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 , Q- w. o7 o$ y. w- G2 n8 e. B
(图1:“大棕熊”固定翼飞机起飞瞬间) ' d: I) @* b1 C" R- j
2023年7月15日清晨7时,伴随着震耳的轰鸣声,两架“大棕熊”固定翼飞机陆续由山东省烟台市栖霞航空飞行基地跑道呼啸升空,标志着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航空校飞试验首次试飞正式开始。
/ p% k' ~+ Y+ y: t' ~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是我国首颗计划用于观测海洋盐度的探测卫星,2020年获得国防科工局立项批复,将作为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的组成部分,补充海洋动力环境的探测要素,更好地为海洋环境预报、中尺度海洋环境信息的提取等提供服务。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同步获取的海面粗糙度、海面温度等数据,将用于提高盐度测量的精度,并兼顾土壤湿度测量;为海洋行业用户提供全球海洋盐度遥感服务,提升海洋数值预报、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等各种海洋应用水平;促进海洋盐度探测卫星遥感数据在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等行业的应用,为气象数值预报、灾害预测预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卫星装载综合孔径辐射计和主被动探测仪,用于获取海洋表面的L波段亮温、海面粗糙度和海表温度等物理参量,是我国首次开展综合孔径体制辐射计的星载应用,计划于2024年发射。
- k! o8 u0 p* b( j: z1 d% Q' S, |; c( T, l3 Y! \& d
+ F; k! h* A: w% ]0 ?8 x
(图2: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渲染图) : }5 n! ?& f; \6 H9 S; [
本次航空校飞试验任务将参照数据处理结果,验证星上载荷观测模式、星载数据预处理方法、反演方法,并通过机载校飞数据反演结果与同步测量手段获取的参数进行精度对比和评估,最终为卫星在轨运行奠定基础。
' O/ k8 {' q- v0 n) B试验分为飞行试验、海上试验和数据处理等三个工作部分,开展海陆空协同工作。总体工作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参加单位包括西安空间无线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润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全体参试队员近百人。6 I5 q" C# T9 M6 i. C% b
- b* _9 h3 p+ I: J(图3:飞机外挂载荷安装现场试验队员合影) " o4 b* t' ?) @( [3 c" V: j
" N9 e5 ^4 x( e- S% b' n( W9 k
(图4:试验队员调试机载外挂载荷) 5 ?: v$ x/ r) X
3 p: l7 A# {) p(图5:海上平台试验队员安装设备)
) _* p- L; W4 \7月6日,综合孔径辐射计校飞载荷抵达烟台,在黄东海光学遥感海上检验场的海上平台进行海面观测测试。在航空校飞试验中,2架飞机将在不同高度,前后依次排列飞行(一前一后,一高一低),绕飞黄东海光学遥感海上检验场海域进行观测。在另一处试验海域——莱州湾,试验团队采用5艘试验船作为海上观测平台,分别配备温盐深仪和气象站测量海表温度、海水盐度、海面风速和风向、气温和相对湿度等设备。航空校飞同步观测时,5艘试验船沿海表盐度梯度方向排列,同步测量航空观测海域的海洋环境数据。地面人员根据校飞试验搭载的机载系统参数以及飞行姿态参数等,搭建适用于盐度星校飞样机的全链路仿真,完成从海面场景参数到机载系统测量模拟,最后到海面参数反演的全链路仿真。
9 D$ B Z! X" B% l% c" b) n2 H* j: @* X* Z, k1 a% f
(图6:飞机外挂载荷飞行姿态1)
p% S! L4 u, g8 F) j* y# h8 R
3 m& B$ |; t7 s* [6 g7 A9 j# T
( s, y3 U( n. \. D(图7:飞机外挂载荷飞行姿态2) # l2 x* k2 h- U# l
当前,海洋、减灾、农业、气象等行业用户均对全球大范围、长时间连续观测的高精度海洋盐度数据具有迫切需求。自主可控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数据具有强大的业务化应用前景,将为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预报、短期气候预测、水循环监测与研究、水下环境保障、极地海冰监测、海面风场和台风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土壤湿度和冻融监测、农业生产、海洋渔业等应用领域提供大量重要数据支撑,以提升各行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 y( H$ J; L$ X2 R* M! u& W! w4 T; M' J来源 | 海洋卫星
$ [% j& z( `- O N排版 | 数智海洋公众号
7 Y7 Q5 C! L* S. |$ E8 P5 c& R1 w6 U" P4 H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