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蓝: u1 `/ ?5 n; r# c q& ~+ j
国家级刺参良种场的获批,有望让青岛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实现本地产学研一体化,加速青岛在国内刺参种业的领先优势,打造全国知名“蓝色种都”。, k8 U e4 e1 Y1 w* ~+ {
0 a1 Q: d, x. _& k% K# J
全文共2509,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9 j+ ^ A+ X0 c$ ]
/ F8 i5 N+ Z6 p o
: c s9 c A8 y0 r0 [1 f8 X
5 K% q/ o. L( t$ b- O
▲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 % ^/ s, Q( i9 X$ K; v
近几年,网络上鲜有海参养殖业的新闻,最近的话题还是2018年高温“热死”海参、海参养殖业“冰火两重天”这类新闻。病虫害、高温……对于养殖户来说,近亲繁殖的“土苗”在面对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可以说毫无招架之力。% J d2 }' V9 J! d! z$ ^0 Y
培育新品种是唯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2022年1月2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批准3家单位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其中,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瑞滋”)被命名为“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这是我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填补了我国国家级刺参良种场的空白。16年的坚持,终于在2022年迎来了春天。国家级刺参良种场的获批,有望让青岛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实现本地产学研一体化,加速青岛在国内刺参种业的领先优势,打造全国知名“蓝色种都”。将来再提起青岛海水养殖业时,或许不会再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无奈和尴尬。! Z! ]/ l8 q5 x) [
01发展种业科技创新
0 W/ M3 j3 N' N& W9 W0 o Q& p( v' L2 \( D3 N3 r
) u F. f Z& F8 K; v& I“青岛三四十年都没有新获批国家级良种场,原因有很多。首先,国家级良种场对硬件有要求,有很多‘一票否决权’,企业去做的话很难。并且水产新品种需要耗费的时间很长,大概要12年,一年就要投入300-400万元,坚持10年就是3000多万元,时间周期和资金成本对企业的压力都太大。”青岛瑞滋总经理范瑞用告诉记者,“科研院所虽说有国家课题的支持,但是很多院所没有基础设施,青岛沿海一线做水产养殖的企业又很少,所以导致青岛一直没有国家级刺参良种场。”
: S' h$ r7 G: B“千亿级的刺参养殖产业,却没有一家国家级良种场,这是个很可怕的问题。”坚持了16年的青岛瑞滋公司,在发展种业的问题上非常坚定。“近亲繁殖的土苗,抵挡不住高温和病虫害,死亡率很高。”回望2018年的高温灾害,导致山东地区海参养殖损失约80%,辽宁、河北地区几乎全军覆没,严重打击了海参养殖户的信心。8 \* ?# V L. D4 B" \# x
0 u8 h2 A+ n" H* v+ z. N
# }0 v9 a! `& O h3 s02优质苗种获市场认可0 o' n' `( h3 D5 b i! s. a
! p- C X2 u6 N* e ^/ [) D2 I# h8 S2 j$ [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种业现代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国家顶层设计。
% e8 c, U. o( Z) B& `2 n" U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为种业提供了持续、全面、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政策利好下,种业领域有望迎来发展良机:产业方面,掌握优质品牌等核心技术的龙头种业企业有望领跑赛道。在业内人士看来,种业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或迎来新机遇。+ k5 k2 e+ T2 E. _
当前,我国共有6个海参新品种,青岛瑞滋与黄海所历时12年、联合培育的刺参“参优1号”是其中产业化最成功的代表。据黄海所研究员王印庚介绍,“‘参优1号’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耐高温,是我国首个具有抗逆性状的刺参新品种。”
4 ?3 d E1 X! h9 r+ s7 [3 f e/ R! y% O
▲坚持了16年的青岛瑞滋公司,在发展种业的问题上非常坚定 ( P. g: ~/ x- J% q. T% Z
