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 q" F. G; J8 X( A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1 k+ h0 F; I4 o# o+ N3 v8 z
当前,世界遗产向海推进的趋势,有望在理念、制度构建及方法路径等方面不断拓展完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并对沿海国权利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带来深刻影响。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海文今年带来了加大力度推进海洋领域世界遗产保护的提案。
0 y4 w% O2 N" |* C2 e/ _8 v+ [) Q+ ^ 在提案中,张海文分析了海洋领域世界遗产保护探索新趋势。目前,确定遗产范围的方法已逐渐从基于国别转向基于生态系统,遗产范围可能超出国家管辖范围;基于生态系统等保护对象之间的联系以及海洋的联通性,系列遗产、跨境遗产以及系列跨境遗产等超出国家边界的遗产申报方式日益受到提倡。“人类共同的遗产区域”保护问题,以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北极、印度洋等区域代表性问题愈来愈受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日渐注重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制的协调。 , |2 x! j, ]# L3 U; B0 ~
“我国海洋领域世界遗产研究和保护亟待加强,海洋领域世界遗产空白也亟须填补。”张海文提出,自从2005年世界遗产中心启动“世界遗产海洋项目”以来,列入该项目的海洋领域世界遗产有50项,占世界遗产总数的4%,但我国迄今没有项目入选。对此,她建议组织开展我国管辖海域世界遗产潜力区调查与评估,积极参与海洋领域世界遗产保护进程以及海洋领域世界遗产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 : C6 y* ~9 n/ J* \1 o
张海文主张从生物多样性、生物栖息地、海洋地质地貌构造、历史、考古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入手,充分调查评估我国海洋领域世界遗产的潜力区。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遗产完整性要求,充分考虑系列遗产、跨境遗产及系列跨境遗产等申报方式,研究提出最大限度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备选方案。 ; B* a7 F1 [7 W9 C5 R7 {- [8 l
“应从全球海洋治理的角度,参与海洋领域世界遗产保护进程。”张海文建议组织开展海洋领域世界遗产发展趋势与布局的战略评估。一方面,深入分析世界遗产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评估世界遗产向海推进对我国海洋权益和战略空间的潜在影响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会员,我国应自主或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公海和极地世界遗产潜力区调查评估,为我国海洋领域申遗提供有力支撑。 0 b6 c/ m1 `: U# Z$ y# R
此外,张海文还建议组织开展世界遗产相关政策制度发展研究以及相关国际法问题研究,努力维护我国在国际规则方面的制度性权利。 4 J( C E) h) j( [! L
本文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 X8 E2 G3 l. \& u p5 n _
ID:jrtt * _7 u* Z( m1 n( C3 M% K; ~
: X# R1 {: Y3 y) I
) B! f2 l" r(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