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9 _6 U& p+ j& B6 }: _6 }
! |8 y3 ^5 ~( s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 z6 w: g+ E# a; v
6 U \* V( ]4 ]7 W& `
$ e3 r% }( r, Z8 B/ A) V

(1)选择该院校该专业考研的原因及考虑到的因素。

1 q. t/ c8 ^* s& h2 H+ D9 q- e
* R7 u# i1 a7 n+ ^ ]9 s# V8 V
7 v) s+ T. B5 A; `% D9 G, {4 u
. u; h( X( g: V7 I1 _% |
( }1 o+ X$ n; N8 P- p
1 p, V9 [# r$ J& v+ x

很高兴能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我考研的经验。我的本科是一所双非二本,我不想安于现状,毕业以后草草就业,过着每天早九晚六的日子,所以选择了考研,并想考上一所985、211院校,既然有机会能往上冲一冲,那为何还要考本校,所以我最终将目标定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先我觉得他的地势比较优越,位于首都,对将来就业会有好处,其次,他是一所211院校,我觉得自己可以搏一搏。

/ c$ H9 @+ x( d- c1 `! X3 \
. l/ D! F3 m4 a1 R. C
& R) D, C7 Y7 Q. L8 J/ D6 j

专业的话,也正因为地大里有我所学的专业,地方也正是我以后工作想待的地方,所以我也不是跨考,就考了本专业的研究生,专业代码811。

# e; x( p+ ~' {# D( Q! [! W. q
: h' q# G- Y! i' T3 `* d
* @4 Q( ^& l1 s- ^

(2)该院校该专业考研报录情况介绍、考研难度分析。

" Z4 H( s5 c5 y& d( j6 m) I
: K/ {4 m5 m; x/ w
* l& b w( Q8 O8 c

地大的报录比具体情况我们作为学生还是不大清楚的,但是我知道地大非常的人性化,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复试,拟录人数在90%以上,进复试以后哪怕你报考的专业进不去了,也会给你机会进行本校调剂。在我看来,基本上能过国家线,只要成绩不太低都可以留在地大。当然这也要看每年的报考人数,大家也都可以看见,一年比一年考研的人数,那是猛增不减,所以考个好成绩才是硬道理。

' s3 m ]5 |0 C
/ h6 o" D4 i' w, y. q& ?
9 |( E" L" I- F: ~9 F4 c

2、初试经验

; T, n1 d" g9 N' k: f; a
( Z/ i+ t. ?! w8 J# I- |
' s! r X, g9 G: L" I

(1)专业课

( [ u) S' d4 y' f2 c( a6 t( X
, y$ W: I' e4 C" n3 K/ s; _: v
( f% |3 k# v: l

专业课的话,首先要从参考书下手,田淑芳等人编的《遥感地质学》,还有梅安新等人编的《遥感导论》。以这两本书为主要参考资料去背知识点。

3 P2 {! y- D. _' P9 D* H# \
9 P2 `$ N% n2 I( O# \
: o$ E, r( z' x' {$ j. \

首先要先熟悉这本书,我作为非跨考生,本科的时候有接触过这本书,所以可以直接找到每章节的知识点去背诵。当然对于跨考生来说,那就需要从认识这本书开始,然后再慢慢的熟悉这本书,其实接触每一本新书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先打开目录去看看整体共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又有哪些子标题,了解了这本书的概况,那就可以开始翻开书学习了,最起码一开始要把整本书通读一遍,对于整本书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每章节的重点我们心中大概也都有数了。

; Y D$ I. e* Y2 ~& @- J
% k/ n K# J. e2 O6 c
3 W' W8 }2 M4 f# i8 m

接下来就是找到历年真题,毕竟是考试,我们还是需要有真题作参考才会更加稳妥。有了真题以后我们可以大致的对于每一类题型做一下概括,比如:名词结束这类题,出题主要分布在中间几个章节,那么名词解释这类题我们就可以着重去背诵中间这几章。当然不代表别的章节就不重要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取舍,那就要做出最有利的取舍。

