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H! f& t! M( c' `' f( }
2 r6 J1 Z7 F3 e- h 弘扬科学家精神
7 y. f/ e. y+ n/ h7 p6 d* S! [ 探寻金华物理学家群落 - |2 m& o; P$ O: e/ w) {
【编者按】 ) z' q) j# w% Z/ \; W
今年,浙江省科协提出要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科协工作的“重要窗口”,其中就包括实现“弘扬科学家精神”先行示范,构建全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4 s! v1 Z+ M" A. S7 d& \' O
金华,地处浙江地理之心,金星与婺女交汇之地,自古人文鼎盛、名人辈出,作为全省四大都市区之一,从古到今,八婺大地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贤达名士,他们在各个领域作出自己的非凡贡献,其中,不乏科学大家。 7 Z5 o, ] T7 g9 U& X6 X" x, m3 ?4 I3 Y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籍两院院士有400余位,其中金华占30多位。在历史的发展中,浙江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块状学科群落,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涌现了众多颇有建树的科学家。其中,以严济慈、潘建伟等为代表的金华物理学家群落是浙江省三大科学家群落之一。 ' ^+ {* Y L- Q' B$ c G; D! Q0 I9 I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说过:要紧紧抓住金华籍人才较多的优势,加快发展步伐。除了严济慈、潘建伟,金华这片土地还走出了一大批重量级物理学家,他们分别在兵器工业、海洋遥感技术、核物理、电气、理论物理、材料学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可谓群星璀璨、交相辉映,由此构成国内罕见的物理科学家群落。金华科协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婺里寻家】系列报道,一起寻找在金华这片土地成长的物理学家的足迹,更好传承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为打造国际枢纽城 奋进现代都市区作出科技人更多的贡献。 ! ?: U# F% I' g4 o5 G2 r9 `, H
朱岗崑
! s/ q- Y6 Y3 r. o# E 从金华走出的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开拓者 ; M6 P1 n& P' ]3 c8 R
他是金一中的校友,从一个普通的气象观测员到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博士,从中国西部最干旱最恶劣的祁连山、河西走廊到安徽广德中国最早的气象火箭基地,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到总参气象局的气象卫星规划现场,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课堂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数十年的科研之路,几万里的山河纵横,为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作出卓越贡献,他的名字叫朱岗崑。
" k' b& h ]8 m4 N* d3 W6 ^
& w: J; z$ T: J# f5 x# n. ^' y2 G 朱岗崑(1916年12月8日——2010年3月2日),浙江淳安人,中学毕业于省立金华中学(现金华一中),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部博士。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我国近代地磁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干旱和农业气象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生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兼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 8 m+ b7 n" W: t7 H/ N3 S, A
牛津博士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J. Y& z, {3 U7 `! C
1916年12月,朱岗崑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自幼家境贪寒,他从读小学开始一直到初中都是一边读书,一边当报童,挣点儿钱补贴家庭。1932年,他考进省立金华中学,靠奖学金读到高中毕业。 ) g+ w2 H, h) S
+ R! @+ ^+ ?/ C/ G' `
虽然朱岗崑学习成绩很好,数学、物理、英文成绩都是优等,但高中毕业后,却很难找到工作,费尽周折总算在一女子职业学校谋得一教务员的职务。由于工薪微薄,晚上他还不得不给富家子弟当家庭教师。尽管如此,他仍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准备应考公费大学。1936年秋,他去南京投考公费大学未被录取,却意外从报上见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招考气象训练班学员,就去报了名。由于他平时刻苦学习,数理知识扎实,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 W3 S R: m' y" O9 d1 w( I 当时,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为了扩建我国的气象台站,需要培养一批气象观测人员,先后办了四期训练班。朱岗崑正好赶上了第四期训练班。1937年,青年朱岗崑经过短期培训后被分配到泰山日观峰高山气象站成为了一名气象观测员。这期间他一边从事气象观测,一边坚持自学,除了他一直偏爱并擅长的数学物理知识外,还学习了气象学方面的专业课程,并从此爱上了气象学这门学科,并于1937年夏天考取了中央大学地理气象专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公费大学生。 & ]! u( S% t* k. ~. R6 {: H
