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底光缆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它是互联网的血管,全长加起来可足足绕地球22圈。& k4 o8 h7 X' R# h
1 t8 S; L: M" F D+ `6 Z
* | o S: c; z6 s0 z1 f; W; w 没有它,互联网也就是个局域网,它才是这个时代的奇迹。
' A, _ h/ R0 n; q$ `# N 这里有个Business Insider做的全球海底光缆分布视频,我是跪着看完的,看完瞬间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互联网的血管。* I. J* B8 e1 Y$ Z+ z" q' K
全球90%以上的国际数据都是通过海底光缆传输。也就是说,基本上是海底光缆构建了今天的全球“宽带”互联网!
2 k. v Y* M; X8 x. z) W! K 它是如何铺设的?这里有个动态图赫然明了。! k* Q) z* n0 @6 [/ S4 L; B* q
' B0 a! q' [2 I* Q/ h
其铺设原理就是,将光缆的一端固定在岸上,船会慢慢向外海开动,一边把光缆沉入海底,一边利用海底的挖掘机进行铺设。
0 ^. C4 O3 j; c- P) D
' I) A% y& e: ~: a+ M+ _6 a" p, [) D 这个是铺设用到的光缆船& b0 q2 X7 u' @" W/ z5 T1 g
铺设时要把一大卷光缆放在船上。目前最先进的光缆铺设船可以载重两千公里的光缆,并以两百公里/天的速度铺设。9 y% B5 S. [4 N9 }7 `
# A/ D8 u: U4 C8 x
这个是海底的挖掘机
* l, O& P& z) \: \8 Y3 M3 I8 u& e
) G! C! i* O$ E' L/ b8 Z1 [) v, z8 g: F$ `$ z/ D
它的作用有点像耕田的犁,还是让光缆沉入海底的配重物。它有三个功能:挖沟,铺设和埋线。+ \: R/ D! L1 F: H% o Y
人类今天可以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铺设海底光缆,但是,不要忘记,最早的海底光缆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比互联网还早100年。那个时候的科技并不发达,人类是怎么做到的?
3 a( u& l% W8 x6 M) B. ?5 K5 } 下面是一个励志故事。 A& R3 \3 l# {3 C) g0 A8 Z
以下内容源自知乎作者:猪小宝
& ?" H/ @* j( T* ]: q/ l0 K 19世纪的第一条越洋电缆是怎么铺设的?毕竟那时候的科学技术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茨威格在他的历史特写集《人类群星闪耀时》中,专门用《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这一节讲述了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Cyrus West Field)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越洋电缆的铺设的。/ v! u& j9 X: I: J
8 k& U% A! ^' ^ p' C0 m( \
Cyrus West Field * M9 c, h) q+ V W* z
+ \" u! {2 t1 K. h) I, T# |. `
: W) c2 S* }! N$ I5 n; b 19世纪古塔胶的出现,使得电报电缆穿越海洋的构想具备了变为现实的条件。被古塔胶包裹的金属电线可以布设在海底,电流在其中畅行无阻,而不会被海水耗散。
( y# g' K, ?) s* p) N. D' Y 工程师布雷特(John Watkins Brett)在英吉利海峡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缆,但是一位渔民误以为找到了大鱼而把电缆从海底拽出。) e: {' Q# u2 i' ^. R b; j/ C
1851年,布雷特进行了第二次铺设,终于成功,英国和欧洲大陆成功的连接在了一起。
) H, \3 m! {) `8 e4 w& s7 [ 人们把目光转向北美大陆,能不能把北美与欧洲连接起来呢?当时,人们不知道电的更多特性,对电的应用还处在童年阶段;人们也不知道大西洋有多深,不知道海底地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假设电缆能铺好,人们也不知道电传输功率够不够传播如此远的距离。连电报的发明者莫尔斯本人,也认为跨大西洋的海底电报电缆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冒险。1 X6 r2 P0 K+ c% M; }' {
1854年,英国工程师吉斯博恩纳负责铺设从纽约到纽芬兰的海底电缆,但项目资金出现了问题,于是他到纽约寻求投资人的帮助。在那里,他结识了美国富豪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菲尔德很年轻,但是很富有,事业顺风顺水,旺盛的冒险精神找不到寄托。
