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T1 |4 t* n. J+ i" h1 A$ G; W4 E 原标题:石头科技涉嫌抄袭追觅机械臂技术 创新能力丧失曾多次跟风模仿
+ f* C, {: b0 O" [6 W3 F/ R4 e/ B) Y1 q! e7 ?
近日,据界面报道,石头科技疑抄袭追觅自研首创机械臂技术,被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挂朋友圈。石头科技与追觅科技都是扫地机器人行业头部厂商,石头科技在今年8月推出了带有机械臂功能的扫地机器人,而追觅科技则是在今年5月份就推出了带有该功能的产品。目前扫地机器人行业推出带有机械臂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只有石头科技与追觅两家厂商。
% P5 V# K' L3 o0 E/ ?0 m8 m: F / z' F; k! I6 [* W; o3 B9 g
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10月12日晚发布朋友圈,称某友商“不打招呼拿走”了追觅自研首创的仿生机械臂技术,并在配图中晒出了专利侵权警告函。虽然警告函中抹去了厂商名称,但根据另一张配图信息判断,该厂商疑为石头科技。 8 a2 m3 K1 B, [% @& U. S' Z
此消息迅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除了抄袭追觅,此前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的多项功能都是跟风模仿行业其他友商,比如最初石头科技放弃自己做的平板震动抹布清洁方案,模仿追觅、科沃斯双圆盘拖布方案;在产品功能上更是跟风追觅的热水复洗复拖、科沃斯热水洗和AI语音助手。
+ h3 }" n- T U9 p: D! z/ B$ y 可见,奉行“拿来主义”的石头科技在抄袭之路上已渐行渐远。实际上“抄袭”、“模仿”的背后,更是将石头科技的焦虑和压力暴露无遗。 , h2 A: h( {% U+ d. \
谈及当下的扫地机器人行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扫地机器人市场杀出重围,找到新变量,核心思路就是潜心研发,持续创新,以技术驱动提升扫地机器人的清洁能力。 9 y; [; x# N" R% b& _, D% S+ J
换句话讲,作为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市场,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是推动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带领行业进入全新境界的关键。 0 S) u, D4 m8 g& B# w6 o+ y- y8 I
以石头科技抄袭的追觅X20系列为例,为了深挖贴边清洁痛点,追觅自研首创机械臂技术,能够在清理边边角角的时候,伸出仿生机械臂,伸手擦除边角污渍,真正做到全屋不漏扫,卫生无死角。据了解,618期间该系列产品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高端扫地机市场市占第一的成绩。 - Y8 r) r! g- `2 [1 m
可以说追觅X20系列的推出是追觅科技在研发实力上的又一印证。据了解,追觅科技每年研发费占比超10%,以始终高于同行的研发投入深钻技术,在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流体力学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拥有一系列专利授权。截至2023年8月18日,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4190件,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达1443件,PCT申请296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13件。
6 r8 e- Z- `* y! y) U! H1 v9 C) x 6 Y0 ]" r/ t6 ]
前有科沃斯拦路,后有追觅科技等新秀追赶的局面,石头科技在科技创新上明显有些力不从心。根据石头科技业绩快报显示,石头科技营收的增速也在放缓,2022年营收为66.29亿元,同比增长13.56%,与上年同期相比放缓15.28个百分点,与几年前的三位数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通过石头科技的财报可以发现,石头科技核心营收支柱智能扫地机品类的营收体量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增速却在放缓,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三位数增长。 ; J. y/ g' O/ z! O
资本市场上,石头科技也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跌宕。上市第一年,石头科技曾享有每股千元的“扫地茅”美称,两年过去,石头科技的股价已经大幅回落,截至3月2日收盘,每股报收377.1元,跌2.43%,与最高点相比缩水64.5%,市值则降至353亿元,蒸发了超640亿元。
2 |6 _6 m2 k9 ^8 G* {2 l 逐渐丧失的创新能力,某种层面也折射到消费者对石头科技产品的实际使用体验上,并反推至产品力的不足。 7 x' \/ s. q, n. b* j0 V* c. D
8 a+ Y/ O& g+ B
在小红书、黑猫投诉等社交平台上,能找到一堆关于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吐槽,有人甚至将其冠上了“智商税”的称号,“花了好几千买回来的扫地机器人,原本是想着解放双手,结果打扫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伺候它。”“2022年11月-2023年使用以来,不超过五次,已维修两次。”等网友晒出吐槽。由此可见,石头科技产品质量问题正在逐渐暴露,而其品牌信任危机,也有一触即发之势。 1 y$ z% Y; T" j7 Q# d
结语: ; x+ `) K; v# i) o
创新,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是每一个企业必备的竞争力。石头科技处于清洁电器市场,目前仍然在增长之中,石头科技如果希望保住行业竞争力,在行业中面对更多品牌和企业涌入竞争,抄袭显然并非正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Q1 e( f2 m" E4 @' a7 `
; j" O" m" u% p8 u 责任编辑: 1 f, R% }& B8 ? U: X
0 i t: P1 r3 ^
2 V9 X) \6 D4 T( k7 B8 V
9 W7 F8 q* _+ M2 f) `# f8 \* K. e
% w3 @/ V; R0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