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 a9 g; Z
37.10.4. 真鲨目Carcharhiniformes3 L% O8 b8 x% ~* B* K L
身体呈圆柱形,稍侧扁或平扁,头呈锥形、平扁或两侧突出,头部两侧有5对腮孔,其中1至3对位于胸鳍上方;眼有瞬膜,喷水孔有或无;2片背鳍,无鳍棘,有臀鳍。
& l' x* d6 w; Y5 d# x- W 当鲨鱼们觉得卵胎生也不够保证幼仔的生存率之后,那就需要更加进步的生殖方式了——当然是开玩笑的。在鼠鲨目已经提到,一些种类的雌性鲨鱼在交配后,并不会立即将受精卵排出体外,而是将之保留在体内孵化并发育,由卵黄囊、母体内的未受精卵、甚至是其他纲孵化的幼鲨提供营养,即是所谓卵胎生。
: }4 R, [5 o. }- g e% k2 t 但是真鲨目的鲨鱼,除了少部分与之前的几种鲨鱼一样是卵胎生的以外,其他大部分物种,进化出了可能更加适应环境的胎生生殖方式。在胚胎发育早期,与卵胎生相同,会由卵黄囊来提供营养;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卵黄囊逐渐转变为胎盘与母体相连,由母体继续提供营养,即是所谓胎生。
3 l4 \4 [) ?8 |! u- Z 真鲨目是鲨鱼类中最为壮大的一个目,现存8科共292种,分为4个亚目: 真鲨亚目:真鲨科,半沙条鲨科,须雅鲨科。皱唇鲨亚目:皱唇鲨科,拟皱唇鲨科,原鲨科、猫鲨亚目:猫鲨科。双髻鲨亚目:双髻鲨科。真鲨亚目Carcharhinnoidei
! m+ J# }7 Q- I. K8 Z7 F8 b 眼椭圆形或圆形,瞬膜发达,口宽大,齿侧扁,喷水孔细小或消失;2个背鳍,第一背鳍打,第二背鳍小或很小,尾鳍宽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后部靠近尾端有1或2个缺刻。卵胎生或胎生。
* C* x) _* f8 v1 ` 37.10.4.1. 真鲨科Carcharhinidae
7 K' J+ y* B x6 r 一般眼圆,有瞬膜,无鼻须或鼻口沟,通常无喷水孔,上颌齿呈宽扁亚三角形,下颌齿常较窄而尖锐;胸鳍在腮裂位置之后,第一背鳍较大,第二背鳍通常远小于第一背鳍;肠螺旋瓣为画卷型;多为胎生。
7 z! t; Q- V6 b# m 现存12属59种。 5 p! Q. R U5 [) f* c
37.10.4.1.1. 真鲨属Carcharhinus 2 p. u2 }# B) K. ?5 d( a
现存35种,多为海生,少数种类会进入淡水,无喷水孔,上颌齿边缘有细小锯齿,下颌齿边缘光滑或有细小锯齿,胸鳍宽大呈镰刀状。 乌翅真鲨C. melanopterus: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地中海东部也有出没,常见于近岸浅海的礁岩架和砂质海底平原,通常体长可达到160 cm,最大200 cm TL,鳍(特别是第一背鳍和尾鳍)的端部为黑色,因而又名黑鳍礁鲨。乌翅真鲨为胎生,胚胎早期由卵黄囊供给养分,四个月后卵黄囊逐渐转变为胎盘并与母体相连。妊娠期8至9个月,每次产下2至4条体长33至50 cm的幼鲨,幼鲨在体长91至120 cm时性成熟。 ; ?6 I3 W+ L, M0 D! @
马尔代夫米尔西岛附近海域的一条乌翅真鲨(图片作者:fishx6, 2008)37.10.4.1.2. 鼬鲨属Galeocerdo
' ]* `" ~! ~: @- ?1 k 现存1种。 居氏虎鲨G. cuvier:分布于世界各热带和温带海域,体长3.25米至4.25米,最大可超过5米,是体型最大的几种鲨鱼之一,最高寿命约50年;喷水孔细小或没有,尾鳍下叶后部近末端处有2个缺刻,幼鲨体表有虎纹和深色斑点,成年后褪色;夜行性,性情凶猛。居氏虎鲨是真鲨科下唯一一种卵胎生的鲨鱼,雌性每三年交配一次,妊娠期最高16个月,每次产下10至80条体长51至76 cm的幼鲨。 {, l$ u" \5 g/ |0 ~
一条成年的居氏虎鲨,背部仍有比较淡的虎斑(图片作者:Albert kok)一条成年的居氏虎鲨,背部仍有比较淡的虎斑(图片作者:Albert kok) # J3 n( L* ]# h( f/ L6 e
37.10.4.1.3. 恒河鲨属Glyphis
`! B, T" f1 q' t/ O, T: ?, t 发现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以及澳大利亚的热带河流中,是少数生活于淡水中的鲨鱼,十分稀少,可能为胎生。 " X/ b8 B4 t4 O$ A9 e7 L; m