8 W3 O% y) K( J! s. ~( s* d- N 虽然他不懂什么专业技术,但类似于今天的投资人,他敏锐的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未来。在给纽约-纽芬兰海底电缆投资后,他立刻全身心的投入到跨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宏伟工程中。/ j' ]: \( L N' U
) g4 S$ F. Z5 j2 B B. v* V- T1958年跨大西洋海底光缆路由
# h* Y$ I8 }! Q2 V% `6 G, h. y3 Z
T4 u1 q9 W1 U- y
3 _8 w6 c& B" a# h 菲尔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和精力推动这项事业,他迅速与业界专家、政府、金融界建立了联系,在技术、法律、投资等环节步步跟进。在英国,短短几天就募集到了35万英镑的投资,其中还包括拜伦夫人这样的文化界名流。
4 h+ Y0 Q' C+ U# J; C0 d 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技术的发展会让自己的投资得到回报。越洋电缆就是那个年代的微软、谷歌和苹果,菲尔德就是那个年代的盖茨、佩奇和乔布斯。
1 y! E6 ?& o7 A# h$ H p 从技术上说,跨英吉利海峡电缆和跨大西洋电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铺设英吉利海峡电缆,风平浪静的一天就足够了,而跨越大西洋,当时的轮船差不多要航行三个多星期。不算铺设机械,单是整条跨洋电缆的重量就远远超过当时任何一条船舶的载重量。
# P. P. @! `$ o: H. @& N, U8 Y 英国政府为菲尔德提供了皇家海军最大的战舰之一“阿伽门农”号(HMS Agamemnon),而美国政府提供了排水量五千吨的战舰“尼亚加拉”号(USS Niagara)。这两艘当时最大吨位等级的舰船经过特殊改装,才各自能装下跨洋电缆的一半。( B6 P3 |/ S4 }) e" _' N
位于海底的越洋电缆,必须非常结实,不能断裂,但同时,又必须非常柔软,否则很难铺设。另一方面,它的工艺必须十分精密,否则,一点点瑕疵就可能导致电信号的不稳定和中断。好几家工厂夜以继日的生产着这种海底电缆。& h+ j1 n4 z1 j( o* |
菲尔德的越洋电缆这项伟大工程,是当时全世界的报纸头条。
& f- |/ ]$ Y8 V9 `: ?2 g9 G+ E$ ~: R5 Y, ^ f1 s
当时发行了这张邮票纪念
e. u1 f1 I B, |
" h# v5 U9 }6 A) j' G& l" A# t+ j. s5 o6 } ?
1857年8月5日,菲尔德的铺设船队从爱尔兰起航,包括莫尔斯在内的业界专家都在船上,实时监测铺设情况。“尼亚加拉”号像蜘蛛吐线一样,一边小心翼翼的缓缓向前移动,一边在后面用绞盘留下那根越洋电缆。电缆的一头固定在爱尔兰,船上的专家时刻与爱尔兰的陆地保持联系,以确保电缆没有断裂。
( w- i- p. [1 Z, s) F; u. Z; Q 8月11日晚上,在成功铺设355海里后,事故发生了。绞盘发生故障,已经铺设的电缆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全掉进了海里。当时还没有合适的潜水技术,根本无法把掉进海底的线头重新拉上来。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7 ~: u# a" a" O8 `; q2 A7 ?
菲尔德损失了355海里的电缆外加十万英镑的投资。由于大西洋的气候原因,第二次尝试只能等到第二年夏天风平浪静的时候。
- _; q) S% g5 ^% u/ N0 L5 e' e3 b
$ ]; x: c/ J' o" M& b$ X8 S当时用于放缆的抓升钩
2 e1 j5 m: v, z# d
# h& ]& i5 l! N ]6 T1 a5 H. u( J5 F7 A( q) K# O2 `3 }
1858年6月10日,菲尔德的船队第二次出发。船队计划先航行到大西洋中央,将电缆的两半接起来,然后兵分两路,分别向欧洲和北美两个方向铺设。结果在到达大洋中间的预定接头地点之前,船队就遇上了暴风雨。
% I" O6 Q* Q) g' s “阿伽门农”号上装载着巨大的电缆,而且由于铺设的需要,船体的重量分布很不均匀,在大洋深处的暴风雨中濒临覆灭。大家已经开始考虑要把电缆扔进海里,以求保住性命,但是船长拒绝了。万幸的是,“阿伽门农”逃过一劫,死里逃生,顺利到达预定地点。+ o1 m# [" N6 i6 P
可惜的是,经过这次风暴的颠簸,大量的电缆被碰撞、挂擦,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铺设了200多海里后,电缆两端就再也不能互通信号了,这200多海里的电缆变成了废铁,第二次尝试又宣告失败。
7 G# A( V- q* z) ~' D# p$ F3 f7 U. q% q: J
