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气公报 来源:中央
2024年7月12日上午,由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普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发起的 “中国海洋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办成立大会。 大会现场 海洋研究院院长胡永云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海洋...
新时期,我国应当立足于建设海洋强国,坚持陆海统筹思想指导,转变传统用海思维,牢固树立海洋意识、海疆意识,可从以下方面探索完善海洋保护区建设。 一、优化我国现行海洋保护区管理体制 统筹多种管理模式,提高保护区管理效率。一方面,从综合管理的角度看...
海洋是成千上万海洋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但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直接影响了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完整性和生态连通性,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保护区作为养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其数量和面积都在不断增加,但全球...
自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中国正式参与南极国际治理已有近40年的历史。几十年间,中国始终恪守南极条约体系下的各项原则、规则与制度,秉持“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宗旨,在南极科学研究、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等诸多议题领域作出卓著贡献。然...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与一般国际法(如《联合国宪章》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南极条约》紧密相连却又自成体系的治理机制突破了传统国际海洋法及“南极主权”问题在南极自然资源权属与利用上的禁锢,吸收了“人类共同继承遗产”与“海洋自...
涉外法治是国内法治的子系统,但涉外立法与国际法也存在关联性,结合涉外法治的目标,我国南极立法至少应考虑以下方面。 一、应坚持法治中国框架下的南极立法 涉外法治是“广义”的国内法治的一部分,也就是国内法治包括“处理纯国内事务的法治活动”和“处理...
据相关媒体综合报道:近日,著名爱国人士华国中应邀前往香港参加了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相关系列活动并深入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总部参观调研共谋发展。本次活动在香港賽馬會會所隆重举行,傑出華人文化促進會、全球華人傑青聯盟新春聯誼會。活动恭請:中央人民政...
3月11日至12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北京分别走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并举行工作会谈,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沟通对接工作,共商合作事宜。林武、周...
近日,福建海事局创新监管模式,正式划定并启动全国首个海上交通安全“特控区”,以有效应对福建辖区平潭至莆田沿海恶劣天气引发的海上交通风险为目的,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该区域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近五年险情及气象数据分析情况,福建...
近日,由崂山实验室吴立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海洋环境智能预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利用深度神经网络预报涡动的海洋》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研究团队通过物理海洋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以海洋动力学理论驱动神经网络架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