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与存储达到平衡,实现“净零排放”,即为碳中和。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指出,要实现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1.5 ℃以内这一目标,需要到2050年将人为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降至零。2021年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陆地和海洋增温,这一变化千年未见。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导致了全球升温、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一系列生态现象,并伴随异常高温、沙尘暴和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这不仅是全球科学家的共识,也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政策导向。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力争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使命。截止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
4 G" D' H4 ^6 x. u3 Z, N6 g. y海洋在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可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碳汇时间尺度上,相较于森林、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数十年到几百年的碳汇储存周期,海洋碳汇可达千年之久,使得封存碳不易重返大气,能够在地质历史时间尺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当前科学研究表明,海洋能够在持续增加碳汇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依托海洋资源支撑碳中和目标的技术研发和工程探索,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新热点,这其中既包括传统海洋碳汇资源过程机制的新科学认知,也涵盖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技术特征的新技术路径。因此,海洋能够为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构造海洋碳中和技术体系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内容。
+ a7 z$ f# a H$ l+ A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有序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是全面构建海洋支撑碳中和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加强碳中和技术体系理论和技术研究,夯实科学基础,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广泛开展
1 b2 d& e% l9 d国际合作。同时,鼓励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方法的创新,与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交叉融合研究,推动研发耦合优化和颠覆性前沿技术,打造彰显中国特色资源且国际认可的海洋支撑碳中和技术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K) [$ L5 a" P5 H
一、继续完善海洋支撑碳中和的技术体系,加强布局前瞻性、颠覆性技术4 I- V) U! { t
加强微生物介导的有机-无机联合增汇机制和技术研发,关注多层次渔业碳汇扩增技术和综合养殖增汇技术,在养殖区开展微生物介导的碳酸盐增汇试点。评估滨海湿地碳汇时空格局与潜力,大力发展滨海湿地恢复和保护技术,建立典型滨海湿地-河口-近海碳汇联网观测技术体系,集成示范近海与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关键技术和模式。加强海底碳封存区域潜力评估、CO2地层内迁移机制及泄漏规律研究,开展海底碳封存安全监测研究和技术示范。尽快制定海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重点支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发,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倒逼清洁能源转型。开展增强海水碳吸收功能、增强矿物风化作用的低沉本、高效率变革性技术研究。
1 b. ?$ h7 X& ^二、瞄准海洋碳汇交易,建设中国特色且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方法学& h' [% H6 ]# c7 C. o/ m1 C9 ^8 m2 E
构建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报告和核算技术体系,开展海洋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收支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统计核算水平,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积极构建全球海洋碳中和大数据中心和共享服务平台。积极参与IPCC开展的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及其他生态系统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建立既体现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衔接的科学合理的方法学,制定中国大型藻类养殖环境的碳储量调查与碳汇潜力评估标准。加快海洋碳汇核算和交易机制研究,建立海洋碳指纹、碳足迹等相关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构建针对海洋碳汇的标准体系、交易规则。/ m }4 |: Y, V6 p& w8 Y
三、注重边际效应,发挥海洋增汇减排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9 j7 p. p. [7 ~. {
重视海岸带生态系统在防灾减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增汇方面的综合作用,通过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滨海湿地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综合评价滨海湿地固碳增汇与其他关键生态服务功能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探讨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梳理近海养殖、海洋牧场等生产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能流和碳流的影响,厘清在缺氧环境中实施海洋微型生物碳泵有机/无机联合增汇技术的生态容量边界条件,积极关注有关生态风险和工程风险。! c; R7 r2 h" O
四、深化国际合作,谋划实施海洋碳中和领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
" C; W3 ]# @5 H# x* e加强与联合国海洋学委员会(IOC)、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国际海洋开发理事会(ICES)等国际组织合作,提高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碳汇研究方面的国际参与度和话语权,推动中国特色碳汇资源和碳中和研究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海洋十年的有关工作。谋划推进实施由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海洋碳中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同建设基于中国特色资源的海洋碳汇示范区,研发海洋微型生物碳汇、大型藻类碳汇计量标准,推出国际认可的中国海洋碳汇监测、计量和核算体系,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9 G1 p" J# v+ G& G" U
: I3 U+ w. M4 {* x
( A$ p. p& _0 @9 r& l& _# Z
4 K4 O9 e/ T- b: j2 { z
0 Z; z! F1 @ _9 I" x文章来源:节选自《海洋支撑碳中和技术体系框架构建的思考与建议》,原刊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 X9 u9 h5 k4 @* D* n% J; P) u% Z
作者:王文涛,系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研究员;刘纪化,系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副教授;揭晓蒙,系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助理研究员;李黎,系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研究人员;何方,系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研究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