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有关权威渠道独家获悉,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等多个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国内首个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初步设计和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已基本完成,燃料组件已签订采购合同,长周期设备将于年底具备采购条件,船体建造有望于近期启动。8 k7 p$ z6 f) l4 |2 w5 f, m# U
' V a: ]) W: e1 [9 ]' m8 c) h5 z p
2016年,在国内首部涉核领域的《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的海洋核动力平台正在规划当中,目前已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一年后的今天,中国企业展出了4种有关船舶。
G3 _0 l" r- s0 y7 F5 W; ^# J * q, o; m5 D- m6 g- n
据《中国远洋海运杂志》官方微博称,12月6日,在上海海事展上,中船重工展台展示了4种海洋核动力平台及船舶。包括2万吨海洋核动力平台、可潜式海洋核动力平台、核动力综合保障船、核动力破冰船。4 F# o* Y+ x% r) r& r& F% w5 P
5 J9 A7 R) f/ c; W$ P! r4 d+ K 国内首创. V$ i2 q2 c0 L% c* A
2 v+ c. U/ _& {4 X; G/ z 记者此前从有关权威渠道独家获悉,2016年2月26日在武汉举行的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相关工作推进会,旨在推进中国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建设。会议称,要建设一批能够满足渤海等海域资源开发需求的海洋核动力平台。8 D! R& w% u N6 X6 u
' A2 r, L* e5 |+ }4 _4 g
上述4种船舶的工程的技术总负责单位和工程总承包方,主要是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下称“719所”)。719所是集军民产业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
$ W1 c8 `' L# B2 | " a: }7 F: Q. J0 F* V
719所位于湖北武汉。 据《湖北日报》11月26日报道,湖北省“十三五”船舶及海工装备重大项目——海洋核动力平台已进入技术设计收尾阶段,即将转入工程建造,首个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项目预计2020年前问世。
3 x& t m% l M' g
! v$ R1 T: R% i! l8 z* {) Y1 { 海洋核动力平台在国内属于首创。它就像是一座海上小型核电站,有浮动式和可潜式两种类型,可适应不同海域环境,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岛礁等提供电力,未来将成为中国海洋国土上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 j# \5 T$ G# @5 P8 Z/ j/ i
! [( O3 k2 S3 s; ` 中船重工海上核动力平台项目于2015年底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这为实现中国海上核动力平台“零”的突破奠定基础。
- w! V4 S0 f6 b$ A+ O3 }+ N 8 p$ T$ ^% q' B* a
719所副总工程师朱涵超此前介绍,中船重工的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投资约为30亿元。建成后,在全寿期40年内通过售电可实现销售收入约226亿元。为满足渤海油田的能源需求,集团将先后批量建设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 S6 i& N1 p, h; f3 v
3 K- p3 T2 |! ~ p& q2 ^6 ^4 p
中船重工海上核动力平台,是由719所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麟带领团队率先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的。张金麟说,该平台是典型的军民融合项目,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民用需要,解决了安全性、辐射防护、废弃物处理等多项技术难题。
7 P6 j( p9 x& P3 q3 ~( R u 4 ? s4 K9 ~) D, e7 h7 C
2016年,中船重工与国内三大核电巨头之一的国家电投签署了《关于核能与清洁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合作建设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奠定了基础。
( K2 x) s; N) F* T4 i1 K' q , ~% W9 b- d# m/ h+ |
记者从有关权威渠道独家获悉,中船重工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的总体技术单位,是国家电投旗下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该院同时为在后续多个核动力平台(半潜船、破冰船、补给船等)提供10MW至600MW功率等级的多个配套反应堆型号。也就是说,该院拥有多个大功率等级机型,同时有多个功率等级小堆,包括一体化,满足不同的陆上与海上核动力平台的发展需求。
# d4 N( y E8 z8 X- O3 j+ X 3 C, c" u+ q0 n; J7 f' N" u
强大的核动力7 F9 C0 F. g- O* l# e- I, [* A
" g7 K3 o9 y, J8 W 此外,早在2014年,中国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就在719所挂牌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机构。该研发中心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第5批9个研发中心之一,由719究所发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等单位共同组建。
8 ~1 Y' u# s9 p+ v$ ?) [2 m$ _/ e 0 O$ r4 r: h4 f2 [! _2 J-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国内核电巨头中核集团旗下单位。中核集团曾在2014年称,随着海洋战略的实施,极地考察工作越来越重要,而破冰船作为极地考察不可缺少的工具,急需发展。中核集团将全力以赴推动破冰船研发项目。
7 M% [! ^; }: z' |! r8 }% E. J5 M 2 M' W$ E/ e6 |& ?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就利用其成熟的核动力舰船技术,开展民用核动力船舶的研究,分别建造了多艘核动力商船和核动力破冰船。
- ?3 k4 N; {) X7 j8 H6 U/ t; s ) Z, n7 M$ d6 e/ U$ F3 q9 T
资料显示,目前,俄罗斯装备的核动力破冰船最大功率为54.2兆瓦,而设计的新型破冰船的功率将达到110兆瓦。其另外一个特点是宽度,目前俄罗斯最现代化的破冰船宽为30多米,而新的破冰船可能将达到45~50米。" j- U. u2 _" Q: E1 O
c/ F" a1 @2 E3 `( A+ Q: m
核动力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从而得到动力。核动力较早地运用于核潜艇。相对于传统的核潜艇,核动力潜艇在水下进行的时间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
/ n/ V2 a$ `: Q& ]7 [
- A0 x n3 f1 A2 d 比如,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于1954年开始服役,它在1958年完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实在令人不敢想象的壮举——在北极和极地冰盖下面穿行了1400英里。除了某些时刻被困在巨大冰盖和浅层海底之间外,“鹦鹉螺号”的行程基本没有中断。
7 v& n: v# a/ P ; c+ Q3 y6 e& z/ n0 H
中国企业正在布局海上核电站。比如,中国核电 曾在8月10日发布公告,公司与关联方浙能电力及其他投资方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拟共同出资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8 t i& i2 f0 y" G+ `. Z3 \7 R
& ]& g6 r7 Z1 g/ f. h) i6 |
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中国核电出资5.1亿,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亿元,上海电气出资1亿元,浙能电力出资0.9亿元。 将采用低温热脱盐技术......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