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院召开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21年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双湖论坛”学术交流会 - 海洋地质资源

[复制链接]
7 B: a: m0 w8 e; ?5 M; P

3月29日-30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承办的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21年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双湖论坛”学术交流会在南望山校区东区八角楼举行。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兄弟院所的17名海洋领域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与会,会上围绕海洋科学诸多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和讨论。金翔龙院士、金振民院士、李家彪院士、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党委副书记王林清、先进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晖,学院领导及校内师生参加了会议。

! U! B, ?$ L7 k

与会人员合影

, g. t2 k$ v8 z

王华副校长致辞

9 l3 a1 r2 R+ n8 k4 d: }3 S , _; S! h/ Z# u6 D

解习农教授主持论坛

+ w9 Y [" M' B8 F

3月29日下午,由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解习农教授主持“双湖论坛”。会议伊始,王华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与会来宾表示欢迎,并介绍学校及学院概况,李家彪院士、林间教授、丁巍伟研究员、陈多福教授、陈冠益教授、吴能友研究员、谢玉洪教授等作主旨报告,内容涉及国际地球科学诸多前沿研究与重大科学问题:俯冲带的地球动力学过程,进而探索地球动力和深部循环;“扩散型”和“逸散型”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并结合天然气水合物和马里亚纳海沟冷泉活动实例,展现了计算模型的广泛适用性;结合环境工程问题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并解决实际需求;海洋地震声学观测计划,通过“深音工程”组成的海洋深部探测智能网,获取全球海洋声场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将海洋动力观测时代发展到海洋声学观测时代;探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有效经济开采面临的资源评价、开采技术方法、储层地质参数、工程地质环境风险等四方面科学问题与挑战,及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与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 K- C( z2 S" E2 w$ {0 O

李家彪院士及林间教授主持论坛

" y; }% w J1 _( E4 S

学术报告现场

" |5 P3 \- u" Z# ^( Y9 o! n: G - U Z2 v& B! h2 u, d- g

3月30日上午,由李家彪院士及林间教授主持双湖论坛暨实验室学术年会。校党委书记黄晓玫致辞,并为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希望海洋地质资源实验室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聚焦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成果和显示度,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全校涉海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

: D+ G/ w! {- u' V1 c

黄晓玫书记为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 g4 C5 b9 R- f' _

实验室主任解习农教授汇报实验室年度工作进展,提出“一个重点、两个中心、三个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发展模式,受到与会专家一致认可。实验室主要骨干成员做相关研究方向的学术报告,汇报年度学术成果,从海洋生物到天然气水合物及分子光谱技术,为新能源开采提供新思路;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源汇系统演化,研究亚洲大陆边缘深部地质过程的浅部构造特征及地形响应,进而指导该区域深水油气勘探,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服务国家油气需求;从北太平洋海洋现代荒漠强化角度深化对古海洋学的研究,开拓物理海洋研究新方向。

) `5 P3 K: t6 ^1 B, g

最后,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就实验室定位及特色、学科发展、人才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讨论。金翔龙、金振民、李家彪三位院士表示,“双湖论坛”是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重要纽带,该实验室是内陆办海洋科学学科专业的成功典范,望依托地学优势,坚持海陆统筹,聚焦有限目标,达成标志性成果,塑造和强化学科特色。

{( P. ~: U! A$ w2 q

文案来源:海洋学院办公室

) a5 B2 N0 G8 k% E' A. c$ z - Q; ~4 M- z) G4 W

排版:盛浩宇

9 W& ?9 C; G- b+ l# N

审核:陈杨 乔龙进

0 {7 I- Z; {+ @- p D6 E2 o- a; N2 g! N . X( ~7 h8 {" X$ \6 @$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蕙兰心质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