可是刚被录取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被迫内迁重庆,青年朱岗崑也随学校一起来到了重庆。因家贫,朱岗崑的四年大学全靠奖学金和贷金读完。四年里,他连教科书也买不起,全是靠借来自己手抄的,只买过一本英文版的微积分。但朱岗崑学习十分努力,不仅学好本系的课,而且还去听物理系的课。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撰写气象专业论文。《中国的能见度》就是他的处女作,经他的老师涂长望教授审改后, 发表在《气象杂志》上。 9 I' r4 H- I* M/ [
1941年大学毕业后,朱岗崑又回到了气象研究所。研究所有个藏书很多的图书馆,朱岗崑在研究所一边进行气象观测,一边钻研文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那几年他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如《我国各地的高度》《远东的大型涡旋运动》《南京气压变化的调和分析》等。1944年,他被提升为助理研究员。 6 W0 l! c3 q' q. e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岗崑随气象研究所迁回南京。不久,英国文化委员会招考去英公费留学生,他被录取。1947年10月,他前往伦敦牛津大学物理学部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气象研究所的所长赵九章考虑到朱岗崑已结婚,为了解决其国内家人的生计,主动提出保留他在气象研究所工资的70%,学成回国后,仍继续在气象研究所工作。 1 Z- c& S8 O5 ^- e
在牛津大学,学识渊博的世界著名的地球物理和地磁学家查普曼都是朱岗崑的导师。他在国内撰写的《关于气压变化的潮汐效应》一文曾与查普曼讨论过,查普曼为使他研习的面更宽些,指定他的学位论文是《地球物理的潮汐效应》。朱岗崑经过努力,不到两年就于1949年6月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查普曼对这位勤学肯干的中国学生颇为欣赏,欲同他订立合同,留他在英国作研究助手。他原本想留一年,但当他收到赵九章的电报,希望他早日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时,却毅然谢绝了英国老师的好意,于1949年10月动身回国。 1 @0 k+ \0 Z# l
积极开拓新中国的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
( g2 Z/ C! I" @- f1 ~ 回国以后,朱岗崑便用自己的学识很快投入到新中国的气象和气候科学的研究中。
4 Q5 D& `- y$ _8 V4 W, _/ A+ b" _: p 当时,气象研究所已与有关单位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他被分配在气象组,任命为副研究员,后提升为研究员。
' \, V* j% c- S( A) C4 g, |: R 为了加强气象资料的分析工作,地球物理研究所同军委气象局合作成立了联合气象资料中心,由朱岗崑担任副主任。他带领一批年轻人,把竺可桢过去数十年积累的大量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编制包括雨量、温度等方面的气候图集,并完成了我国自然区划中的气候区划部分。
+ }/ X0 J* Z# E/ O0 { 那个时候,气象专业人员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系统地培养气象科技干部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1954年,朱岗崑又应聘到北京气象专科学校,该校开设气候学课程,除培养了一批气象专业人才外,还为农业大学培养了6名首批农业气象研究生。
$ ^" q' ]1 ^3 Z 为了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问题,1958年,朱岗崑又不辞劳苦前往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区参加融冰化雪试验,以期改造西北的干旱区。他提出了“开源节流”的设想,在祁连山区配合人工降雪,增加水量,同时通过冰川“黑化”等手段进行融冰化雪试验,并采取抑制蒸发、避免渗透措施,以便旱区的水量增加。1959年,他又提出“人造河冰”的试验方案,既经济简便,又效益高、见效快。因为在秋冬季节就把祁连山的水拦蓄起来,使其冻成河冰,到春天用“黑化”等方法加速河冰融化,再辅以人工降雪等措施,则能较好地解决该区的干旱问题。这一开创性的融冰化雪试验研究,为后来在西北地区建立高原气象研究所和冰川冻土研究所奠定了基础。
8 e$ e* x N$ ? 1960年,地球物理研究所为开展对高空气象的探测,朱岗崑又受命前往安徽广德从事建立气象火箭基地的工作。仅半年基地便建成,下半年开始发射火箭。
9 u! {- _" s+ `7 J2 s6 H3 u1 o 上世纪70年代初,朱岗崑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先后参加了总参气象局的气象卫星规划工作、当代气象科学和气象卫星研究进展的调研、以及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工作等,为我国准确的天气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 o& T& ^+ |: ?4 n
朱岗崑不仅在气象和气候学领域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在地磁高空物理领域也多有建树,并在宇宙线强度变化、太阳质子事件、日食效应、地球大气、地核发电机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9 U* O" K* q0 |( y4 M: A7 [$ o
