶走,自己承担鱼群繁殖任务。此外,如果将两条无性别的小丑鱼放在一起,占主导地位的小丑鱼将变成雌性,另一条将会变成雄性。

/ f$ _. R8 y* ]' w2 P

据统计,在海洋中拥有类似变性能力的鱼类大约有400种,占全部鱼类(总共约3万种)的1%以上,例如海蛞蝓、眼斑双锯鱼、双带锦鱼、清洁鱼、海鲈鱼等。

3 G5 m6 J; }" o0 E" C3 o& y! a( ]* B
. i' _+ p+ l9 X* @0 X

角鮟鱇的性寄生

5 A. X, @- R" M) \% ?% M" Q+ @

这种俗称结巴鱼/蛤蟆鱼//琵琶鱼的生物,虽然样貌进化的并不算好看,而且行动也很迟缓,但它的繁殖方式却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这种广布于四大洋的生物有着绝无仅有的配偶关系。

- H# f4 P" u& H2 W9 S R; X9 Y

在茫茫海底,雄鮟鱇鱼要想找到是自己身材大小40倍大小的雌鮟鱇鱼配偶绝非易事(换成人类来比方,就是说一个男子的身高体重仅相当于一个女人的小脚趾头),因此刚孵化出来的雄鮟鱇就具有发达的嗅觉器官,可以快速地探测到雌鱼的激素信号。一旦找到雌鱼,雄鱼就会咬住对方的皮肤,同时释放溶解皮肤的酶,并寄生在雌鱼身上,接下来雄鱼的精液进入雌鱼的体内,同时获取雌鱼的营养。不过,雄鱼的各类器官会很快退化,仅剩下生殖腺继续发育,用于随时准备释放精子以保证种群繁衍。

( o$ U. w5 V' j& Y
7 i# H2 Z i" o2 c

海马的雄性代孕

! |2 |. J4 Y( ?& G% Z6 l+ U, X

说到生孩子雄性动物们是无能为力的,不过有一种动物它们让父亲这种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为这种非同寻常的鱼类具有非同寻常的繁殖方式,海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

7 o, T N' j2 ?& }

一开始的时候都很正常,雌性鱼儿和雄性鱼儿相遇相识并结成夫妻完成交配,海马一生尊崇一夫一妻制,他们会彼此分享一切,但接下来雌性海马会以非常奇特的方式休她的产假,而雄性海马则担任怀孕的角色,当海马完成交配之后,雄性海马会把受精卵放在自己的育儿袋里,等过一个月,受精卵发育成熟之时,小宝贝们便会被分娩出来。

3 s& l" Z6 `3 B, l3 }+ ], |
- }6 V) X$ E2 p! W$ E: U$ n

不管是对海马还是人类来说,有孕在身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肚子里的胎儿会给你带来各种负担。当雌性海马小心翼翼地将受精卵存放到雄性海马的育儿袋之后,雌性海马就能够减轻种种负担,集中精力产更多的卵。海马一年可怀2~3次,一次可以孵化出多达500只小海马。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激烈的自然法则,这种繁殖方式无疑对物种的延续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 x# N- I- I+ g% R$ e i7 a
9 t/ Z) T' I) x! |

雌雄同体的扁虫

/ y+ h1 E( x) g9 |

澳大利亚扁虫,是扁形动物门的无脊椎动物,雌雄同体,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同体受精,有时也会尝个“新鲜”,与周围个体进行异体受精。通常一只海兔身上趴着另一只海兔,后者身上又趴着另一只,有时,整整一打海免在玩这种叠罗汉游戏(SM味道浓厚)。交配时谁的生殖器先插入对方体内谁即扮演雄性的角色。

- i/ b4 r( l6 a

雌雄同体的生物比异体繁殖的要低级,因为无性生殖不会加入外来基因,这种繁殖更像是克隆,生出一模一样的下一代。但是外界环境是不停变化的,这就要求一种生物要有大量的不同个体来进行优胜劣汰才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引入外来基因。所以相对复杂而又脆弱的高等生物都是采用有性繁殖;而相对简单,所需生存资源单一,生存环境变化不大的低等生物,只需要采用更省能量的无性繁殖就可以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了。此外,雌雄同体的生物要么生活在深海(如扁贝、扁蛎),要么生活在地下(如蚯蚓),为了解决找不到对象的问题,上帝可能就给他们安排了雌雄同体吧!

2 f7 h6 j& a: g/ U( A
; t- k* L/ c4 @0 l' j8 ]& ^

鱼类的发展、演化为其他动物的进化提供了谱系,可以说,没有鱼类就没有一切高等动物研究鱼类的起源和进化对研究生物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E% d; t" K& |5 R" T ) }1 n+ Z4 ^) H+ f& S7 |' `) ~9 [/ I2 {% U. {$ h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