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A" H0 v" Q7 R$ v6 j
说到迁徙,之前最令我困惑的一点就是,迁徙的目的是什么。
. w* b8 z5 q8 _: r- d 迁徙并不简单的只有南北迁徙,还包括高低海拔之间迁徙,不同区域(但可能是相似纬度之前)之前迁徙等等。如果能明白为什么迁徙会有这么多区别,可能会对迁徙的意义有所了解。我们不妨将所有生命的存在,均看作是一种能量的携带体,而决定这种携带体机型的,便是基因。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始终变化的特性,导致在地球表面上,不论是陆地还是海洋的几乎所有区域,能量在时间上的分布总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应当说就是迁徙存在的意义,即不同的能量携带体,通过迁徙的方式,来使整体能量的吸收与消耗变得更加均匀。这是对地球这个能量场而言。 5 i; L; [0 _/ A- S& q; B! {9 p
对于不同的种族而言,能量则是生存的根基(不论以何种形式),面临着不同区域不同时间能量不均的情况,选择生存下去的方法无外乎几种:其一,找到一个能量始终足够的区域,譬如热带,长久的生存下去——人类的始祖,猿猴,就是这样做的;其二,既然不同时间段(主要是季节)获取能量不均匀,那就在不同时间段耗费的能量也对应不均匀,夏天获取的能量多,就多耗费甚至存储,冬天获取的能量少,就少耗费并动用存储——蛇、青蛙等动物的冬眠就是这样一种最典型的不均匀耗费能量的方式;其三,就是本书所述之重点,不同时间段获取能量不均匀,就利用区域的能量差这一点,将之渡过。 * m. r3 M1 b+ {( |( E
地球上迁徙的动物种类实在很多,本书则按照陆海空三大类分别予以介绍。 : g1 ?4 @' o$ R j) Q) q
陆地上的迁徙动物,平均来讲,属于三大类中迁徙范围最小,迁徙速度较慢的一种,这点比较容易理解:虽然在区域范围内,陆地的行进速度要快于水中,但大范围陆地地形的多变性导致长时间的迁徙,其范围优势是不如海洋中的(好比说,汽车在马路上的行进速度要快于草原上,但在遍布马路的城市中走相同的距离所耗费的时间,却远不如在草原,正是建筑群与堵车的存在),就更不必提空中了。陆地迁徙动物中主要为以牛羊为主的哺乳动物,如美洲野牛、角马、非洲象等,但也有不少非哺乳动物,如大蟾蜍、圣诞岛红蟹。非哺乳动物中多数迁徙范围,又是更不及哺乳动物的迁徙范围广,且不是南北迁徙的种类更多,如加拉巴哥陆鬣蜥(住在那个达尔文研究很长时间的加拉帕格斯群岛)就是往返于火山顶与海边。
" M* |! e' i/ s' D" g7 H7 E% u 海洋中的迁徙动物,平均而言其迁徙范围最广,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有一点即地球表面70%都是海洋,这使得从四大洋是完全贯通的,海中动物可选择的迁徙范围就十分之广了(当然多数还是集中在大陆架上),几乎所有常见海洋生物都有迁徙习性:鲸鱼、海龟、鲨鱼、鱼、虾等等。
) _% I9 B3 B k 空中迁徙的动物,其主力是各种鸟类(还有少量的蝠和虫类),这类动物的迁徙速度平均而言也是最快的,迁徙范围虽不及海洋生物广,迁徙路线长度犹有过之。与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相比,空中迁徙生物的习性,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使得我在看本书最后一部分时感觉,除了迁徙区域和外貌大小有所差别,这些鸟儿们的行为几乎没什么差别。
8 J$ Z7 s) b! Y6 ^$ F1 D4 M7 {; q5 w! T; L& J9 u+ C5 k
% f! }/ ]) s( x. l! h- D1 O: F6 [3 n4 E" H. z7 f) s
# ?, {; K9 R( H& Z9 {2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