建国初期,朱岗崑曾利用上海佘山地磁台的长期观测资料(始于1877年)进行磁暴、磁弯、K指数的分析整理工作,后来他又进行磁暴研究和宇宙线强度变化测量工作。1956年他参加了以竺可桢为首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工作,为推动我国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1979年以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地磁与高空物理的研究领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他清楚地看到,哨声观测是从地面间接观测地球外层空问的手段之一,是空间等离子体的有效诊断工具;无线电哨声和地磁脉动的研究,不仅对探索地球磁层结构,研究磁层、电离层物理过程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在无线电通讯、空间飞行、地球资源探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他带领年轻一代在太阳风一磁层一电离层一高层大气的耦合这一总课题下,重点开展了地磁脉动、哨声和甚低频发射、磁暴过程及空间电流体系、气晖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他们的中心课题和特色。
' K1 K& l! Y! ~5 | 在朱岗崑的领导下,该室先后研制了感应式地磁脉动观测系统和哨声观测系统,在漠河、哈尔滨、北京、泰安、泉州等地建立了固定或临时地磁脉动和哨声台站,并于1985年首次参加南极长城站进行地磁脉动和哨声观测,在我国相当广的纬度带上取得了一批宝贵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 e- q) U+ i6 O9 a9 K 用学识和人格报答国家和人民
- Q/ E# D4 G3 A: R 上世纪80年代末,朱岗崑虽年过古稀,但并没有颐养天年,仍继续孜孜不倦地著书立论,培育下一代。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先后开设“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地球物理英文文献阅读”、“岩石磁性与古地磁学"、“大气污染物理基础”、“自然蒸发的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从1978年起,朱岗崑把主要精力倾注在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上,先后培养了5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多数人已成为地球物理学各领域的科研骨干或学术带头人。
1 U- h9 x' X- ~- F" B( z7 V5 q 此外,朱岗崑还兼任二炮核爆探测组顾问,防化研究院二所(放射性污染)核素组顾问及西安天文台客座研究员等。 3 d( H' c: i4 o: m4 `
1980年8月,朱岗崑曾上书中国科学院领导,建议开展南极科学考察。1984年,他派青年学生贺长明首次去南极长城站考察,进行地磁脉动与哨声的观测。
" s% @4 V3 L$ X2 S9 I5 v 在研究所,朱岗崑常是最新期刊、最新图书的第一读者,其涉猎之广、研读之精深令人钦佩。古稀之年开始学习计算机,自己编程、自己输入。在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他为此特别撰写了《大气污染物理学基础》一书,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著作。他每周必去研究所, 参加年轻人的学术报告和研讨会, 他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至动情处,笑声朗朗。并经常在院、所的图书馆里查阅文献,对最新的科学动态总是了然于心。
3 y; j/ _( v. J0 r _. D! v- U, F 进入21世纪,朱岗崑专心著述,先后完成并出版了《自然蒸发的理论与应用》等专著。90岁以后还关心科学普及和教育,于2006年出版了高级科普书《极光故事与探索》。
% C: s! n9 N1 @+ r! t) d$ X9 u) b 2011年3月2日,是朱岗崑逝世周年纪念日。为缅怀他对我国地球物理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无私无畏、严谨治学、探索创新的精神,激励后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特编辑出版《朱岗崑先生纪念文集(1916-2010)》,文集收录纪念文稿56篇。这些文稿的作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有关领导、朱岗崑的亲属、学生、学生的学生。纪念文章均出自作者的亲历、亲见,内容详实。他们怀着真挚的感情,倾吐对朱先生的敬仰。
1 b( S/ l* t3 P& ]& T$ D , ?% S5 Z1 Q+ l% ]
知识是一种力量,而比知识更具力量的是人格。作为一个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跨世纪的学者,朱岗崑淡泊名利、秉性耿直、刚正不阿、是非分明。他以一颗拳拳赤子之心,用他渊博的学识和人格的力量报答了国家和人民,他从不断进取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诺言。 8 a8 G# ~/ M) ~6 L
$ y3 N; O$ j* l3 I) @! V- j% _6 r) v$ Z
文字:江胜忠
9 M7 P. M W& A4 R5 x 编辑:吴裕慧 # M8 e/ W2 ^& l2 U4 K6 Z3 ?5 J
一审:徐力驰 ) s: u1 ~- ~$ y L6 R( l$ h
二审:孔春林
' V+ G0 @& w$ ? ▼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
. y3 [/ n& n. u7 Y 电话:0579-82469498
* t6 ?+ j0 S5 g6 y 地址:金华市婺城区双龙南街811号 0 |% M+ ~2 I$ J+ G" k
官网:jhskx.jinhua.gov.cn $ O- _. r& W1 b J
邮箱:35663133@qq.com
4 b ]% i+ {' D9 q% A2 ] “科普金华”抖音 " |) B, n, {/ r4 ^4 ]; _& |+ @
抖音号:KPJH " i. p2 I |! X3 B
趣味科普,让你掌握科学知识!
, @1 [+ J3 x8 s9 g
+ p7 H6 D$ d4 D7 M7 H# m4 l8 ~6 {0 ^7 V) t) `5 D' @
( E* }: ]9 X6 s( P% J
" j, h" q; T* l' t, O( T
4 U- I- ~6 J* [9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