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L2 P* }( x& c/ `1 k5 c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 ) A1 h& M$ y" T, c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 B+ }* z. z5 g9 t
! U& B. j K- R- D1 v7 P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 q3 O n0 \4 a
4 w" F6 k/ H' q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 @( t, }. b) m- S- t( c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 s/ F$ K) p, f1 E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 f9 W6 v9 j; h3 I/ N: w: p
" `, I, e8 p+ d9 N, F4 Z" L5 ^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O/ y1 d) L1 U' k/ M; X
, T, R; n9 |2 a K1 ^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34′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 X2 ]( H7 D" U8 e0 [! \
1 w* m. r" h* ?2 R: [+ \) E j+ F& _9 l$ ]6 C5 A {5 u1 H
6 Y" h, C3 E" p6 W, }' ~" C9 D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 O% m4 a$ \. G% j; R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0 c. }9 P- Q; x/ R3 e Y: ~( v* t 6 ^0 p: n, t) { p k1 N; {
. v! f5 t& d) x/ l3 G9 Y4 S, Y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9 `, ` y* w6 X' J
二、陆地和海洋 5 L9 K, r5 K& `7 S0 u: y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 Y; }1 r, ]. P
' {1 Q) \0 ~: G* `7 x& {3 ` 3.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 f$ |1 j% q% P' }* b - r; G1 ?; G" H* Y# ?) t; d& S! u
4.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 c0 H* g( P9 d% c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 C( k# B. M5 v* s/ X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7 E# A) ]/ t7 n/ ]3 m2 N
( D! G# M" ^9 N
自然环境
1 k$ O) S8 M5 o* P8 R' Z, C) |; k$ s
1、世界第一大洲 $ Y. O6 Z" H$ K M2 Q7 K
⑴地理位置 位置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白令海峡大洋洲阿拉弗拉海(待定)⑵范围: - v# T; v' t) U" ]1 y6 ~- ^3 Z
①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
; ]8 k& V3 S6 X5 B8 }# R ②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大)的大洲;
, r$ a2 u7 A" l" ? ③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 " j5 R+ M X6 q! B: B
⑶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 l C( l) o# f5 S" h/ P 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例如: # G* P& M3 s, n6 b# l/ d7 M
西亚—沙特—贝都因人—住帐篷,着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 # |( h" m. M. `
北亚—东西伯利亚—亚库特人—住木屋,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u2 [( F5 a) O# q! F% ]. V
南亚—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P6 O! g, o+ P9 \0 S5 i8 ?
东南亚—印尼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住长屋,有的长达200米。
8 G0 m5 g& ]" g5 v 2、地形和河流 重要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河流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黄河、湄公河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地势高耸,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高峻;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郎高原。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从地形剖面图可看出:亚洲大陆沿北纬30 º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低—高—低”的变化。河流流向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等。此外还有消失在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亚洲地理集锦: ' h0 J1 _1 X+ u/ z7 Z
青臧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 F6 c0 u, {$ Q& i% Y, X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 J* s) z0 a3 _. Q/ ^) d- j G0 Q0 K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 8 }$ A# F) o0 i s% i& \ h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260万平方公里.
4 V( c$ p9 d% I ~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4 d+ p, Y1 m1 S" `3 l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 [+ o' T! ]& y7 ~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人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水面上. ' s7 q' D& [$ l* a4 s% S4 f
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 r1 e* L6 P3 \ |0 N
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1 e: v$ p/ F5 P 3、复杂的气候(P10中的图6.13) % I# Y1 i3 R+ t3 C! S
(1)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在亚欧大陆腹地。 , r4 s0 `: u( J% y) E" @
(2)造成亚洲气候特点的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综合影响。
# K& _; N9 v* V3 A (3)亚洲东部、南部是世界上季风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典型的地区。
) R& I5 c0 s! I( j4 f1 I
D7 r" w8 W$ z) z' n3 A1 F% A
* W, w2 B! R4 h) G- e) o; r2 P7 I1 `2 Y/ G* T
5 C3 m8 k1 g' i; `0 }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