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2 c+ z$ r2 Y- x+ e2 s( i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8日讯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深海的新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插入式探针(RiP-SERS),搭载“发现”号ROV机器人在南海冷泉区完成了常态化航次应用。这是国际上首次将表面增强拉曼技术(SERS)用于深海,检测灵敏度达纳米级,为研究海洋冷泉和热液极端环境中的生命现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应用表面科学》上。 3 |8 u) q. q, F) ^: o" p
深海极端环境下的化能合成生命现象一直被认为是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一种可能,是国际深海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然而深海生物,尤其是微生物,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高度敏感,导致传统采样实验中很多数据不准确。深海微生物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在实验室中难以培养。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全面开展深海生物原位研究的探测技术。但是,由于深海化能合成细胞外代谢产物等有机大分子的浓度极低,且周围环境复杂,国际上暂无任何原位检测技术手段。
( a0 E' l. A. a& L9 r- I" k( ? 激光拉曼光谱是一种无损、非接触、快速的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深海极端环境的原位探测。然而,拉曼光谱的高检出限和低灵敏度限制了在这些环境中检测超低浓度生物分子的可能性。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可以使分子吸附在粗糙金属表面的拉曼信号强度提高数百万倍。因此,深海原位拉曼系统可以与SERS技术相结合,实现深海生物分子的原位检测。 : V- ~0 F1 B4 `, b- @1 m
基于此,团队使用前期研发的新型纳米材料,突破了深海耐高压、低温、高盐和浑浊流体环境下的SERS检测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的RiP-SERS探针。这是继团队研发RiP-Cs、RiP-Pw、RiP-Hv和RiP-Gh探针后的又一突破性进展。利用RiP-SERS探针,研究团队成功获取了海马冷泉口海水-沉积物界面生物信息分子的拉曼光谱数据,成功检测到纳米级浓度的乙酰辅酶A、β-胡萝卜素等生物大分子。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SERS技术在原位获得深海生物大分子拉曼光谱数据的研究,为深海原位检测低浓度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供了新手段。(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通讯员 李河昭) ) \# l, F4 R8 ?, m: N
(作者:李勋祥) / N0 t" p* _& H& ~! L, h
6 ~$ V, b8 V! t" i" ~7 B
9 p, d/ Y/ ] p8 }: |6 D6 @: }7 a
% `2 l) }$ r2 m+ {! _# G7 \% d5 C0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