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3 Z% o& P$ H }- W
+ x; I/ N" W( y+ B+ z X
8 e5 K# Z" N( T" m) ^
; [/ `. H1 x. f6 X- |0 \: Z
4 X+ b5 B& C6 k4 e
近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了从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的最新统计数据,广东海洋大学(下称“广东海大”)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学校首次跻身拥有全球前1%学科高校行列,这是近年来该校实施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一项突出成果。
0 g4 \) ^' E' ^/ Y7 b9 w( w! U; a 4 x1 D/ Q7 C: j/ B1 c4 d k
8 T& L) e* G8 y: `1 G% Y
今年是广东海洋大学建校85周年。85年来,该校向沿海地区和涉海行业等输送了近2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P* y& g: D& C+ @" @2 G. a- L
; Y2 y7 @2 L! A) v: F0 F7 i 2 U; \6 J4 x; F3 B7 C9 J& Q
新时代的广东海大,坚持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为导向,自觉肩负起海洋强国和海洋经济强省的使命担当,积极融入并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奋力推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
6 x1 ?6 f1 e2 p
2 n+ _ W1 f/ t! w
0 a$ L( P0 L/ {: b" k" B& y( \& L “三全育人”体系成效显现 * l, x; U) K9 e
( f$ p: }. E1 x2 o3 p 3 ^ N' X5 y; {- P5 k* n) _
近日,一场特别的“校外辅导员”聘任仪式在广东海大海运学院举行,11名党员校友成为该院首批校外辅导员。他们将采取“1对1结对辅导”“N对1延伸辅导”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在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专业观、就业观,完成好大学学业,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L# K+ U+ g! D: Y0 g+ d7 O v% m
3 y- D4 M2 w, j$ z/ [( J ; M" o T, `% I6 q. U
这是广东海大试点推行整合校内外育人力量,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培育新时代英才,广东海大提出了“爱校如家、待生如子”的育人理念,试行了“思政小助理”“校园小天使”学生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探索。近年来,学校向海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构建了向海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B' c5 V& E! ^6 z3 Q7 @
F* I* ~7 u" G4 ~
# x8 @3 p/ f6 m! _! Q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该校水产学院副院长杨奇慧教授介绍,水产学院在创新全产业链“三全人才”培养体系之外,老师们还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穿插介绍祖国丰富的渔业资源和行业快速发展形势,结合国家海洋战略、领海安全等话题,逐步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报效祖国的情怀。
- m" |' _" k6 L 4 O2 i8 I9 Z' n/ }3 t
% Y* ~! s% ?7 t6 Q
在一如既往的良好学风熏染下,近五年来,广东海大学子在各类课外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文化体育艺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762项、省部级奖励1251项,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突出。学生深造率和就业率均不断上升,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4 b4 |) c& Z6 X0 x5 ]3 d 3 i6 D) e. ?/ P3 }; D: c
$ b1 U# K h/ M6 e+ p6 p “五海战略”凸显办学特色 # R) j8 F( R% ~
. \4 b1 W4 `& o& f/ ] % C7 [5 w: t Q! ` V4 d
2019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正式受聘为广东海大特聘院士,并担任该校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荣誉院长。在袁隆平院士的建议和支持下,广东海大正积极筹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
$ |8 {( A1 P0 B) i3 g
# l" t/ h, H% @' v4 M: F+ T % d) o" q/ e+ a
我国盐碱化土地面积超过10亿亩,海水稻(即耐盐碱水稻)技术的突破,解决了沿海滩涂地区无法种植水稻的难题,在耕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愈发凸显其重大意义。近日,广东海大校友、客座教授陈日胜团队在台山打造广东省连片规模最大的“广东海水稻第一田”,早造规模已经扩大到5800亩。
9 ]; _. |- u0 ]9 ?# k
' v! v4 _- g; r+ y0 J, ?4 ~8 { - Z! G ^; S; w" O3 D8 M2 `
这是广东海大凝练办学特色,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学校围绕“海空、海面、海边、海下、海底”五个方向调整优化现有的学科专业,扩展学科专业方向覆盖领域,逐步形成了“4+2+N”大海洋学科体系,办学特色愈加鲜明。
- q/ f& \4 C; \1 {) T
