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考船 -科考船深海探测

[复制链接]
6 n# M& r! X- J+ s: q$ Q% D6 Q

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正式开建

" j/ w( w+ Z) B, C, Z2 h' J$ v

为极区载人深潜创造可能

- @% c0 _* ^" J6 a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 K3 k: k. P* H( `# t# O2 z5 E

6月25日,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广州南沙龙穴岛正式开工建造。这艘科考船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设计建造,可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夏季可进行极区海域的考察,预计2025年完工交船后将填补我国在极地深海载人深潜领域的空白。

! ~; V. V2 X- p5 q' K+ f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光伟介绍,这艘船舶设计约103米长,吃水排水量约9200吨,最大航速16节,可艏艉双向破冰,冰区加强达PC4级,续航力15000海里,未来可载员80人。同时具备无限制水域航行、载人深潜、深海探测、综合作业支持等功能,可为深远海地质、环境和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提供所需样品和环境数据,支持深海核心技术装备的海上试验与应用。

2 ^$ q0 F5 l2 V. U

极地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地区,也是开展气象、陆地、海洋、生物等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从“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到“雪龙2”号,航行在大海之上、冰雪之间的中国极地考察船不断升级换代。

5 `0 H' v& t' F3 u; G3 _+ D4 U; ]# E$ N. H

“与‘雪龙’号和‘雪龙2’号科考船相比,我们这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补充了支持极地载人潜水器等大型的存储、维护、输转、布放回收、水下定位、水下通讯和控制等的支持功能以及在极地环境条件下通过大开口尺寸的室内月池布放回收遥控潜水器(ROV)的功能。”何光伟表示,这艘船具备在极地冰区支持载人深潜的作业能力,是对其他科考船的重要补充。

+ Y* D5 y4 e% ~3 ~

极地的生态环境脆弱而敏感,在进行科考活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降低船舶在作业时对环境的污染。“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放在重要位置,并设计了全套环保系统。”何光伟介绍,该船可有效控制硫化物、氮氧化合物、噪音、有毒有害物质等相关污染介质的排放,确保在开展科考的同时实现对极地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保护。

0 a* O; y2 b& Q* L; S2 }7 S4 R/ v6 X

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建造“中国人自己的极地船”方面,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 O! G' X' O% T) _# T# {

何光伟告诉记者,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工作团队借助“探索二号”科考作业支撑系统的研发经验,重点突破了总体适装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低温精确补偿技术、极区重载结构集成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在防寒除冰、耐大温差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一系列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创造了国际科考先例,将有效加快我国高端水面支持系统全面自主可控进程。”

& G5 s) U2 c( q% q( L+ y% W0 d- _ ~

近年来,广船国际先后建造交付了全球首艘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轮以及多艘冰区加强型油轮、散货船等,是目前国内建造交付极地冰区船舶最多的造船企业。

$ x, c% ~. G4 Q0 S& J$ a1 F+ l

在建造此类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上,何光伟总结了两个要点:“首先要吃透规则规范的要求,国际海事组织以及国际船级社协会都有一些极地航行的强制性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熟悉相关的‘游戏规则’,尽量少走弯路。其次要掌握船体结构、各个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比如极地船的耐低温钢焊接技术、各功能系统的防寒保暖技术等,以过硬的技术保障中国的极地船行稳致远。”

' U. M K r* N" R) t* D- v. s 0 P" d" K. J: T! z! E! t! Q7 d K3 o7 ?& b3 e 9 k7 l, @/ y7 o6 s 6 e! I" e$ e+ K7 y, ?! a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仙居
活跃在15 小时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