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系列——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海洋地球化学

[复制链接]
4 C; G% b" _: p' E# Q5 v4 m: _8 w

  何谓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C$ k0 [1 E# O7 M! o

  海洋中几乎所有的化学过程均与生物过程密切相关,海洋生物过程对控制海水中颗粒循环及化学物质的内部循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已成为现代海洋化学的主流研究领域。

4 I6 W& D" _) D$ i/ J

陆地进入海洋碳通量

5 y% }( v( |* {3 C

  太阳辐射能的捕获主要是通过碳循环实现的。生物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碳,从而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化学能。死亡生物的有机质通过河流进入海洋。

" `0 [! m. H; R+ M; h w

  岩石圈中储存的化学能全部是逝去的生命曾捕获的太阳辐射能,以有机碳和还原性金属化合物的形式保存下来。在风化作用下,它们又变成碎屑,随河流进入海洋。

* L6 E7 H7 x4 o7 ]+ J

海洋自身碳循环

+ e9 L: D/ m% ?, f$ m

生物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碳,而浮游动物通过取食、呼吸和排泄使碳进行垂直迁移。这种转换的化学能又以多种方式在生物圈内部转移,形成系统内能流。

7 ^" {* Y6 y% B" k+ R

  除了维持生物圈系统的运作而消耗的能量外,剩余的能量以两种形式储存于沉积物中,即有机碳(占90%)和硫化物(或其他形式的还原性金属化合物,占10%),然后以化石燃料形式参加再循环。

" P* |- v! [: v) G' H

碳的生物地球循环示意图

; w8 ]" t0 @% T) c' z

 侍茂崇

6 ]# d* e9 q# }7 R9 {6 S$ H

  侍茂崇,善渊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海洋系,后留校任教。

1 P! @( J% p$ D5 y' }) D& K

  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特邀编辑、中国海洋年鉴编委、中国海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理事、广西科学院顾问、海南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南海海洋调查研究中心总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兼职教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洋监测中心顾问、中国海洋历史博物馆顾问等。曾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山东省“科技兴鲁”金质奖章获得者。《大海洋》首任课程导师。

; b$ u6 } z) x4 K( D

专著:

: s/ j1 A0 E& ~) v3 K) |) u n

《物理海洋学》

3 T5 y: ?+ j7 V$ V

《海洋调查方法》

Q$ V2 h) `5 @# ?* i! \ N3 s

《海洋调查方法导论》

/ f& M3 B8 S2 r; D+ B" I

韩树宗

5 Q: h/ L" Q( Z5 R& C& t, W

  韩树宗,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挂职)。

( X* ?' |2 V' ]/ R/ y5 B. N

  参与编写的《工程环境海洋学》(第3作者)一书被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教材,获得中国海洋大学第七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07年荣获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曾荣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国家863课题2项,同时作为骨干研究人员参加包括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国家级课题6项。现主持国家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调查项目2项,研究课题2项。主持完成包括核电工程、海上风电工程、海上石油平台设计参数推算等在内的社会服务项目30余项,同时作为骨干人员参加社会服务课题20余项。

$ f! P/ k5 d! c5 k a

                     来源  |  传媒公司

! Y& A x9 G- \0 e* Z

                     编辑  |  田文婷 高慧

) @& c) ?" Z! Q) D5 Y8 r( i* {; Y

                     制作  |  泛小溪

/ U6 O$ L, I6 \2 h: D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传承科学 追求卓越 0 k3 T' @9 r' J9 x4 S2 ^2 X5 P7 Q; D4 B; `4 m . {4 @ X! r$ N v# Z6 q# `% i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碧薇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