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王颖:向世界发出“海洋强音” - 海洋地质地貌研究

[复制链接]
, J1 `* S: _& C/ n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王颖,面朝大海60余年,收获了满心的“春暖花开”。她在海岸海洋动力地貌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并在应用海岸海洋动力地貌学理论于我国海港建设上,做出重大贡献。作为一个乘风破浪的女院士,她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海洋强音”。

( I- F9 T- h8 X* t8 h

) u% m# y) f! r f* t7 z

2016年12月13日,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宣读了《国家海洋局关于授予刘光鼎等29位资深院士“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决定》,并为获奖者颁发纪念奖章。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王颖教授(第一排右一)获此殊荣。

% R! J' l) N3 V% c# l% w2 _+ q

不惧风浪 躬身于行

: W; l6 h5 N: i. h3 ?/ Q- H8 C

1952年10月,17岁的北方姑娘王颖,以高分第一志愿被南京大学地理学系录取,从小喜欢大海、向往大海的她,从此开启了与地质、海洋相伴的一生。

0 r9 W5 ^! W+ v5 {- x3 X

王颖的父亲是抗日英雄王奇峯,她的身上流淌着英雄父亲的血液,性格豪爽直率,做事情热血沸腾。王颖本科时期的学长、北京大学崔之久教授回忆说:“现在不是经常有个词儿,说一个人很有气场,我觉得王颖就很有气场,她往那儿一站,那个劲儿就来了。”

! c) R% G$ n! B4 |( E

王颖的“那个劲儿”在搞科研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本科四年期间,她就参与了多次野外考察;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她就自己创造条件开展波浪实验,风风火火地带着一批学生在北大的原九斋外面捡砖头建实验水池,研究波浪等动力如何对地貌、泥沙产生影响。

6 |& e' L1 g9 Q

往大海面前一站,王颖就更有“那个劲儿”了!读研期间,她参加了国家重大项目“天津新港回淤研究”,担任渤海湾考察北队的队长。当年的渤海湾有“苦海盐边”之称,考察之艰苦难以想象。涨潮时,队员们要在颠簸的小船上测量水文,全潮调查25小时,半潮调查13小时,大多数人都经不起这样持续的摇晃,甚至有人晕船后回到岸上又陷入“晕陆”。王颖也晕船,曾经有一次,她晕到吐无可吐,实在没办法直接跳进了浅滩海中,但是在海里又晕又冷,只能再爬回船上,硬是凭着那股劲儿挺了过来。

4 K4 m5 Q" p0 R7 B- k3 h6 Z

就这样,历经三年春、夏、冬季的观测,总结渤海湾调查成果,王颖得出黄河的入海泥沙达不到天津新港,即不会直接影响天津新港回淤的科学结论,因此无需沿岸建堤来拦截黄河泥沙,为国家建设工程节省了大量经费。

: b) n2 X+ d1 U( r. r

1961年,王颖正式到南京大学地理系工作,并组建海洋研究组。她先后从事了天津新港泥沙来源回淤研究,秦皇岛油港与煤港、山海关船厂的选址勘测,北海港扩建、拦门淤积治理与地角海军码头选址工作,海南岛铁炉军港的沿岸泥沙治理,广东镇海港的海军码头选址,三亚港的扩建工作等,与南京大学海岸研究一起成长为高校海洋教研的主要力量。

2 S) }9 Y' z0 q

在大海面前毫无畏惧,在科学面前严谨认真,凭借着对海洋地质科学的不懈追求,王颖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新局面,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2001年,因在海岸动力地貌、海洋沉积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贡献,王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 S4 }7 ], M4 l9 T

' j6 O- _( Z% h8 `; _

2000 年 8 月,国际地貌联合会 IAG 在南京召开会议,王颖担任主持人

2 Z" i- w$ \6 H

国际视野 海洋强国

. O) O& u# i% h1 a6 r; Y

王颖很早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国际视野。1979年至1982年,王颖在加拿大进修三年。在这里,她借助于国外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自己在国内多年研读与教学的实践经验,将中国海岸研究推向世界。

) s7 n9 @. ? w1 s1 Y" y

当王颖选择在开普不列颠岛进行鼓丘海岸调研工作时,国外同行大为惊愕,因为那段鼓丘海岸荒无人烟,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王颖“偏向虎山行”。因为这种海岸类型中国没有,文献上也没有系统的记述,她决定由自己来填补这个空白。

3 g5 j* l+ U& ?

