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特刊01丨成千上万种海洋生物正在消亡

[复制链接]
1 }! L5 S. o) W1 A) Z, Q

常听见“物种灭绝”这个词,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另外有数万个“濒危物种”,也正走在消失、灭绝的路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在我国云南昆明召开,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物种的濒危与灭绝无疑是本次大会中最值得关注的议题。

6 }8 M) X9 [% ?2 y7 x) x

在接下来的三期《数说渔业》中,我们将透过数据可视化,探查渔业与濒危物种保护的关系哪些活动对濒危物种的影响最大?如何评估全球目前的生物多样性?此刻,又有多少海洋生物正在消亡?

# F+ n7 F( y/ N; F8 H' S

01 越打越厚的马赛克

# \ ~( g6 N" }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曾发起过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世界像素人口”活动,以像素的模糊程度展示人类种族的分布。受此活动的启发,在2019年,Reddit论坛(美国社交新闻网站)上一名叫JJSmooth44的用户将这一项目应用至动物种群的展示区[1],将濒危物种再次推至人们的视野中。

3 X$ f! f& a4 V, x

! U8 _+ f# J, c& U9 p' V

非洲象存活约20000-25000只

5 R w% C- F9 Y0 K' S

/ R0 V* w- r2 s, z9 C1 @' I3 g6 r

加拉帕戈斯企鹅存活约2000只

注:图片中,像素高低代表动物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较大的物种显示较高像素,我们仍能准确辨认;而种群数量极少的物种则显示极低像素,根本看不出模样了 ! n$ ~/ Y4 H+ p) q7 F7 R# M( J% |

2020年7月,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下称IUCN)定期编制及维护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皮书)再次更新,根据严格准则来评估数以万计物种及亚种的绝种风险。

/ H% B, N. P* C( z4 S8 j

该最新版的红皮书把全球40531个物种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划分成8大类:

5 ?) f- I. } b; f

1.灭绝 包括完全灭绝,野外灭绝,如渡渡鸟等

$ U5 {( Z, S2 p7 c$ Y# [

2.极危 物种现在面临灭绝的机率非常高,例如樱花钩吻鲑等

5 {7 b0 q7 R% A% U" ~3 ]- L

3.濒危 物种在不久的将来灭绝的机率非常高,例如蓝鲸等

: t5 w5 s3 D2 [# E J/ ^& ?2 `3 A

4.易危 物种在中期未来灭绝的机率较高,例如大白鲨等

# N% M8 ~( }* Y5 W

5.近危 暂时没有灭绝威胁,但未来面临威胁的几率较高,例如小头睡鲨,日本柳杉等

& M' }/ o% p: t6 m, n

6.依赖保育 保护现状比较低,但依赖于人类保育,以防止其濒危或灭绝,如花龟等

, u" D) g- y$ i( f* J: } d4 l3 r' u

7.无危 虽然可能存在威胁,但目前并不严重,不必过分关注,如欧洲赤松等

* c" e1 b9 M; U: |, ]3 H+ V9 U

8.数据缺乏 物种的数量、分布等信息不足以佐证任何结论,如云南柏等

; @6 s# {! k b

下图选取了IUCN动物界(褐藻纲也统计在内)各纲中物种的风险占比,如鳃足纲、海星纲、海胆纲等十多个动物纲均与渔业相关(见下图黄色星标)。

$ @: d* R8 {( {7 ]- B

) k- ~3 d* X& f5 I0 T

目前,被IUCN纳入评估的物种仅占全球所有生物的28%,但已统计出超过3.5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其中鲨鱼等软骨鱼纲与珊瑚纲中的物种均占据了33%。纳入IUCN统计的海星纲、海胆纲则几乎是全军覆没于“极危”和“近危”的风险评级中了(PS:前几天山东胶州湾泛滥的海盘车海星和市场上的马粪海胆、哈氏刻肋海胆等还尚未被IUCN纳入评估,所以均不包括在内哟)。对于这些监测数据尚且“清晰”的物种来说,马赛克似乎也在赶来的路上。

8 y# A2 J" g1 F' O$ Y3 F

尽管辐鳍鱼纲、水螅纲、头足纲等纲目中无危物种的占比较大,但其后的“濒危”、“极危”红色进度条,却是多个消失于世的物种的缩影。

7 O0 L5 n ` p& a$ X. R

IUCN指出,单纯考量濒危物种数量的变动不能判断整体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分类学的不断更新以及证据的不断补充都是导致名录变动的原因。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物种多样性,IUCN的科学家们还发布了红皮书指数(RedListIndex)来参考其生存条件、数量及分布等信息透露的濒危保护情况,该指数计算方法的R代码也已公开[2]。

s, ^( Y4 o K- B- g* d

7 ~0 |) c3 Y# B# C- g

注:鸟类、哺乳动物等的生存条件、数量在过去的数十年内并无明显实质变化,珊瑚在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濒危情况极具严重

) w3 e2 m* i! L! Y4 W6 T" C

02 柯南:真相到底有几个?