( d( z! A" A" j, L/ E8 J ! `6 y( |( m" ^: a
目前,广东海大聚焦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滨海农业、海洋经济管理六大学科群,着力打造六大涉海特色优势专业群,涉海专业占比达到62.5%,形成有效服务涉海产业的学科专业体系。
! `6 z _5 t' E) \/ Y
, M$ g) w4 f$ R! g
$ c7 R, i2 V5 k( A6 j “产教融合”服务湾区建设
& R# f( @) Q, {: J3 R
7 R" G' N- \6 e+ m! B . a( f' i5 g1 @( U" Z8 a# }
2015年,超强台风“彩虹”正面袭击湛江,广东海大海洋与气象学院院长谢玲玲教授带领团队研究发现,在该台风过境后诱发了海洋的二次降温,这个不同于以往认识的独特发现,为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
! b! N5 L5 o+ E4 d! E
$ H5 f$ u8 [# l* a & }; X7 N0 h% e& x, [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以海洋水产食品为主体的食品学院,广东海大食品科技学院始终围绕南海生物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食品产业重大需求,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该院院长刘书成教授介绍,在学校科研奖励办法的激励和推动下,学院老师与粤西地区领先的海洋水产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多项成果直接转化到企业,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 w g5 K& u4 P4 e, A2 F% @ 2 t9 ^; c1 c7 {2 G8 n- r
3 \ R+ Z8 v) S/ X# t 带着服务粤西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因”,广东海大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寻找“产教融合”新增长点。2020年1月,广东海大与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协商决定建立战略性、紧密型全方位合作关系,共建广东海大广州(南沙)研究生院。这是继成立深圳研究院之后,该校在大湾区核心城市又一重要布局。
: h. R3 W( R3 w9 M! Z1 G2 n
+ `; q3 c+ E+ y S7 q
, b2 H+ {+ Y& A4 }( s4 ? 广东海大校长潘新祥介绍,学校将充分发挥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航运管理、滨海农业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把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涉海新技术研发的高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培养高层次海洋人才,推动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深度服务湾区海洋经济发展。
' K" G: K! i' Y) R: V5 g; V ! |; @1 e6 U/ S) u& Z- V: ?
( R% y1 N D9 J8 K8 P& O% ?" {
对话 * ] `. c' h6 D4 f* {
3 m) d" [( {$ ^+ X- ~3 \ ' R; w' d! Q" X5 R
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
2 F" B% r. L: m
' Y9 b4 z) }5 X7 k- |# N
1 u0 o( R$ ^$ {$ A& J: c “三六三”模式推动应用型海洋人才培养
' s! Z$ N4 m9 x w
3 V- O& i2 x8 \2 X- \% u0 I, M7 E# w8 u " \2 Q! R* T9 j. a1 |
近年来,广东海大积极推进“三六三”应用型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风学风不断优化。2018年10月,潘新祥从大连海事大学来到广东海洋大学接任校长一职,履新近两年,他高度重视一流人才培养工作。近日,潘新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透露他对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输出应用创新型海洋人才的独特思考。
1 M" G" b9 a5 I0 w
/ {' V/ d$ i% b/ m6 D/ M
2 Q6 K* ^" N7 j3 o( t0 L% j3 o& ? 南方日报: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初心”是什么?您对毕业生有什么印象? ! C- |+ L7 n3 `/ X- C
5 i- K/ U1 x% p- A" {
9 o" N, Q! p8 J Q 潘新祥: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关系到教育的使命、特点和成效。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着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人物,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家鱼全人工繁殖之父”钟麟、中船副总工程师余宝山、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等都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 F& H4 T9 s6 m6 U) J
" u$ Z) V8 Z# k/ o$ I1 M r
! A7 z8 g6 N% @8 M" v# E+ V
目前,学校已构建起“三六三”本科应用型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包括“三类型”,即根据区域海洋主导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三种成长路径,通过“六课堂”,即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课外科技创新、校外实践、海外研修和在线学习等联动育人,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人才。这也是校训“广学明德,海纳厚为”的题中之义。