在无人的海岛岸边,王颖考察组从南向北沿海考察,“只能听到自己走路的声音”。遇上风暴天气,天是铅灰色的,海是黑沉沉的,大西洋的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扑过来,实在令人心惊!但无论风浪多大,都不能停止观测,因为要在预定的时间内拿出成果来。

$ B0 A( o$ C, z# L: |+ n5 L

两年多后,王颖等人对鼓丘海岸的研究论文,被地质学界评论为“把中国经验应用于加拿大区域海岸研究中,成功地为加拿大海岸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是鼓丘海岸的典型文献”。她对石英砂表面结构的研究工作,受到加拿大David J.W Piper教授的赞许,认为她是当前研究石英砂表面结构的世界两大专家之一,是“与美国著名科学家克润斯里并肩而立的科学家”。

" C/ U1 E V) u

1982年王颖学成回国后,继续在南京大学任教,并积极将我国的海岸海洋科学推向国际学术领域。多年来,王颖不仅与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有8项海岸海洋合作研究项目,还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由她负责组织与主持的海岸海洋国际学术会议共有7次。

1 q2 A$ k" R% X8 L' h8 M! @6 g1 I

当选院士后,王颖也并没有驻足,而是继续在科学的高峰上攀登,她说:“今后还有很多事要去做”。她致力于推动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开展多项深水港选建工作,进一步拓展了海岸海洋的研究深度与宽度。她专注于推动“海洋强国”建设,2004年领衔承接了外交部大型数字海洋和地理信息系统项目“数字南海”,填补了中国在南海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77岁时出任国家首批2011计划“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组织力量协同创新,开展南海海域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研究,为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 r$ ]& d* d2 z

( H0 o, {) _& A7 W" @3 w

2001 年 6 月,王颖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博士学位。

% Q9 d; O+ V( f4 M+ P

来吧“后浪” 拥抱海洋

; o$ U1 S0 g& q

王颖在南京大学一待就是六十多年。教学数十年,她一直用前瞻眼光去看待地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 v) T) z6 m- C* }- Y/ }

1987年,王颖开始担任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甫一上任,她便将“地理系”易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在系名上首次结合了地理与海洋。8年后,她上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积极地促进学科交叉渗透,推进学科的融合建设。

% T( j7 b2 f- r& T! ]9 B. [6 z2 s- a

王颖还曾连任两届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在任十年间,积极参与、指导地理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多种地理学教材的编审和审稿工作,推动地理学教学改革等。

y- Y5 X* x5 Z( P, f8 p/ x, w

王颖对于学科建设的探索获得多项成果,曾获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全国领先水平”、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 s; k* u9 U# m$ ^# c

王颖曾说:“人活着要有理想,为追求理想,还要有刻苦、实干与敢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的精神。”她用这样的精神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她用笔记本为每个学生都单独建立了“学术档案”,一人一档,每次与学生开展谈话,都悉心记录。如今,这些笔记本堆在她的办公室柜子里,塞得满满当当、足足有好几摞。

# a8 {7 Y6 M, N

2018年10月,王颖以教授身份退休。但她退而不休,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都坚持上班,甚至节假日还潜心写作书稿。对待退休,王颖曾笑称“My time is over”,她说:“(海洋地质研究)必须有一代又一代的新人继续,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海岸海洋科学不是单靠一代人的奋斗,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永续接力,才能拥抱海洋,到达科学的彼岸。

" ^/ }( I* x9 }# _& b6 s

2 E* ]1 L L+ e. O. S& q; f+ R

2010 年 9 月 10 日,王颖(第一排左 3)和丈夫朱大奎(第一排左4)与学生合影

& @+ P' m% ]* S: V% _+ u9 E

/ I+ @. _6 Z3 S) L

2001年,海南会议,王颖(第一排右二)

$ R0 P# s* j0 b! o7 f6 N

个人简介:

% `7 i/ _8 Y3 Y) Q3 {+ j1 r0 c

王颖,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1935年2月24日生于河南潢川,籍贯辽宁康平。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副博士研究生毕业。1979.2~1982.2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地质系研究员,兼Bedford海洋研究所大西洋地质学中心海洋地质学访问学者。1982年2月后回国任职南京大学,1984年5月至今评为南京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负责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项目)—“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曾任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兼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1998)(1999-2004),名誉理事长(2005-2010)。主要研究领域为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在中国海岸海洋与淤泥质平原海岸,高纬地带鼓丘海岸发育演变,大西洋深海平原沉积物源与浊流动力机制等项研究卓有成就,赢得国际学术声誉。成功地完成我国多项深水港选建与海岸海洋发展规划。近期,组织力量协同创新,研究南海的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为祖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为海岸海洋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2016年度海洋人物颁奖仪式,采访王颖院士视频。

, j9 z' d5 q. x' O6 H

$ |, `" e, p- l9 T

—END—

# Y4 {( u0 e# N% _

信息来源:交汇点 蔡姝雯 原题:《星光 乘风破浪的女院士——王颖:向世界发出“海洋强音”》;素材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视频来源央视

3 K+ W5 @6 l. _1 X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h0 K* J! c6 c2 X0 t

1 [8 ` t" K e8 |% R$ R0 S + X5 R! ?; H. D 8 L* H7 K8 Z6 _* W1 ^" p0 q 5 R, E. T5 Z8 U0 y, m! y* w6 k R' _, E1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伪丶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