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N& J6 @* z* i 水作为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我们要大力开展水生态修复行动。 ) S0 s- k) m& {7 t
水生态修复,亦称“水生态恢复”。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有关技术手段对受损、退化或被破坏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部分或全部恢复过程。即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主要通过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和管理等技术,进行重建、改进、修补、更新、再植等。有的沿海国投放人工鱼礁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3 ~3 I5 G" v6 i! W4 B 水生态修复效果图一、水生态修复,修复的是什么?
, z+ P6 |/ T2 W2 E 水生态修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8 I$ t) J( e: K& `( P4 n 水生态完整性是指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水生态要素包括水文情势、河湖地貌形态、水体物理化学特征和生物组成,各生态要素交互作用,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并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这些生态要素各具特征,对整个水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生态完整性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任何生态要素的退化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6 B* J5 e, u9 A2 V
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水生态修复的重要任务。这就意味着水生态修复应该是河湖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这就意味着水生态修复应该是河湖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修复任务应该是包括水文、水质、地貌和生物在内的全面改善。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其核心是恢复五大水生态要素的自然特征,即水文情势时空变异性,河湖地貌形态空间异质性,河湖水系三维连通性,适宜生物生存的水体物理化学特性范围,及食物网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3 V4 s4 d% t, D7 @) O 河流的横断面形态示意图河流的横断面形态示意图围垦河漫滩+堤防缩窄河道示意图二、水质“劣V类”到底是什么水?; K( K/ m+ }: v) U8 q" P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的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分为五类:I、II、III、IV、V。
8 a4 m7 J5 F3 Q; ^: a. \5 J5 A
: P9 m0 P: h7 \3 m I类水质等级: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y4 e: c' G+ j1 ~ II类水质等级: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 b' \9 }% |5 e 皿类水质等级: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 v/ K# r) p u# `2 k' F7 V$ V IV类水质等级: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 L! [; \( ^2 u0 P2 T6 l ^" [$ N V类水质等级: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 J! X5 X; t) s1 C 而在一些城市里或者周边,因为以前不注重环境保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导致同流合污产生了黑臭水体,水质变成了“劣V类”。
4 s, S3 }3 H; h & S# {( g9 Q; J/ }
三、什么是面源污染?$ G8 e [5 g" G$ ~: ^+ C
面污染源又称非点污染源。指以一个大面积范围排放污染物输入水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农村灌溉水形成的径流、农村废水和地面雨水径流。大气中所含的工业生产废气及汽车尾气等通过重力沉降或降雨淋溶进入地表水体,水上交通及旅游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也可看作是对水体的面污染源。
: C% c" U7 J% N; u9 [. } 城市面源污染也被称为城市暴雨径流污染,是指在降水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污染径流通过排水系统的传输,使受纳水体水质污染。 1 M$ h L9 ]4 V' E2 x: Z4 F5 g1 `
& K2 X2 ?" N2 x ]1 f% \ 四、面源污染的危害?. h/ i; A/ ~8 z$ b" B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城区面积迅速扩展,旧城区仍存在脏乱现象,造成城市面源污染加剧,大量污染物由地表暴雨径流排入水体,由城市面源污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源污染已日益成为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问题。
9 b+ f& P J8 L4 X, z; ` j) ~ 9 H* F! c" a8 w$ E& l9 T
五、面源污染控制有什么措施?
5 w% }9 a, z, Z& i1 e 面源污染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与人类活动及行为方式息息相关。 看看面源污染控制治理工艺表吧!