这次失败动摇了绝大多数投资商的信心,很多人要求菲尔德变卖剩下的电缆,弥补他们的损失。当时的媒体也一片哗然,到处都是质疑的声音。
9 H4 X* {- N4 X A& n0 h: w% p2 p2 g5 \ 但菲尔德不为所动,一定要再试一次。. C, O% I8 p; \- H( G4 y+ m0 v4 l
1858年7月17日,船队静悄悄的再次起航,这一次,没有媒体报道,也没有名流到场。菲尔德和他的事业已经被全世界遗忘。2 H( B, Y i0 `# y. @' [# y
7月28日,“阿伽门农”和“尼亚加拉”在大西洋中部成功接头,开始越洋电缆的铺设。两艘船上的各一半电缆对接在一起,然后“尼亚加拉”驶向美国,“阿伽门农”驶向英国,大家打出旗语互相道别,连接他们的只有这一根小小的电缆。
$ P d2 f8 }7 L/ D 8月5日,“尼亚加拉”到达纽芬兰海岸,“阿伽门农”也在同一天到达爱尔兰海岸。海岸上没有鲜花和人群,但这一伟大的事业已经完成。
' K e7 h4 q4 P8 S1 z. O 几个小时后,世界一片欢腾,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兴奋的等待着这一刻。1858年8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发给美国总统布坎南的贺电通过海底电缆传到北美,此时此刻,“尼亚加拉”号还在从纽芬兰赶回纽约的途中。布坎南向英国女王回电,同时,礼炮鸣放100响,庆祝人类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i9 X4 z, l5 J, G) m: ?
3 F0 I- v4 M3 s$ F/ o 8月18日,菲尔德和他的团队乘坐“尼亚加拉”回到纽约,迎接他的是盛大的全城巡游,菲尔德成为了和平时期的国家英雄。8月31日,又进行了总统和各界人士出席的更隆重的庆祝活动。/ h7 n$ b) y7 D" H. d
但命运是残酷的,几天之后,海底电缆就断线了,北美再也接收不到欧洲传来的清晰的信号。谣言不胫而走,菲尔德沦为千夫所指,欢呼的浪潮用同样的力度反扑向无辜的菲尔德。菲尔德是骗子,英国女王的电报是他捏造的,一切都是他在为沽名钓誉而做戏,他的团队都是他的托儿。
$ ~ o! K+ p0 `5 D 菲尔德千辛万苦铺设的海底电缆再次成为废铁,而他也名誉扫地,这一项目也被迫搁浅。
8 O; M$ k6 D9 U6 R. a 六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钢铁战士一般的菲尔德没有被命运击倒。1865年,菲尔德再次出现在伦敦,带着新的60万英镑的投资,重新启动他的越洋电缆项目。此时,对于有线电报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而著名工程师伊桑巴德·布鲁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一巨轮“伟大的东方人”(Great Eastern)号也已经建成,并且恰好闲置。* T4 }$ O# b) S8 h
拥有了新的电报技术和这艘排水量两万两千吨的巨轮,之前无比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7月2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出航,开始了菲尔德的又一次尝试。但在离北美还有两天航程的时候电缆突然断裂,这第四次尝试再次失败。& v8 @: W# `4 P5 \; s
) h' S* c8 F# L. T ~
伟大的东方人巨轮 4 m* G# u5 f( q- i! b" M; i5 K
% X( d- X Q5 Q4 A
+ `" R, i7 {! E! J2 a
1866年7月1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再次出发,终于成功。不久,又成功找到了上次失败的那条电缆,并且继续铺设成功。两条电缆把欧洲和北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b3 ~4 m( i" k' |' I$ `2 f/ `7 x
在互联网、全球村的今天看来,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当时,这就是时代的奇迹。2 I8 {9 K7 F! x C
2 k( l. e3 i. u( T: p 菲尔德,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十年多的时间,失败了四次,数十万英镑打了水漂,却依然不放弃,锲而不舍,终于金石可镂。' _3 q' ?- k$ A+ B" |: x
正如我们今天的互联网,菲尔德缔造的这第一条越洋电缆是他送给全世界的礼物。人 类对于同呼吸、共命运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浩瀚的大洋再也不是信息不可逾越的天堑。
6 S1 ^: n; g- c [% u+ P!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