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海雾观测仪器首次亮相北极科考:观测海雾物理和辐射特性

[复制链接]
, u- P* ]" h, K7 k! V+ M, Z
7 y3 h6 y' J( _4 D
/ Z0 V* o& M+ R3 \" l
原标题:国产海雾观测仪器首次亮相北极科考:观测海雾物理和辐射特性新华社“雪龙”号7月28日消息,在白
+ c( A2 l4 p- M, q4 _: y
+ [+ ]$ ]4 ?8 x" W7 @3 K
+ w0 Z$ N/ ?/ j: n) ^. u
/ Z3 n4 \& o6 X( e0 M; g8 B& A

原标题:国产海雾观测仪器首次亮相北极科考:观测海雾物理和辐射特性

+ d8 g5 j0 A$ n1 {0 K

新华社“雪龙”号7月28日消息,在白令海公海区域上,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28日成功释放了装载着海雾观测仪器的探空气球。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雾观测仪器首次亮相北极科考。

3 b8 s+ E7 l7 W$ y5 J& F6 ^

据介绍,此次北极科考应用的这一海雾观测仪器名为“海雾能见度剖面仪”,由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可对海雾的物理和辐射特性进行观测。此次北极科考共计划释放40个海雾能见度剖面仪。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李涛介绍说,海雾如同一层“薄纱”,影响着到达海面或冰面的太阳入射辐射能,从源头上改变了上层海洋或海冰可以吸收的热量,进而对海冰消融产生一定影响。/ v/ A1 B. t# q) K0 P

“通过释放该仪器,可以观测到海雾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情况,为研究北极上层海洋热力学过程及其与海冰的相互作用提供数据基础,”李涛说,这些数据还有望用于指导航行,海雾对船舶航行影响较大,若能进一步揭示海雾辐射和能见度之间的关系,就能通过海雾能见度剖面仪获得的数据推算观测区域的能见度,从而为船舶航线规划提供支撑。

! w: h3 f% e y" C v

7月20日,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开启2个多月的科考征程,航程计划超过1.23万海里。据科考队首席科学家魏泽勋介绍,此次考察将把业务化调查和科学项目调查进一步紧密结合,推动国家北极海域观/监测网建设。

' j* ^6 Z7 n" C. J+ e1 b

(原题为《国产海雾观测仪器首次亮相北极科考》)

% X; Q8 N. b9 I/ }
( Q) W+ z/ H/ t& t* O
+ w. s+ ?7 a; C( C5 T
$ q* H* f. R; r! o! W0 k& \ + R' }# n$ c4 [, s# H' l+ s! ~- w 9 M) M4 N* T/ A' x6 c3 s" x& u( m' a% k' ^ ~$ z* G, u% b) \7 @1 E& z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风亥
活跃在2024-11-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