8 ]1 c6 P2 P* j: l
+ O0 p3 \$ t8 y* s# ^2 X5 O
3 z4 m/ H/ U; z" e4 Z( R& r8 x" @ 南方日报:广东海洋大学如何抓住一流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d7 w5 o; i z( L B2 J9 d
5 O) \8 ^; p, u7 R
* u7 f' D' q6 i5 y 潘新祥:本科教育一直是我校的立校之本。五年来,学校新增海洋资源与环境等10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80个,涵盖9大学科门类,覆盖43个专业大类,是全国专业数量最多、校园面积最大、学生人数最多的涉海高校,也是广东省专业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
3 v, z* G6 f- f7 k
! ^' r& R0 C/ o
0 P5 V4 }2 \' G) a7 B! s 今年1月,水产养殖学专业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获批广东省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按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培育15个左右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达到冲一流水平。
, F# p) |* w: N8 I: [& [) s % M& ^. w T R8 h( q
3 p, ?' M. e* j! `8 d 南方日报:今年是广东海洋大学建校85周年,您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谋划?
( e3 ?# @0 l' s2 p6 o# @( A/ m : ~: s l/ ~( j- W
u6 i& d! K m( O
潘新祥:广东海大85年的办学历程贯穿了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即肩负海洋使命,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面对新形势下内部和外部机遇与挑战,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的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 ) V. ~8 v; A% D% d9 t+ h a
. x. C" P' P; s/ p2 M
* t$ B% L4 ~* p' g 接下来的五年,是学校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奠定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我们力争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达到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数量达到12个,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前进一档。争取4个以上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10个以上专业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 \ ^9 p+ O+ i: C# Y R $ T% w" ~- J1 [
% R9 V' e [" @1 s- ?4 Q
数读海大 ) r5 ?+ y. H# v5 \
9 S5 n6 D1 e1 G$ Y
9 d* J5 f" D5 b% o+ \6 }9 {4 k
学科专业 , _, t% n2 D) w' }8 e9 g
: N3 X7 ^% n3 T( Y: c" n3 u1 Y
k7 H% i9 p9 @ ●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 u/ X. m, | p
% |3 N6 _; P. U+ |
; \5 Y2 ?2 G6 r% K% |
●拥有80个本科专业,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29个,占比36.3%。 # s. D& N% r% M1 ?0 i! {/ K
2 ?8 K$ o! m4 S x3 I 6 y. N& ~ V' c3 @* W
教书育人 ; Z1 s* y( u* D, f B
0 O# P' O. p' ?! t
9 A) F0 V3 l$ c! { ●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
) E5 p- ^4 t% n g6 q- R
% ?/ a1 A j& k9 x5 Q |# l
% _( I; f& @5 V! C3 p, y ●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762项,省部级奖励1251项。 - `% P: w% W: P0 T6 }: t& O7 |
5 e5 t1 K6 p1 ^& U' g' P1 G
4 b! w4 j& R( p 科学研究
; W g6 |% m$ Z& P) s; u 8 a' Z7 _3 W2 d% Q
. ?/ }& d% ^) k5 j4 e" W ●五年来,各类科研项目到账经费8.88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18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项。 ( d; U8 r$ N ^+ `0 i5 a5 D* i
# w6 o6 T: T" [$ s) i
: w' s3 q1 L0 l7 T* @7 C7 ^1 {" H 南方日报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欧卫军 张艳梅 梁缘 姜晓丹
: o* c3 N. A5 P' v7 X9 s 9 R, Y5 L: H9 C( m* o" h
- C+ C1 L: O2 J3 z
举报/反馈
( M$ |: ], [; x( u
. s! H+ y5 z4 e; s) n4 O& A- d3 ^: c* [% m9 O+ k
- {, E0 M W- N+ ?: p* k
' f' R e; |0 f1 J, N' ?3 [2 x9 K7 Q3 p0 M6 d0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