5 o+ ^: U: T/ Z- ?5 a

要揪出物种濒危或灭绝的罪魁祸首恐怕是揪不完的,比如气候变化、非法贸易等因素都可能从各方面影响濒危物种的存活现状;甚至每天手捧快乐水足不出户的肥宅们也可能在无形之中对它们产生了影响。根据IUCN公布的数据,我们统计了东北太平洋海洋动物(包括海洋鱼类哟)面临的各类风险及导致其濒危的原因。

5 _' X" x- o# x. B0 c

如上图,“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是危害该海域物种生存的主要风险,这项风险包括影响140个物种的过度捕捞、影响155个物种的非目的性捕捞(即误捕、兼捕等),及其他猎杀捕获活动。

. }. F3 @& P( x/ D9 z

除上述原因外,渔业活动造成的“幽灵渔具”也正受到广泛关注。“幽灵渔具”即丢失或遗弃在海洋中的渔具,它们像幽灵一样在海洋里漂浮、堆积,变成了禁锢海洋鱼类等生物和破坏海洋环境的有害垃圾。据统计,每年大约有50-70万吨的“幽灵渔具”在海洋中被丢失。“幽灵渔具“大约占到了所有海洋垃圾的10%之多。

3 h+ |: h% A0 F ?

被幽灵渔具缠绕的海龟,图片来源于网络

. b* A$ r! |% V0 ], t, k" D N9 w0 N

03 从中日渔业管理看濒危物种保护措施

! K8 O r, W/ @+ Y3 r1 e# P5 r# U

尽管物种的濒危、灭绝是由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生物种群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但各国政府也已通过相关政策来推动最大限度的物种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们以渔业历史悠久的中国和日本为例,来看看渔业政策中的物种保护。

+ @' Z: y" M3 d% p- I

从1949年起,我国的渔业政策主要经过了6个发展阶段。从第三(1970-1977)、第四阶段(1978-1985)起,我国的捕捞产量迅速增长,水产养殖产量也在飙升。渔业生产蓬勃而起,但当时由于环保意识、生活资料尚为匮乏,人们无节制地进行生产活动、索取渔业资源,导致水质环境迅速恶化,鱼类资源总量开始迅速衰减。

1 M' I4 ?, A g1 z- d s! p

如2016年被IUCN列为“极危”物种的大黄鱼,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近20万吨的捕捞量跌到2000年前后的一两万吨。为挽救濒危枯竭的大黄鱼资源,我国于1985年设立官井洋大黄鱼自然保护区(福建宁德),加强对大黄鱼的资源保护。同时,我国沿海各地持续实行的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政策,也使大黄鱼的野外捕捞量稳步上升,稳定在年产量6万吨左右。

* F6 G" P2 o2 K+ o/ Z

官井洋大黄鱼自然保护区,图源:宁德市人民政府

0 _; `8 g& f; e8 h. c# u

而在日本渔业政策的发展过程中,一条叫“丁香鱼”的鱼也与大黄鱼有类似经历。面对丁香鱼物种衰减的问题,政府采取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渔民技能培训等措施,在逐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恢复和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使得资源再生能力和沿岸近海渔业生产力得到提升。日本的渔业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丁香鱼种群资源数量的减少,同时在近20年的时间里逐步恢复了其野外种群数量。

9 D9 m6 y8 w6 Z) ?6 c

丁香鱼,图片来源于网络

2 {) i. m" K: k

事实证明,有效的保护和捕捞控制确实能够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恢复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大黄鱼保护区,我国近年来大量建设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区域性地养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也是拯救海洋濒危物种的有效手段。据2020年上海交大与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海洋保护行业报告》,我国目前已建立271个海洋保护区[3]。

$ N; J# _, Y* @6 K

但这些有效举措并非都是一劳永逸的,在实际作业时,仍有许多威胁渔业物种的问题亟需解决。大家是否迫切想知道,在渔业中,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着力,去改善相关生物的生存环境呢?

8 A ?7 F+ `6 j' Y- f

在下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与濒危物种似乎难以平衡的小型渔业。

4 M% P3 s* Z5 F- ^3 U

参考资料

+ Z# C7 p8 W& N7 F- u

[1] Reddit论坛

2 l! m5 J6 |/ l g2 c8 e% u

https://imgur.com/gallery/NVNsyel

9 Z5 v: W0 ?$ W: b/ a8 a

[2] https://cmsdocs.s3.amazonaws.com/keydocuments/R_code_for_calculating_RLIs_weighted_by_proportion_of_each_species_range_within_a_country_or_region.pdf

; ~; o$ Y$ \! ~8 J; H% s% V; G

[3]《中国海洋保护行业报告》:我国已建立271个海洋保护

3 ?* h( |& n: a,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424099427239031&wfr=spider&for=pc

( {( L$ J+ q ?

转载声明: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智渔原创,图表均由原作者制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 L4 W' P. H+ T& G4 t

编辑:林伯亨、郭沛林、阙嘉华、郑嘉乐

2 o1 C! \6 x) L' E0 n5 p

排版:郑嘉乐

- a. F' B6 k! [ 2 ?1 c R8 v2 [5 | {8 p8 m& S- N4 G - F8 z. U& h7 Y# ?1 ?% X3 Z! t' ^) {% D ; O2 r$ o7 P- R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汉再兴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