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复活新进展;基因分析锁定“开膛手杰克”;AI软件10天抓7扒手 | 闻周周 - 海洋生物DNA分析

[复制链接]
- r% D n; N1 E3 g: B' D/ I# n6 [

2 ?4 M2 O F. s7 q

1 D( s+ E- o0 A! M3 Z$ @

日本团队成功提取猛犸象细胞核

_5 m% U' ^7 j* _8 l* V$ V

5 g) w4 H7 @$ S' @) R+ r8 W, S

#生物

. D# t# `' W9 {9 L0 v$ N

由日本近畿大学名誉教授入谷明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于3月11日在英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已成功确认取自约2.8万年前猛犸象化石中的细胞核活动情况。

7 v3 O$ `. D3 ^% F$ @/ ]( i

该猛犸象是2010年在俄罗斯北部的萨哈共和国永久冻土中发现的,名叫“YUKA”,雌性,体长约3.5米。保存状态良好,该团队从其腿部采集了肌肉及骨髓组织。之后,抽出掌管生物遗传信息的细胞核,并注入老鼠的卵子之中。

) v4 B, V+ B9 s9 g) x

: l/ S1 E' H3 K" p: y1 O2 s

据悉,在这之后确认到了疑似细胞分裂不久前将产生的活动。可认为,卵子所具有的DNA修复能力,使该活动能够得以确认。

C: Y" W Q7 N

据研究者表示,以复活猛犸象为目标,日本及韩国正在推进使用该克隆技术的研究。然而,克隆猛犸象需要细胞分裂后增殖的过程,但此次未能进行到那一步。

" t( x8 v2 C: a

1 V6 Z0 M( @9 O! ?* \0 V

“垃圾”DNA中发现再生基因

4 v( ~' Z- s, V

+ n. T( F9 h" T8 A, {

#生物

" X9 G% B/ l, M! s- b; v3 t# U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14日报道,有些动物具有超凡的修复能力,火蜥蜴的后腿可以再生,壁虎在遇到捕食者时可以断尾求生,并在两个月内长出新的尾巴。真涡虫、水母和海葵的自我修复能力更强,它们的身体在被切成两段后能够完全再生。

8 R. s$ W# T0 V! o7 c+ c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蠕虫体内,一段非编码DNA(也称“垃圾”DNA)控制着一种名为早期生长反应(EGR)的“主控基因”的激活,这种基因就像一个电源开关,能够开启或关闭再生过程。

8 R+ K" |6 j5 X$ h7 W

! r3 }$ T. \, O; }) Q! O6 ~

但至关重要的是,人类也携带EGR基因,而且能够在细胞受到压力并需要修复时生成这种基因,只是它似乎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再生过程。

) U4 E, a$ T2 { I5 n; T3 i" V

科学家认为,主控基因在人体内和动物体内有着不同的“接线”方式,他们正设法对人体内主控基因的“电路”进行微调,以使其发挥再生功能。

; O3 A/ }0 L9 M5 @% Z

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生安德鲁·格尔克认为,答案就在控制基因的非编码DNA区域。非编码DNA曾被认为毫无作用,但近年来,科学家意识到,这个区域能产生重大影响。

" q/ X& @% t+ L* z5 J- ?) L" f% r

) f8 S8 U/ d: ~% U X, _6 `* s. g

太空对人脑的影响类似于衰老

) ~7 S! T8 {9 l7 a) h2 ]* {

$ _* N$ J6 w8 t2 n

#医学

# d% ]' j, m {/ D1 u$ x5 F Q

我们已经知道,太空飞行会为人体带来诸多危险,如骨骼和肌肉质量流失、眼球大小和功能改变、还有辐射等等。

! I8 y0 D* `2 h

在零重力环境中生活会带来大量健康问题,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几种。但有一个研究领域近年来开始愈发引人关注:太空环境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微重力本身对大脑形状和结构的影响。

0 B& v* R$ q; h# ]0 H, A& l/ e

本周发表在期刊《美国医学学会杂志神经学》(JAMA Neur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介绍了一些航天飞行对大脑印象的新细节。

