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8 ?; }, {+ V" K/ n1 f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丁巍伟团队自主研发的“海豚”移动式海洋地震仪在南海完成投放,投入试验性应用。海试作业由朱心科高级工程师担任首席科学家。 . D4 U7 e8 _7 f( |+ r! s; M7 P
5 P; ]% z9 L$ a 图1 航次出发 ' L2 {2 }5 O% K# S* a
“海豚”移动式海洋地震仪主要针对传统固定式海底地震仪布放-回收成本昂贵,数据记录周期短、非实时的缺点进行研制,通过智能化组网可以对大面积海域进行P波层析成像工作,以弥补广大海域地震射线覆盖不足的问题。该“海豚”地震仪自2017年开始研制,团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研制成功的地震仪常态化工作水深800-1200米,最大设计工作水深3000米,可监测10000公里以内6级以上地震,工作寿命3年以上。2020年8月进行了功能性海试,对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
, v+ W5 f2 H7 u5 }) U 本次航次为试验性应用航次,共在南海北部深水区投放3台“海豚”地震仪组成三角形阵列,间距约40海里,常态化悬浮于800m水深,计划开展为期3个月的海底地震P波观测,对“海豚”地震仪超低功耗控制、高效浮力调节、自主悬浮定深和地震识别等关键技术的长期稳定与可靠性进行验证,为即将开展的业务化应用奠定基础。投放一天后即已记录到台湾台东县发生的4.2级地震信号,波形清晰,传输距离超过1000公里,验证了该地震仪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 m4 g8 \- P9 a; E- S! b
& L2 E/ T. Q/ E2 n' _% Y! ]" ] 图2 “海豚”工区投放 0 X1 N# C. [. Q5 J
j1 Q/ i& Y5 [" A1 y+ \ ?* u 图3 记录到的台湾以东4.2级地震
# n0 l' |+ ~& V( L) ^% K2 q - `2 o3 W/ G% A7 X7 D0 y
—END—
8 q2 r/ @" m( ~. _ 信息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F4 d5 V! S! w7 N% ?7 [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E4 H2 O3 G N* {0 K) |6 L: W" _ ►时间变更通知!CM2021北京海工展将于6月8日-10日举办
4 _8 _7 s3 J5 F4 B: c ►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J9 |+ W8 K* }. ~) x4 m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自然资源部“十三五”期间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情况
0 u3 u& ~" N% E1 m ►南沙群岛造礁石珊瑚和鱼类资源专著正式出版 * C) b. [7 u9 v4 }* V1 R, P) I/ Q
►《中国近海海洋地质》出版发行(吴自银研究员、温珍河研究员等著)
. N0 q& }" m4 b- M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 S1 t1 Z* w' ^2 W' ]4 d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 M" p7 }# ]/ k% v& }6 p. j ►《海岸带功能微生物及其应用》正式出版 $ p; Z8 V1 y, g8 c1 s$ p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多位涉海专家入选!
" @; `7 [# Q; S0 @, G ►全国人大代表 吴立新院士:全国海洋大学、高校设置涉海学科数量和体量难以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
% ]6 D Q+ m$ `* R2 ^ ►重磅!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正式发布! " a$ q) |" }+ C5 a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海洋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马上开始,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海洋国家实验室组建工作 ; y& c, F( v5 `. k! M3 K- D7 [) h
海 4 U# W/ b* w$ F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5 t) Y' }9 S& I 洋 : |+ x7 r8 m" B- w6 _
书
& U8 @4 ]7 j3 k M& s$ f4 O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 h; Q9 b3 m! V 屋 ) s3 b: Y0 d' j7 L2 i- t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1 o7 q: ?# ?, d1 Y9 c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 d, w5 }$ r: W E ►1:300万比例尺《中国海海洋地质系列图》出版发行!| 实现了中国海全海域海洋地质基础图系的更新换代
9 }1 H9 f, y4 z( d2 j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 s! W, C7 k3 Y. ^" `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 t7 j0 n* h5 n& W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7 X# M8 q# @+ e& j. N
►林明森研究员团队:中国海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工程、产品与处理
& l: n# k" S" e9 W! x) Q2 ?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H0 _/ P6 P9 n/ D" `$ v- g7 Q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骆永明等编著
, H- f2 _4 u% }9 X7 f" r9 [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 a; Z: n. E. R$ c, |
►《地球系统与演变》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1 [6 P: }, W% ]" j 海洋知圈 0 _. a" L% R, Y6 w! ~/ t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2 ?6 k* }+ g7 h$ K0 T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 ?% U. a Q/ v5 ~3 v0 I6 y9 N8 I
6 D& u3 @- t0 l' q
# P& |% }* S+ L/ z- L- \% b7 r+ ? f, K3 F# V4 a
* D) b, I+ B3 J! s
9 L- f$ T) x, B, @( Q*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