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就业选岗,环境类专业怎么样?

[复制链接]
3 u: Z3 c( p4 N1 m5 T, j3 B. c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

" I9 ]* \4 F# b& G5 Y5 S! i: g2 t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接下来就是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

5 k$ M4 Z" _5 u, |# q ?

  同时,毕业生们正面临就业大考,他们背起行囊,准备奔赴下一段人生旅程。

0 Z$ q" i; e' m+ `" _9 a

  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些行业未来发展好······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学生有些迷茫。

% Y. u& [$ G( N8 c7 b$ W& v

  为此,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席劲瑛和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李忠君。

3 ^ n$ D+ }3 O" k1 S

  

- x4 E; ^! @0 D9 n7 C

  境专业热度高、就业对口率高

( W% `- u+ v: \: C: p/ P& v

  

. W, P9 I3 v) F' F

  无论是报志愿,还是找工作,专业的考量尤为重要,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职业和发展方向。

3 I- E$ c- c) ~8 d2 v' Q

  那么,环境类专业“热”吗?这自然需要参考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情况。

0 T9 R; i3 C$ A9 y6 _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恰恰反映了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 l; C' W7 x- u6 A7 w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提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包括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人才培养,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

k% A B9 v+ a! V$ Z d% Y

  由此可见,未来这些领域前景广阔。

0 k! l: B3 ~4 Y) c2 M

  以数据作借鉴。

2 E9 q1 g# A0 f3 h7 q

  “就业对口率超过80%”,席劲瑛表示,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和岗位。

t9 `. n. P, ?8 _' b4 {+ ^

  这个数字也同样出现在李忠君介绍总体情况时的表述中。

: [ C$ | O: o$ }, |; e8 h

  就业对口率如此之高,一方面印证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家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如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曹小帅(化名)所说,在专业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所学。

# P( {; N1 c7 }% ^

  此外,也离不开高校在助推高质量就业方面的各项举措。

, l( L7 L! l4 y6 m C# _4 b

  除了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强调实践,席劲瑛表示,还注重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将就业工作与校友工作相结合,积极推动实施校友导师计划。李忠君表示,“我校将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推进‘课程与学程’教学改革,打造人才链与需求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连接,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 U: A# c0 C- `7 ~0 [# a0 |

  

: B. K, c6 }3 Q0 _: N

  才需求量大,机会多

5 @9 i2 i% B6 Z+ W

  

$ \% @0 D7 v- ^6 \

  紧贴需求,环境类专业毕业生都去了哪些行业?

9 F' s, G+ U# F) A( }

  “环境、市政、能源行业企业技术和管理岗位是主要去向。此外,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岗位、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管理岗位等,同样是择业的方向。”席劲瑛说。

& X' f( d1 n3 p

  鉴于环境学科本身具有交叉属性,“双碳”目标的提出,催生了很多新业态、新职业,例如,去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18个新职业,而与此相契合的便是“碳排放管理员”。这些岗位对环境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在就业情况中也有所体现。

% O$ Q- {; M2 Q; w

  李忠君表示,就业岗位从原来专门从事环境保护治理等技术人员,逐步向环保行业中综合性技术服务与管理岗位发生变化,主要分布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

. I: q/ G/ [" L* t) {, _: b+ ?! d# |

  “我院毕业生约20%在非传统环境专业岗位上,包括金融行业、IT行业、教育行业和国际组织等,从事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相关的工作。”席劲瑛介绍道。

: U6 Y6 H4 A) p' T4 l8 n

  面对这么多领域,选择只是完成了其中一步。

! {3 r9 |- I! k' ~! ^/ P) G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李环(化名)为更好满足工作需求,还参与过环保管家、碳排放管理等相关培训考试。

& f+ R9 P0 c/ M# `4 t

  为此,他也提醒各位学弟学妹,在找到了自己适合又感兴趣的领域后,持续学习进步也是很重要的。

& ~* ^+ s: r6 O5 S

  前段时间,腾讯课堂发布了《2022大学生在线职业技能学习需求和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参与在线技能学习的17—22岁学生近千万,其中准大学生、大学生超过500万,与2021年基本持平,但人均学习深度、热情更高。从学习时长看,2022年全国学生在线学习技能的人均学习时长同比增长20%。在线学习技能的大学生中,岗位职业技能学习者的比例连续三年持续提升。

0 R9 h5 J: X; r5 S2 {

  

( n; j) `, N: n

  化人才培养,增强可持续发展活力

+ i' s% P6 V6 k* e" i& J

  

t% J- Z6 L# o1 F$ a3 _4 W* F$ R

  顺利就业并不意味着“躺平”。观念意识、职业技能等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从而更好地提高岗位适应性。

6 J% @& [9 H1 o- X. P

  所以,除了以上的自学模式,企业的人才培养也成为了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路径。这就需要企业有着良性的、完善的员工培养计划。

) {5 m1 W6 T1 w* s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重点任务中提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包括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打造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支持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

& R! s% Y* G, ?9 D

  面对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这道题,企业该怎么答?

% C5 m; c2 ~6 x7 a" D

  就在6月23日下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北京市和长沙市等地同步举办“送技术、送人才、稳经济、稳就业”主题会员日活动。

# D+ g t* d2 J+ p

  记者从中了解到,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在对应届生培训时,公司高管亲自授课,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并建立企业大学,使员工得到更好的指导;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人才梯队培养,覆盖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的职业生涯全过程。

+ v# ^" H3 @+ V5 P" o& q

  伴随“双碳”目标的提出,各种新岗位、新工种、新业态不断涌现,环境专业毕业生将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环境保护大有可为。

% }7 r3 H: {6 i6 C0 ?

  今天的你,已经告别母校,看到这儿,你是否想报考环境类专业呢?有择业需求的同学们,是否准备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精进、作出一番成就了呢?

/ ~# X( S: q. G/ _/ k9 D ! v* a/ c* m* N& u . f9 v. L5 e. t& X 4 Q, w+ P/ r; t( Z( M2 B+ g; ~. G ( [1 h, p3 o/ e Z! q 9 P9 g& _# D/ X3 s ! G. K% Y# w+ `( ]* _4 o & u$ u! {/ O0 ^. d/ t* G0 @! \9 g! E! Z! D% E& D/ Y 1 I. M! g: i$ w/ q5 s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亿脉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