现存5种:婆罗洲河鲨G. fowlerae,恒河鲨G. gangeticus,北河鲨G. garricki,矛齿鲨G. glyphis,伊洛瓦底江鲨G. siamensis 恒河鲨G. gangeticus:生活于印度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大体长204 cm,极度濒危,只发现过数条个体。十分罕见的恒河鲨的记录也仅仅是几张手绘图(图片作者:Müller & Henle,1839)矛齿鲨G. glyphis:发现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的热带河流,已知最大体长约2.6 m,濒危,估计成年数量不超过2500条。墨尔本海洋馆里的一条矛齿鲨(图片作者:Bill Harrison,2010)37.10.4.1.4. 剑吻鲨属Isogomphodo ' d- l% u# Y1 o8 e
1种。 0 E0 a5 u: d2 y, _
剑吻鲨I. oxyrhynchus:分布于南美洲东北部的热带近岸浅海,体长可达1.4米(雄性)或1.6米(雌性),吻部长而扁平呈剑形;胎生,妊娠期约1年,每次产下约4条体长38至41 cm的幼鲨;极度濒危。 / i* O' n, a7 l7 s
吻部如宝剑一般的剑吻鲨,也难有人亲眼一睹尊容(图片作者:Müller & Henle,1839)37.10.4.1.5. 宽鳍鲨属Lamiopsis ' H4 F4 ?( D% q s6 c) x, O% V2 K- V
现存2种:宽鳍鲨L. temminckii,婆罗洲宽鳍鲨L. tephrodes。
5 Z5 R3 ^) S: d5 f 宽鳍鲨L. temminckii: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海域,最大体长1.7米,胎生,妊娠期妊娠期约8个月,濒危。 / W/ s: W6 B' J. }9 ?3 F4 s
宽鳍鲨(图片作者:Müller & Henle,1839)37.10.4.1.6. 隙眼鲨属Loxodon
1 G: W% Z1 s; ]9 l5 @* j; M 现存1种。 0 r. G. i M5 H( c
隙眼鲨L. macrohinus:分布于西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水域,最大体长98 cm,胎生。
A$ f& \6 B, f8 _- Y9 C4 S 隙眼鲨(图片来源:CSIRO National Fish Collection)37.10.4.1.7. 窄吻鲨属Nasolamia - [$ N% \7 X4 M9 \
现存1种。 ! C# y5 I& c3 Z9 I
窄吻鲨N. velox:见于东太平洋的热带海域,最大体长150 cm,胎生。
% o" L) j9 J0 ~- \2 K 窄吻鲨的模式标本(图片作者:Charles Henry Gilbert,1904)37.10.4.1.8. 柠檬鲨属Negaprion
$ Z$ p6 M. t' [0 {+ O. n 身体呈黄褐色或灰色,生活于沿岸浅海区,吻部钝短,背部呈黄色,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几乎等大,臀鳍比第二背鳍稍小,胎生。
7 e/ o. g3 ]0 x* j8 q6 y4 l 现存2种:柠檬鲨N. brevirostris,尖鳍柠檬鲨N. acutidens。 柠檬鲨N. brevirostris:分布于东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通常体长240 cm,最大340 cm。由于性情还算温和,除非被激怒否则几乎不会攻击人类,所以柠檬鲨也是水族馆里的常客。此外,在美国西大西洋、东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柠檬鲨的皮常被用于皮革,其肉也被认为是一种美味,因而成为商业和休闲捕捞的目标之一。 0 V' _) ^- ~: s
柠檬鲨(图片作者: Albert Kok,2009)4 q- w* s% `1 d9 {8 C' A
a" a5 O2 P* K7 [, e' u
) s% }& O% @: W% t L8 z- X
- Q* t: [& }3 y n5 V
, \' W3 L# J+ I3 `( ~2 J'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