; D: Y" ?" I2 F+ p/ G

1 \5 y* I& e8 P# ]5 P

此次研究发现主要围绕头骨内部的脑脊液展开,并首次分析了航天飞行对大脑白质的影响。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扩散核磁共振造影(dMRI)追踪宇航员大脑中水分子的运动,从而量化大脑中的液体变化。水分子在大脑中的运动受白质纤维限制,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判断白质结构受太空飞行影响发生的变化。

; r7 V, I( ]' ~, r, A

2010至2015年间,NASA对15名宇航员的大脑做了飞行前和飞行后dMRI扫描。扫描结果不算出人意料:太空飞行会使大脑顶部周围的液体减少,并使大脑底部周围的液体大量减少,说明随着大脑向头骨上方移动、大脑的液体分布也会随之改变。

' g s7 x# t9 X, y; r$ z& ]/ T- Z, W

此外,该团队还发现大脑中处理视觉与空间信息、平衡感、垂直感知、以及运动控制的通路周围的白质发生了变化。而白质变化最大的宇航员在这些方面受到的影响也最明显。

! q& a% v$ @: h

% B% L* x) ^$ Y

新基因分析宣称找到“开膛手杰克”

& Q/ M# W% |( k

3 N# L. Q# O# ]. h Z

#刑侦

# W! X% O" P: o; X' W7 X

一个多世纪前,这个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在英国伦敦街头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案件。上周公布的基因检测结果表明,23岁的波兰理发师Aaron Kosminski便是“开膛手杰克”,他同时也是当时警方的主要嫌疑人。

4 {+ G5 `0 ]0 F4 n) i2 b

新的调查结果来自于对一条披肩的法医检验。调查人员称,这条披肩是1888年在Catherine Eddowes被肢解的尸体旁发现的,后者是“开膛手杰克”的第四名受害者。披肩上的斑点据称是血迹和精液的混合物,而精液据信是由凶手留下的。

( o+ ~/ i! L5 q

$ n5 S2 r' x9 t) ]7 b

新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这一结论。Louhelainen及其同事、利兹大学生殖和精子专家David Miller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对‘开膛手杰克’谋杀案进行的最系统、最先进的基因分析”,他们描述了从披肩中提取和放大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过程。

, A, M: o* x5 W* G1 j5 u9 `( r

这些测试比较了从披肩中提取的线粒体DNA片段(从母亲那里遗传的一部分DNA)与从Eddowes和Kosminski的后代身上提取的DNA样本。研究人员在3月12日出版的《法医科学杂志》上总结说,这些DNA与Kosminski的一位在世亲属的DNA相匹配。

9 G l1 k5 W2 `+ _+ A

在因斯布鲁克工作的线粒体DNA专家Hansi Weissensteiner也对这一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提出异议。他说,线粒体DNA分析只能可靠地证明人们或两个DNA样本之间没有关联。“根据线粒体DNA,我们只能排除一个嫌疑人。”换句话说,披肩上的线粒体DNA可能来自Kosminski,但也可能来自当时居住在伦敦的数千人。

1 a$ ?+ } Y: N# t8 h3 D

1 U. I' n4 N) i+ @2 S Z Z

日企开发AI软件10天抓到7个扒手

2 \" z4 U& m; a, e

' k3 d; ]: U8 N$ Z% K

#信息技术

2 `; @$ n3 P# X ~. w' O

日本一家名为Vaak的初创企业宣称研发出一款人工智能软件,通过分析店铺内的监控录像,发现涉嫌偷窃的可疑行为,在窃贼“动手”之前识别他们,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6 E* M9 Z. @/ j% l& w3 ?5 z2 p4 k0 @

这款软件名为“Vaak眼”。据称它能够通过算法分析监控录像拍到的人是否存在左顾右盼、坐立不安等涉嫌偷窃的离散运动和行为,如果算法判断某人入店行窃的概率较高,则会通过手机程序向店内工作人员发送警报,进而预防犯罪。

