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6 i( S* j6 b9 }. p" q9 J 8 N. Q/ g# z4 J& h6 a
y7 [3 | x( H( F4 l" `' E 7 _( y* p( k2 Q1 a8 Y/ p
9 B4 l& C+ ?; c5 ?
9 j# h$ \/ N! t3 S) M9 ~ y0 ^ 图为中国部署的深潜器 ' M. G( D0 m7 s
随着中国首次使用门架式吊放装置和搭载了动力的水中主动收放设备首次完成了深海无人潜水器的海上回收工作,并创造了多个世界纪录,又一款大国重器诞生了,那么,这样深海无人潜水器收放设备为什么会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几乎可以改变中国在深海探索领域的地位呢?圈个有用:深海无人潜水器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对海底进行考察,由于其无人属性,这款探测器在水下的持续工作时间,比一般的有人深海潜艇要长得多。
* `, k- D3 x$ { L o, ^! [2 D+ O- _4 K0 ?7 k
; g4 @7 |( O, I6 \ " n8 o1 M; E" D
0 ~0 N: z- R: s0 Q/ A
. f1 y" @+ p2 l
图为海斗一号 0 Q8 l/ D; W# y- s/ [
为什么说这种深海探测机器人的主动收放设备,意味着中国海洋探测能力的巨大提升呢?首先,这种海洋用无人机收放系统,是为中国的深海探测无人机所设计和生产的,而深海无人机相比于传统的有人深海潜艇,具备着拥有更高能动性和水下持续作业时间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深海探测潜艇就是万能的。 3 c- i8 h+ b$ V; f/ T/ F
7 ?+ R) M |5 D) s3 L / C5 Q. q7 g1 o8 n2 O
8 Y8 I' A; b$ [. Q3 }: X- k
, _* v5 `" t# z# U! s2 |4 ~5 g1 C 6 P1 s3 R, ?1 ^" i& x
图为载人潜艇 ( x" J+ |: O- x% D T
由于深海探测无人潜艇自身的无人属性,在面对突发事件或者紧急情况的时候,它的反应能力是完全不及普通的有人驾驶深海潜艇的,而作为一种一旦下降就需要在海底呆上十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的潜水设备,在这些深海探测机器人完成其探测作业,重新上浮到海面上的时候,其水面的天气状况,对于这些机器人来说实际上是不可预知的。
1 S" ]1 j1 j" P. U0 {9 C% z 这意味着中国的海洋探测船在对这些深海探测机器人进行回收的时候,其所处的环境并不一定是和风细雨的海洋表面,而很有可能是狂风暴雨,或者大浪滔天,而在“无人深海探测机器人”并不擅长应对突发事件的这一系列条目当中,就包括了在恶劣环境当中重新登上考察船的部分:这些深海机器人所装备的推进器,可并不包括让他们在海面边沿执行快速机动的能力,倘若遇上风高浪急,又必须被迫执行强行回收任务的情况,上浮的机器人很可能会被汹涌的海浪直接冲向考察船的推进系统,从而造成机毁船伤的可怕局面。
" [7 ~& ^: Z& _
0 }8 U) |3 E, B' J/ G' v+ V: Q; m : n4 |; h, M% o
0 X- C; x! m* V# K : h* I& e/ g. p4 B# B+ e8 k1 m
3 v& P- b: F; _2 ~. t5 h
图为中国的潜龙二号
( n! H+ b, b$ b% z 所以,这套借助于门式吊放装置和动力式水中主动回收设备,才会对深海探测机器人们如此重要:相比于波涛汹涌的海面和浅水区,船底下方的中等深度海域可是要平静得多,哪怕是深潜机器人所装备的,能确保其以平均4节速度前进的低速推进器也能确保深潜机器人在这一深度下的航行稳定,倘若在这个深度下完成深潜机器人与考察船之间的固定作业,那么,在通过门式起重装置对无人潜艇进行回收的时候,就无需担心汹涌的波涛对无人潜艇和考察船的推进系统造成威胁了。 5 _6 X/ _! Y* C% c
倘若这套系统研发成功,将允许中国的考察船在相对恶劣的海况下对其搭载的无人潜艇,又或者是大中型深潜机器人进行释放和回收作业,并有效提高中国对本国海域和海底下方资源的探测能力,并让中国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本国领海范围内的各种海底生物、矿产和油气资源全部发掘出来。 4 h. U+ g2 }/ t% G1 ^( y n/ G; k4 x
# A k1 D0 B7 N& V" z7 T
2 u; O; K* q6 _# |6 F/ R; F( k" }3 J4 a* N# \5 W7 b
1 W2 Q+ u' V7 x% f# n
9 B. a+ {8 k% n3 e% n6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