( _* v$ X9 O/ B; L9 [ @+ K% N; S- N' Y
' A, ^+ W1 J, ~: U) j9 Z
6 s# ]- M/ p; `3 Y2 c$ i w7 M/ W

一定要保证真题的每一道题目都要会背,因为我们可以发现每年的真题与往年都会有一定的重复,所以这样做最起码能保证出过的题我们不会丢分。

+ o* w/ u) V2 |: |( Q9 J
: W- i+ K; w7 a& e
! I" U3 y5 Z* W [! ~* t

(2)数学

6 M- U# i" p' g7 U$ \+ w
# b$ h# o0 Q3 l+ o# M* e) L' c6 j
- n+ K( ~* Z4 x4 j5 U( w/ X

数学是我们从小接触到大的科目,所以没必要像专业课那样从头开始认识,但是对于一下定理还是需要去记的。我直接就看张宇和汤家凤的视频,跟着他们的导学案去学的,一直跟着记笔记,然后中间穿插着做他们的练习册。

& L/ \: q& A: m- P- w# b T/ Z
5 C" Y7 m: f5 G
, T3 O( b1 v7 _+ q5 t& M; a) M: B

我最开始看网上都说汤家凤的基础课好,所以我就去听了汤家凤的课,但是他的口音太重让我有些不习惯,就换了张宇的课,但是听了几章张宇的课以后发现他的思维跳的太快了我跟不上,最后还是又从头开始跟的汤家凤,不得不说汤家凤讲的是真的细致,慢慢的听习惯了他的口音还觉得挺好玩儿的。

A4 S/ F) }. r2 W2 \. `# g
" ], }: Q8 S9 j4 Z, w$ a
% _, E8 {$ C4 I2 I" D5 @# Y0 D/ x

不论是选择了张宇还是汤家凤,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李永乐等等,哪个老师其实讲的东西都是那些东西,有可能顺序不一样,讲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老师们之所以能在万千老师中脱颖而出,就说明他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不用再去犹豫哪个老师讲得好哪个老师讲的不好,只要你能听懂你能跟得上,你听得进去他讲的课那就跟着他,不管是哪个老师,一直跟到最后肯定不会错。

8 Z- j9 \3 P- K2 j$ [0 U, B0 h) ~
. k+ \$ W# d! N& D# X! N2 q$ L
& {0 {& f4 X/ Y6 W3 b

最重要的还是题海战术,不得不说对于哪科考试,题海战术YYDS。

& x$ b! t( Z8 I6 {$ G/ `
* h; H6 P% n4 v; T$ X0 P" a) E
M; q- @6 b; a: m w5 q

(3)英语

* q2 w p% Y; k0 z
/ z$ }& H0 K# O
t* E9 u5 l' G5 U

英语无非就是单词,长难句和作文这三样东西。首先考研英语考的就是熟词僻义,单词是基础,要是自己连这个单词最起码的意思都不知道,那熟词僻义的熟词都算不上还怎么继续下一步,所以从一开始打算考研的那一刻起就要坚持天天背单词,积累自己的词汇量。

2 j( r& u# G3 n7 H+ D) m
5 {3 Z9 _3 R$ |/ J/ i: N/ C) R
/ n( q, n2 Q! e

然后就是长难句,跟着刘晓燕也好何凯文也好,你喜欢的就好,怎么开心怎么来,只要能学会长难句,他讲一句你跟着翻译一句,关键还得自己多练习,记住,题海战术YYDS。

2 ?9 U4 g0 _. ], h6 ^
: l- V. v/ D7 z9 i
- I2 C% O ]( k& P2 H5 b

作文呢就去网上找模板,多找些模板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等到考试的时候最起码不会和其他人千篇一律。可以每天背一句英文的名人名言,这样的话用在作文里也是提升了整篇文章的水平了。

$ _0 c+ D9 g: f, K) S8 q! b
1 H" I% u- D1 c
/ y1 v! Y; S" E" Q/ T

(4)政治

{ n/ H2 @9 x, b# a1 `5 S
" {/ w% j" l* R1 Z+ M
% }) N6 q/ N/ |' r) ]