' S: K- U1 t! X# h. y- J

& U0 ?0 @$ p9 I$ g! A, o. \0 ~

这种复杂算法深度学习超过10万小时监控录像,从人的面部、服装、行动、整体行为等到商店所在区域犯罪率等宏观数据,甚至天气情况,分析超过100种涉及偷窃的不同因素,进而作出判断。“Vaak眼”曾在测试中于10天内至少帮助发现了7名扒手。

, \" y$ K+ k6 u ]+ Y( ^

眼下,“Vaak眼”正在东京地区数十家店铺接受测试。Vaak公司计划未来3年内将它拓展至日本10万家店铺。

- M# v8 K, i7 [) A9 J

7 a0 n9 J* a" x) M7 ~

坏胆固醇水平高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9 \+ U I( n8 V

- f$ p. [/ a4 R3 o, }6 N

#医学  #健康

( _) K( Y) @! Y0 e: F) t

中英两国研究人员3月11日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报告说,如果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所谓“坏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

8 T1 ~0 y& K6 Z: p

脑卒中又称中风,主要有两种类型:脑内血管阻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

; u) y ~% ~' ~% E# K1 ]

中国和英国的学者基于一个名为“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项目,对血液胆固醇水平与不同类型脑卒中风险的关联进行了深入分析。

) d& S# u) F% L' x& u

3 S% [- X# b/ I' i

这个项目调查的人群涉及中国10个地区的50万名中年人。本次研究选取了9年随访期内出现的5000多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和近5000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并将他们的各类血脂水平与6000余名健康人进行对比。

+ _# B/ z5 Z* J( d

团队分析发现,“坏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即水平越高发病风险越大;但“坏胆固醇”水平与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呈负相关。进一步整合并分析全球降脂临床试验的结果后,团队认为有必要更广泛推广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使用。

8 r5 z) g: ]" u2 v

/ u1 Y5 @3 n; V

港科大发现7000余种海洋微生物

6 w1 L/ T# i: i2 Z G

" V% i; M0 ^7 `% a* S+ F9 t

#生物 

) P: k. T7 \) Z7 S% S. j+ v3 E e

在港科大海洋科学系教授钱培元带领下,科研团队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以原位培养生物膜的研究方式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全球多个水域取样。

" b- k" r! O: G7 d: \! ]

经过8年研究,最终发现超过7000个全新的海洋生物物种,以及10个新的微生物门类,大幅提升人类对海洋微生物的认知。此前,科学界认为海洋中有80个门类共3.5万个微生物物种。

6 w+ u7 }' O* N; ?" |9 `

# U+ F$ |# F2 B! T8 O6 Y# X

这次研究还发现了一种新型酸杆菌门,以往只曾在陆地土壤中找到,这是首次于海洋发现这一物种。它拥有大量化合物合成基因簇,有望用来抗癌和制造新型抗生素药物。

W! r: \& H6 I

团队研究成员李泳新表示,海洋里的细菌跟人类极少接触,因此它的耐药基因从海洋转移到医疗系统的概率非常低,耐药风险也比较低,有利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发。

# ?% ]/ D" I7 U

另外,这种新型酸杆菌门拥有最新基因编辑系统——CRISPR,是海洋生物中的首例。CRISPR是存在于细菌中的基因组,主要在大肠杆菌中提取,不但能对抗外来质体或噬菌体,更有基因编辑功能,目前正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以改善农作物对环境污染和天灾等的抵抗力。

& c' Q. U' p# G8 [+ r7 ^$ A1 U" P

; ^; A8 m; H7 }) L2 p6 g0 P/ Y$ {4 [

本文资料来自各新闻媒体,由SME整理编辑

# Y! y, i' x, E

, k# @; R4 A0 C

. I. n1 M; }- K5 |5 ] S

( q8 }: Y8 A8 e I Q @

7 O2 W) ]; J! `2 n8 S/ ?7 g. I 6 D5 P0 o* u( u; k4 ? K; r3 z, ~' s+ @. ~1 k4 ~1 y! P6 e' M5 l; |( i K . g2 |6 N0 n+ L7 l( K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蕙兰心质
活跃在2024-9-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