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则兴、向海图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应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全局高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
/ |2 o6 X1 u7 Y+ J. w x/ u% ]我国海洋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e8 j) e* p% k( q/ u+ O, t
一是海岸线、海港、岛屿、滩涂等资源条件丰富多元。
/ O# |; f4 q) |, J9 u' @; R8 L二是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我国海洋经济增速与占GDP比重保持高位,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海洋经济依然呈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活力。
- c: j/ V, G J* E三是海洋经济是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制造网络的重要基础,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通过海上运输。
3 J0 M: W& W# Y" j3 w. L- s四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深海、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0 m* x7 x. V! C3 {! ^7 t% f五是海洋经济开放体系不断完善。5 I% Y$ | _- d* p* F
总体来说,我国是海洋经济大国,但距离海洋经济强国还有一段路要走。
- r7 |/ ]( p+ f0 r4 P& R一是陆海统筹的海洋经济体系尚待完善,部分地区用陆地经济思维发展海洋经济,更多关注近海、沿岸,较少重视远海、深海和大洋经济的产业和技术。
- v9 q# y8 ]- d3 } v) v! G4 S二是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任务繁重,传统产业比重过高,而对于海洋医药、材料、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 ~ i1 O K% ?; W
三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基础性、系统性、突破性的海洋科技创新积累还不够,部分技术依然存在“卡脖子”的现象。8 g$ D A1 O. O. \7 ]
四是海洋生态意识薄弱,近海污染、海岸带空间管控不足、海洋生物资源衰减等问题亟需治理。
$ T! W$ J) ^. j0 o& E下一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v3 b) F3 r% h
一是完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适应海洋高质量保护和发展的法律、规划和管理体系。
0 X; N5 |9 a# [5 Z二是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自主研发和海洋科技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开展海洋技术跨国研究,推动海洋运输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转化的国际实验室建设。
1 m' n, J9 Q: O, O {, G9 q三是完善海洋产业金融体系,健全金融激励机制,形成税收、保险、银行信贷、政策性资金支持等综合性的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重点支持深海远洋技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型材料等技术研究,支持海洋循环经济设施建设等。( y$ K$ h# r7 ?- ?/ y- t3 d
四是打造陆海产业集群,打破原有的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两张皮”状态,引导港口经济、岛屿经济、陆地经济的联动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陆海产业集群。; b/ i% E( G3 u) B' B- |5 s
五是倡导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总结推广公海自主休渔等做法经验,增强我国在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球话语权。! k5 R: H- G6 \0 w9 j; n$ C+ t. Y
六是建议加大海洋自由贸易区设置。在一些海洋离岛设立“特种自由贸易岛”,提高我国海洋岛屿在全球货物运输链中的“锚点”和能源保障“安全岛”的功能地位。1 N2 B" g+ R* ?# Y, k9 z% L3 R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A2 p0 i H) O. M; p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