政治老师也有很多个,我最长听到的就是涛涛、腿姐和肖大大。我个人比较喜欢涛涛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所以对于我来说听他的课就是一种放松,学累了的时候可以听听他的课来放松放松。平时就是听课划重点,不需要做过多的练习,到了最后出了肖四肖八就开始做题背题就好。

# g1 T! T* a1 j+ b/ C. I
) o# J, y ]& Y9 V, [4 h
/ f; G: v2 T: y2 i2 y# `

3、复试经验

) y, Z8 I: A5 p6 m$ }
3 J/ Q* F2 t# ~) B- I
0 K$ \ }# F |

(1)复试内容

2 H) t, |0 |4 e2 R
7 S9 y1 l3 s9 p4 J6 j" d
9 k% i& d {! d) Z$ N# Q

在复试之前,首先会给几个题目,让学生们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两天时间写完并交到邮箱里,这算是线上复试的一个笔试科目,紧接着就是复试当天,先进行PPT介绍(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小论文介绍),介绍完老师会对PPT内容进行提问,接下来进行英文自我介绍,再给出英文文献的一小段,读并且翻译,最后进行专业课问题,给出两三个专业课问题并进行回答。

9 E3 Z7 _! h( C: t; k
* Y$ I U2 v4 s: ?; B
0 l( @' j% K. {; c/ [, C/ A

(2)复试难度

/ E% W; ]4 @4 T( ]" q% B
7 y7 a q; ^) |* J; a) r; O
" C" F& m- z6 n- N5 a

复试的难度大小我觉得主要看自己准备的充不充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啥都不去准备当然难,但是准备的够充分的话,这个复试其实不难。

+ R ?- G C$ o2 _6 K# q& D/ ~7 ^+ d
: F8 W0 ~5 I' P7 K( `1 Q+ i
' A2 `8 A+ J' Z' W9 ]0 L4 k

总的来说,最难的就是那个小论文,写完了小论文,之后的PPT准备,英文自我介绍的准备,以及专业课知识的准备,只要准备的够充分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这样看来是不是复试其实并不难。

- w( }: M* A" b0 K0 `
( t- n; S' O. t
2 {/ w& B8 u+ Y( z0 B- Y

(3)复试命题偏向

- ^, h" P) u! y) E \/ A4 A5 ?2 o
, A" S" f V& P' F
9 v8 B [; \" o) l1 l

复试命题的偏向肯定是偏向于遥感方向,毕竟人家是这个专业的嘛,也不可能去出别的专业的问题。

% m! P1 A" C8 H4 \
& U1 C' u! W" X' g
& C; Z- G+ G! ]. W, O# s

(4)院系复试特点

5 Y8 T/ O4 J7 S' ~% v6 n) a, j9 p, Z2 c
( F! l, m% G7 c+ Q2 _2 D( ]! m8 [
/ t) p" Y- a9 j) v* f4 K5 W

其实复试没啥太大特点,就是老师一天要面试很多人,从早忙到晚,人家也很累,你复试的时候回答问题,不会还在瞎编,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人家一下就能听出来你是不是在瞎编,所以别浪费他们的时间,不会直接就说不会,老师也不会为难你,人家也着急赶紧面试完回家吃饭呢不是。

5 b* Q: B, N% Y' q) R U
" ]; h ]0 P4 s; v
$ _& }. z1 y+ o( i* R; k5 K! F( x

最后,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就是,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等着你。戒骄戒躁。

5 ~7 w ^* N( b- W. G$ M
3 G! j+ M) Q R6 {" f
9 n0 y5 i+ z* O% e: F
举报/反馈
+ N* V9 u r( \5 Q S( |
@$ H, t5 C+ a0 x* T1 H . s" Z% D+ G: e9 |+ E 5 d2 A) i# W5 N4 s- w9 ~) _ 3 K7 n. n0 {* G6 @, o- D$ j& R! o6 ] G' n w1 N( l: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伪丶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