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在横跨即墨和崂山两区的崂山湾,这幅徐徐展开的生态画卷正是青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生动写照”。
) A+ ?% ~8 n: i2 c6 Y9 `) g, O3 N0 y9 k
5 L( g. E% S& a
2023年年末,山东公布的首批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崂山湾入选并位列榜首。而在2022年公布的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灵山湾已成功入选。一个个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海湾在905.2公里的海岸线上不断涌现,背后正是我市在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探索“美丽海湾”建设青岛模式上的不懈努力。
% F1 x! X3 M% m5 O$ ?
1 m0 F! v3 m! K8 Z' q' \( |2 F4 m+ ~
青岛依海而建,因湾而兴。海洋是青岛突出的自然禀赋,拥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49个海湾。多年来,青岛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针对不同海湾的生态环境特点和湾区发展定位,一湾一策精准实施海湾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亲海品质提升等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以“美丽海湾”建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v. w6 z2 e& @
# v4 |% V/ p* r2 U9 B R. s$ I0 Q9 v3 e/ [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 h; p& W( p7 a3 W; I/ Q9 \6 m! _" e, q' |5 H& j, q; M2 F- {
% _& T" O2 k6 C$ H; p' ^3 }
“五一”假期过后,来灵山湾畔游玩的市民游客依旧很多。或海滩拾贝,或岸边骑行,或散步慢行,近海亲海、人海和谐的美丽画面随时都在上演。
; D7 G9 I* W% h6 N6 p( F' N, e; l& A: a# b1 Q4 P! W ?+ Q
* k) Y9 Q8 d o6 l/ y! f: |
作为灵山湾镇街级湾长,王延安每隔一周都要来巡一次湾,其间发现任何问题,立即通过湾长制管理信息系统App上传到区湾长制办公室,做到立行立改,实现问题发现、上报、处置、督导的无缝衔接,有效发现和解决了一批海湾环境问题。) e5 T- {" a9 h: I6 t' S
: G# a5 T: ~1 a9 b' J2 E& s9 u5 ]# g& C4 `5 c
海湾是近岸海域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单元,更是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作为全国首批“湾长制”试点之一,青岛早在2017年就以胶州湾为试点,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建立四级湾长制组织体系,打破海域边界,形成多部门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构建了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大大提升治理效能。
% x' k$ V$ E& U: z9 b2 D1 L0 g S, @* u* V
/ l% G! ^2 o- x; t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近年来,青岛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题主线,突出“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深化海湾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陆海一体化治理体系,加大海湾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o8 ^% [& R( h% P9 t1 E
; |- n6 u) ~ O0 ~2 x( b# P
" O3 V- i7 u0 b0 n, G/ q在海湾,由湾长对海湾资源优化配置、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职能总负责;而在陆地,由河长统筹协调城管、水利等各部门,确保水质达标排放。新工作制度下,湾长与河长结成最密切的工作搭档,将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范围延伸至入海河流全流域,双方建立了入海河流超标预警机制,接力监测和巡查入海河流水质,由此西海岸新区实现了灵山湾7条入湾河流水质全部达标。
0 X/ X* n& N7 K" x; a, a: {7 s. _$ ?+ z# W& C
5 `& p: l* \2 a; F; F4 D6 }在崂山湾区,即墨区和崂山区加强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投资7800万元完成入海河流综合整治,湾内入海排污口全部规范运行;全力打造“无废湾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全域践行“垃圾不入海”,17个渔港实施高标准整治。在各方共同呵护下,崂山湾水质实现连续三年跃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连续五年达到100%。; w; d+ |! w& u* \: c- r2 A9 ?. c
3 \+ B1 e. U& }$ S# @+ q1 f
8 r1 A i: Y; p: l8 x* [3 e
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d1 o7 y/ r& ` E9 v8 }, O
, ^- l+ s M% ?
. A$ l5 Y! y1 I
从鳌山湾码头乘船向东南出发,在海中航行约9公里,便可以看到一座白色建筑浮于海面之上,这里便是“蓝谷一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掌管着海域面积达350.51公顷的海洋牧场。
7 g5 ]8 {& l) O% y1 J, N3 s; D, J- v/ B4 y$ O" H2 w0 R
0 m" U- T( I& `
海洋牧场对海域水质要求极高,得益于崂山湾优良的海域环境,逸益达海洋牧场让鱼虾蟹贝们在近3000块人工鱼礁上自然繁衍、生长,广阔海面下的高质量“蓝色粮仓”正在加速形成。6 l& {1 _4 f. T5 d
; D+ G+ f0 E' j7 l& I) C1 a4 q# x
6 E8 m$ ]8 v+ ^8 v
生态“含绿量”提升了发展“含金量”,最美海湾的整治回归不仅带回了美丽的景色,也带来了海岸沿线现有产业项目的全面升级,汇聚起磅礴发展之势。( f, J8 ^6 @, v! C2 m5 A% V3 K
. y* \5 K9 H% |3 E ?0 F
" ]2 A* [" T H6 V: X8 j多年前,小岛湾北岸以传统落后的渔业养殖为主,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制约了周边海洋科技项目的发展。2019年开始,即墨区先后投资约17.4亿元,对小岛湾北侧海岸带和小管岛进行综合整治,不仅拆除了养殖池、育苗棚等,还建设了滨海步行道、海上观光平台等设施,打造最美海岸线。
: U5 q( R8 x% e3 d# I# ?# ]* Z7 G; Y
+ v% D# W9 j! B: c1 ]: x8 K如今这里已聚集50余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90余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两院院士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构筑起以海洋高技术服务、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海洋文旅、涉海总部经济为特色的“3+2”产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科技华尔街”。
& W$ p' H0 N1 g3 X9 ~
0 d, g1 L3 @) v0 i: m* @$ J* _% l4 Y, r8 k
伴随生态升级而来的产业升级,将最美海湾的生态生金效应体现尽致。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随着一部部国内外知名大片的落地,东方影都成为青岛新的产业“标签”,一个集国内外知名影视工业化制作基地、影视文旅目的地、影视文化交流中心于一体的产业高地已在这里崛起。
! W+ |3 S F; f; ?
7 O" M7 [8 ?) ?/ A9 z4 I2 U/ I; ~9 M g! G
生态赋能下,越来越多现代、时尚的新业态沿着灵山湾海岸线落地开花,休闲消费、文旅等产业再次焕发勃勃生机。被蓝湾绿道萦绕的青岛国际游艇会展中心西侧,已经投入运营的滨水商街店铺林立;星光岛酒吧街集“精致美食+音乐休闲+啤酒文化”于一体,成为市民游客消费、娱乐新地标;蓝湾旅游定制专线成为西海岸的“最美公交线路”;红树林综合度假酒店每到周末、旺季游人如织……
0 V3 T$ q7 l* [2 E5 d0 ?6 e3 c9 R, l7 ?9 v1 E- ^
/ a/ J3 ?% W/ j1 Z/ Z- U
青岛海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青岛将以灵山湾、崂山湾等美丽海湾为引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推动全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十六五”期间,将实现六大湾区49个海湾“美丽海湾”建设全覆盖。
0 C* f8 G) Z; K1 `* c4 ]4 g来源:青岛日报(2024年5月15日 首版 记者 吴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