新品种的培育离不开技术支撑。2008年刚开始做新品种选育的时候,在当时以效益为先的大环境下,搞科研被认为是“不走正道”。“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每年要花费大量的费用,投入到科研当中,中间经历过灭绝性高温等自然灾害,公司不仅颗粒无收,还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去做新品种的培育生产。”谈及过往多年的坚持,范瑞用感叹了一句“不容易”。即使这样,公司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依然不低于销售额的30%。
5 G! o8 [7 f* d; J5 i( Z
0 Y u8 f0 c3 G- {3 J3 u* T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青岛瑞滋培育的“参优1号”因优良性状得以生存,逐步获得了市场的青睐。“2014、2015年那会,市场上100元/3斤的苗种没人买,现在100元/斤的苗种却抢着要,说明新品种在市场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高。”据范瑞用介绍,“以瑞滋为例,去年公司的海参苗种卖到80元/斤,今年达到了130-140元/斤。销售额也是跳跃式增长。2017年公司的销售收入约为600万元,2018年约为800万元,2019年约为1000万元,2020年虽然出现了疫情,但海参养殖业没受影响,销售收入大约有1400万元,2021年超过了300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7000-8000万元。”/ @/ E$ m) f2 f. E6 R+ M
03破题成果转化率低
2 ~7 y6 s- R) u8 |" r8 S: J4 ?: M$ f$ b: m1 o D
- Y0 j+ `3 F, Y在近日发布的全国203家候选名单中,青岛瑞滋成为青岛市第一家最终入选2021年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名录的20家企业之一。( Z; k' F+ |& r" T
目前,青岛瑞滋的年苗种供应量为40-60万kg,仍然无法满足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下一步,公司要借助平台把新品种扩大生产,尽量满足市场需求,加大科研力度,争取2-3年再出1-2个国家级新品种。”据范瑞用介绍,“2021年,西海岸新区给了企业50亩工业用地,作为高端研发基地,打造高标准化车间,加快建设海洋水产种业创新中心,青岛的涉海科研院所也有了产业化基地。预计今年4月中旬开工,年底投入使用。”届时,青岛瑞滋将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海洋科技领域优势团队和技术力量,开展高值化水产品育种和生态养殖创新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刺参良种育种中心、刺参良种保种中心及刺参良种繁育中心等3大中心及相应配套。同时,规划建设海上保种基地,尝试海上网箱养成海参新模式,建设岛礁型海洋牧场。; H4 l6 P: s: y4 N
“在西海岸新区建成的产学研合作育种基地投入使用以后,科研院所在培育出新品种以后,可以直接转到位于琅琊镇的生产基地进行成果转化。”范瑞用告诉记者,“目前,琅琊镇政府也正在帮我们解决生产基地车间不足的难题,能够有效破解青岛本地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避免出现科研成果流失,推动青岛本地海水养殖业和海洋经济产业发展。”7 U0 _) ]( i- e) A# y. p
04青岛打造“蓝色种都”0 ~7 O4 r8 M9 i
9 G, w& b- z' f( w6 j4 [! x2 b6 O
( a% ?: }" w2 P4 ?& h% k“青岛先后累计培育国家认定的水产新品种60个,占全国总数1/4以上,三倍体牡蛎在全国苗种市场占有率超过70%,‘白玉参’‘黄海系列’中国对虾、‘海大系列’长牡蛎等品种受到业内高度认可。”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海洋渔业处副处长王亚楠介绍说,“青岛海洋科技实力雄厚,当前正在水产种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在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中,专门针对现代种业提出专项支持,大力培植创新型、领军型水产种业龙头企业。同时,正在探索组建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青岛),成立投资发展公司,设立投资基金,打造世界一流的蓝色种业中心。”
/ f- n y% v" y7 D未来,青岛将围绕刺参、牡蛎、凡纳滨对虾等重点养殖品种,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应用技术、战略前瞻技术等重大技术攻关,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资金支持,推动高端人才聚集、前沿技术突破、优质项目转化、核心企业壮大,支撑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和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立足青岛,瞄准全国,建设“蓝色种都”。
8 P" _$ K; K2 E; W6 K$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v g6 O. t e3 j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