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新院士等:未来我国海洋科学发展需力克的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

[复制链接]

* g* O7 M: W7 v;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p; W# v+ c9 W1 l' s" x) ~  b. v/ P5 [3 R
我国海洋科学与世界优势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最近十余年开始进入国际前沿。因此,了解国际海洋科学的态势与方向以及我国的现状与优势,对于我国海洋科学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 B! [8 J4 o3 W5 \* N
当前的国际海洋科学已经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趋势。两个方向指: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从仅仅关注陆地周边的近岸、近海拓展到包括深海大洋、极地的全海域范围,研究手段也已经从局地、间歇性的考察扩展到大区域、全天候的持续观测。与之相应,海洋科学的三大发展趋势体现在:从各单一学科的“单打独斗”转向强调多学科、跨尺度的系统性研究;从“科学受限于技术、技术单纯服务于科学”转向科学与技术紧密合作、协同发展;从科考平台的专用化、科研数据的孤岛性转向平台公用化和数据网络化。" E" ?$ _1 b4 a0 P+ m9 z# Q
进入 21 世纪,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及科技创新发展,我国海洋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长,涉海高校及院系和科研院所迅猛增加,涉海高层次人才和学生培养数量稳步提升;但是,当前我国海洋科学的总体经费投入、平台建设和从业人员仍有不足,相较其他科技强国仍有较大差距。4 t3 o0 K( l8 B) G) P
近十年来,我国海洋领域科研成果的数量快速增长、影响力稳步提升,至 2019 年我国发表海洋科学论文数量为世界第一位、篇均被引用频次为世界第三位,切实体现了国家科技研发投入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海洋领域各学科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7 g8 t/ a0 ?/ J物理海洋专业主要体现在海洋环流理论、海洋变率及其气候效应、海洋中小尺度过程等方面;海洋化学专业主要体现在近海生源要素循环过程、营养盐沉降过程、海洋生源活性气体、颗粒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示踪应用、海洋酸化和海洋低氧等方面;海洋生物专业主要体现在生物泵和微型生物碳泵机理、极端海洋环境中的生命、深海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与生命演化、海洋渔业资源等方面;④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专业主要体现在南海构造和古地理演变历史、气候变化的低纬驱动假说、亚洲大陆边缘的源 - 汇过程等方面;极地海洋科学专业主要体现在南极冰盖冰川动力学、极地冰川与海洋的相互作用、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等方面;海洋观测探测技术主要体现在海洋环境监测卫星系统组网、海底观测网系统、载人和无人潜水器等方面。
0 K- g; V$ H4 n未来我国海洋科学的继续发展,需重视优势学科、补强薄弱环节、推进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力求攻克一系列具有深远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 |5 [% ^" F* ]1 _% u; Z
其一,穿凿时空地全面理解海洋与气候系统的规律和机制,认知全球变暖的海洋动力和响应,健全对海洋变异和气候变化的极端事件(如台风)的预测能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多源全球海洋气候基础数据产品。
  f/ {, N4 X- V& W其二,理解海洋碳循环过程和机制,突破对陆架海、边缘海和远海大洋中物质能量循环的机制性认识,应用海洋碳封存服务国家碳中和目标。
- ^2 L. p$ Q# [- i1 x: t% ~* w其三,阐明大陆 - 海洋 - 大气之间的跨圈层相互作用,明确大陆边缘海盆生成、发育、演变的过程和动力,剖析大陆 - 海洋界面的元素循环和关键过程。1 S* v/ N- D. ^
其四,开拓极地海洋与冰冻圈相互作用的新认识,理解两极 - 热带之间的海洋气候联动机制,突破极地冰盖与气候演变的新理论。* Y5 C) U4 j  z* F! m6 P& p
其五,自主设计建造谱系化的深海观测探测设备,建造长期连续的海底观测系统,建立海洋大数据平台并稳定服务运行,突破海洋和航运核心技术的限制。! r8 f: V8 u7 \+ z# d4 o5 x' k, m+ T
面向 2035 年,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正处于历史级的重大机遇期,因此需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合理有效的机构配置体系、人才阶梯队伍及投入资助体制,大力推进深海远洋研究、拓展我国海洋科学的视野范围,更加紧密地将科学与技术相互结合、推动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 i  l4 v, J( P
本文摘编自《中国海洋科学2035发展战略》,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备注处注明发票抬头)
1 ^' r  b3 g: P7 B+ h4 n2 B内容简介' s% p, Q0 Y$ O  n2 ^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国海洋科学2035发展战略》旨在依据海洋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瞄准当前世界科技前沿和建设海洋强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望2035年前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谋划促进海洋科学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综合竞争力,为国家海洋科学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和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9 k0 ~7 d/ e" n3 x% n$ L- ~
本书为相关领域战略与管理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研发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了研究指引,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也是社会公众了解海洋科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 N; {8 [6 _4 \4 a专家组组长简介# `7 I' D  F( M0 @8 {( S8 H
吴立新,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副校长,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
7 M! F" ]7 d! s7 l9 M

" c: m- w9 Y' p7 s. p,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4 B% D  x. s5 n' ^, L4 h& \! h# b' l$ B  s" l
+ J( A' `* Z7 E/ t- D) ?)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F. n  m% L% Q. ~' G2 {8 w/ d# C" `* L
* Z: z) ^3 }- w% w, l$ c7 E
& x0 Y: k" ~$ L  E+ w+ m(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H5 [0 I' k! q$ w
+ S0 G% s$ y! Y4 ~1 |0 b

7 {. p% a7 M4 i( u%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t7 a2 P. E4 v8 @, D4 h% \
+ [6 j; D# D+ H3 V" U8 q6 E
5 \) o- L2 Q/ p5 x9 [
<ul><li id="25TSBIQ2">
+ A  K5 \' V) b: s6 S$ N
/ }# o; G% _( ?2 V: `%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a- {8 Q1 l' ]+ h6 `3 t' n7 X
3 C9 J( R, M/ G$ N  H<li id="25TSBIQ3">; N5 h; N% S: E, {! T, J
" q( b+ y5 a% l5 F" A" T
信息来源:科学人文在线。
# V5 k/ X2 V0 ~1 q' h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