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原则与路径

[复制链接]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对传统海洋文明的扬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与基本原则,适用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F$ b/ u# y* r1 u3 v
与传统的海洋文明相比,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海洋环境。要实现海洋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各国必须摒弃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充分照顾彼此的安全关切和合理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海盗、人口走私、贩毒等海上犯罪行为,在涉及到海洋权益争端时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短期内无法协商的问题可以考虑搁置争议。目前,全球海上安全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对于小岛屿国家来说,它们的生存正在面临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和其他威胁,国际社会应该进一步行动起来,帮助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不仅是小岛屿国家面临的问题,也关系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因为海平面上升导致岛屿的沉没和领海基线的变化,会对许多国家的领海划界、专属经济区的界定都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d4 g$ T* W3 N% M' T
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愿景意味着,我们要继续坚持传统海洋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坚持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同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海洋作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积极作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各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各国都希望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资源。如何才能在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发展的四个转变,即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为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具体到全球、地区和双边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该着眼于不同的路径,从而使得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更具有可行性。
" T4 L) [: a9 k4 j1 V; R3 h! m, e在全球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主要着眼于涉海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各国应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有效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体系,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积极提供国际海洋公共产品。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矛盾。发达国家过于强调公海自由原则,希望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开发更多的公海资源。发展中国家更多强调公海作为人类共同财产的原则。如果公海被确定为人类共同财产,那么它就不得被占有,所有国家共同参加公海管理,积极分享公海开发中获取的利益以及公海只用于和平目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的自由六项公海自由,这也导致了公海内过度捕捞、海运业的污染和温室气体过度排放等问题,以及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因此,人类共同财产原则更有利于保护公海环境和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对于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愿景来说更为可行。类似地,国际海事组织将全球划分为13个海上搜救区,其中存在多个地区出现不同国家海上搜救区范围的重合,以及尚无国家认领搜救区的空白区域状况。在搜救责任区内,各国有搜救的义务,却没有处置事故的权利,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总的来说,全球层面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应着眼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制度体系。# B# A( j/ Z7 z4 \' t8 M5 x- q
在地区和双边层面,由于相关成员在海洋利益方面拥有更多的交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如果某个地区内或者两国间存在海洋权益争端,应该致力于让局势降温,避免引发军事冲突,为海上贸易和人员往来提供安全的环境。地区大国和地区性的安全架构应该在这一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其二,建立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充分发挥海洋作为运输大动脉的作用,提升两国间或者地区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水平。以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为例,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充分利用海运的优势,实现了高水平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其三,对两国或者本地区的海洋环境保护开展联合行动,保护海洋资源、打击海上违法犯罪以及联合进行海上搜救等。因此,相比全球层面的海洋治理,区域和双边层面的海洋治理应该具有更高的一体化水平,以及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7 t1 g9 M1 ^; \# u8 U- N, n" E6 `1 X* J
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发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海洋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相对容易发展出所谓的海洋文化”——冒险、重视商业、开放包容等精神,并推动了海上贸易、对外殖民和海上争霸等海洋文明的出现。但是,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基于海洋不可占有、开放国际经济体系的形成以及海洋公共问题的凸显,传统海洋文明中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内容已经过时。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抛弃传统海洋文明中消极成分的同时,坚持和发扬其中的积极成分,例如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强调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等。因此,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对传统海洋文明的一种扬弃。
8 c& `( H5 q2 Q2 o  M; ^  v* t9 k" L
) p; Q- T/ a, E  [
文章来源:节选自《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原刊于《人民论坛》2023年第20
; M: A; [% a' }作者:宋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