$ y% Q' K6 S3 A! h( F
, z, { z4 {! \4 V4 M 生态滤坝、生态沟修复原理, B# k" ], j; q1 _) b5 O
1.散排的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处理 1 H* o) J! V3 W: D$ _7 C
散排的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采取分散式治理模式。 单户采用四格池收集处理,联户采用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 P4 X* T' z% u2 R
! i9 F+ c" @+ _* q* y0 R
% } y/ o: w, G' ~3 W
+ M) _2 N* _' z3 Y% s: Y
2.底泥清淤 9 c$ A+ b7 z0 j9 [) I3 K5 {
底泥清淤是快速降低黑臭水体内源污染负荷的主要方式,是治理黑臭水体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采用水力清淤,固化剂固化后,密封车辆外运垃圾填埋场,然后采用底质改良型环境修复剂对底质进行改良。对整个构建区包括沿岸都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采用生石灰石,使用量不小于100g/m2,选择晴天施用。石灰石泼洒完毕后,需暴晒一周,同时配合使用底质改良剂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以满足水生植物的种植要求。
- ]0 x. T5 W0 P( A1 p 6 ^4 @$ ? q: E1 V3 G% S
& q0 p3 @' G f5 h& R' m' W
3.提升湿塘自身净化能力
! H) R2 ?% b5 H& g1 _, ] 为洗净“黑臭病”,提升湿塘自身净化能力,通过岸坡草皮种植、水底水草、养鱼养虾以及曝氧放细菌的方式,修复湿塘岸线,构建以微生物、植物和水生物为核心水生生态系统。
/ {% j, i Y+ b9 M6 A a.水生植物群落构建 ! |! d0 y# }( m/ T$ Q! S
7 E, {: p% Y- v7 [
$ P0 U* v" u5 u$ ]3 U7 r
b.底栖生物群落构建
/ P% f! P( d4 B* B8 t! z 按照一定比例和次序投放鲶鱼、鲤鱼、草鱼、鳙鱼、鲢鱼以及河虾、螺类、蚌类,形成生态调控,平衡沉水植被的生产力。
- l+ ]- f- D; s5 f 1 Z3 m0 _0 g# w$ Q+ S
c.食物链群落构建 & O# @* F8 ?, G& v* o
3 H6 Z5 H0 N3 l7 \. o' e 在食物链中,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植物吸收、 微生物降解,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保证湖泊水质。
% d* c7 @$ p( b! q: o
6 \3 s% n8 ]" e$ ?) ?- y! Z9 Y 通过构建生态平衡系统、洁污清淤生态修复,污水经过层层净化达标后排入河道。 4 J( J: |7 z/ [. b7 \4 T- `
六、水生态修复示范项目" B7 Y$ b M7 Z7 O. E q; n
下面带大家去看一个案例,由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的奇家社区面源控制工程为岳阳市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项目的一个片区,湿塘原状为黑臭水体,湿塘周边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居民污水与厂房工业废水全部排入湿塘,项目前期对南北港河湿地多次取样分析,平均监测数据如表所示,为劣V类水。
8 Y9 e( l7 v& L ; v& Y. d- o. I0 g3 J
( x" U* C7 M+ t
1.生态虑坝施工图
' s! x- Z, \* |9 A . f5 d8 g: q5 i4 a# `( L0 O
2.生态沟施工图 1 q6 Q3 A% Q! l9 S
; S) ]% w/ B4 [3 X1 t K2 C 3.生态滞留塘、生态净化塘
& H, ^7 K7 k3 n7 X5 r& S) ? M k! L' q5 y/ ~# L& D) ^
4.生态浮岛
# I: h2 k; |8 a9 ], V& Q ' @8 X5 O- Z w$ c* l3 D
5.沿岸垃圾清运、坡面整理
/ e8 @6 X. n$ u$ Y- R- i 环池塘周边大部分靠近村庄、 农田,现场有大量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边坡杂草丛生,水面上漂浮有少量生活垃圾,严重破坏了沿岸带的功能,并且直接影响周边水体水质状况。
; ^5 ~4 F, q- @+ s3 z+ O 针对沿岸带局部被垃圾覆盖等情况 ,施工对被破坏的沿岸带进行清理,清运垃圾、杂物,清除杂草,修整地形和岸线。
; d9 p% m+ M7 b/ ^1 }2 D " `. J# Y8 |, B r2 Y: v
6、生态护坡(生态混凝土)
" y/ {! ]0 `7 t; J1 E! @! ~ 湿地雨季水位变动较频繁,易受水毁,该部分及以下高程首先采取生态型护砌措施,在解决基础安全性问题的同时,兼顾海绵城市功能、消除黑臭水体以及植被景观功能,构建生态护坡系统。 1 H9 f* h5 F+ j) D8 I/ A
本工程生态护坡采用生态混凝土浇筑,生态混凝土具有稳定结构、植生、透水、反滤、净化水质、改良生态环境等特性。
' h* P9 k& z9 x% y/ q' ~ % Z# W6 I4 @4 H- h
- d0 [$ \1 X" b1 D4 H6 { 参考:《水生态修复规划准则(上)》(来源:中国能建湖南火电) ' ^& ^' f# c/ ]9 K/ ~) p! l
! T9 C9 e: K8 v1 i, x3 N7 z: `3 W5 D: ^; l1 m4 q
( I4 _& d5 I+ r, g2 E
( V: G! x' R' a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