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省军区(警备区)作为军民融合的协调部,贯彻落实好这一国家战略,必须站上政治高位、把准职能定位、突出任务摆位、瞄准目标方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5 l& x% i. I( P- }7 n8 N5 G1 \着眼“站上全局”高位,把融合思想立起来 " s, c! s5 {+ o5 g, V% j
融合重在统思想,也难在统思想。军民融合参与主体多元,涉及利益多方,当前又处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化的过渡阶段,尽管总体上已作出“步入提速增效的快车道,基本具备了走得好、行得远的基础”的重大判断,但仍面临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仍有大量的“思想坚冰”要破、“利益壁垒”要拆、“条块门槛”要除。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军地双方要强化大局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这迫切需要各级提高全局站位,用军民融合战略统一军地双方的思想和行动。 : P2 ~5 r% B. z$ g6 _# g
以“强国梦”愿景凝心聚力。一方面,要引导各级深刻认识到,实现大国崛起,必须把“两个轮子”都转起来、“鸟之两翼”都扇动起来,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双赢共进;提升大国治理能力,必须统筹好经济资源和军事资源,打破低效固化的“军地二元体制结构”;积蓄大国竞争优势,必须紧跟世界潮流和军事变革要求,靠深度融合赢得制胜未来的战略主动权。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各级深刻认识到,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推进顺利与否事关伟大事业兴衰、事关强国梦想实现、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军地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党的意志和统帅号令的高度上坚决贯彻执行、不折不扣落实。
; h' z1 @ k1 W9 k/ j8 r+ K以“大国防”观念凝心聚力。兵法有云:“善集大成者,赢”。在当前我国由大向强、将强未强的关键阶段,承受的外部压力、面临的内部矛盾越来越多,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涌现,同时厚实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根基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必须牢固树立国家整体安全观,靠“大国防”观念来进一步凝聚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力量,通过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途径,着力构筑集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及核等11种安全于一体的“大安全体系”,真正使“国防是全民国防”“国防观念是大安全观念”“尚武精神是全社会导向”,真正使融合发展建立在军地高度自觉、军政高度团结、军民高度一体的基础上。 & H1 _3 v. W" q& ^
以“强军梦”追求凝心聚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国防动员系统贯彻军民融合全新战略部署,理应瞄准排头、当好先行。要进一步强化抢抓机遇意识,充分看到国家创新发展为军民融合带来新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进一步强化主动作为意识,充分看到省军区(警备区)联通地方的独特优势,写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的舞台很大、空间很广;进一步强化军地双赢意识,充分看到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能够有效统筹地方经济建设“棋局”和国防建设“战局”,“融”则两利、“合”则双赢。
5 h1 z5 r* f V+ h* M! s着眼“协调服务”定位,把融合职能担起来
. u9 R0 M4 N+ _1 n- f3 E$ z% ^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赋予国防动员系统拓展军民融合协调职能,省军区(警备区)系统要当好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当好需求对接的“联通桥”、当好军地协调的“总枢纽”、当好末端落实的“助推器”。在这“四个当好”职能中,其核心职能是协调,就是着力解决好协调什么、怎么协调、与谁协调的问题。
/ I& g& n( w, V) E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围绕“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这个大目标,围绕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急需完成的任务、急需构建的机制,真正用好参与决策权,当好“国防代言人”,推动国防需求进政府工作、进经济布局;用好建议监督权,为地方不折不扣贯彻国防需求、执行中央决议提好建议、出好主意;用好考评监督权,督促各级抓好军民融合任务落实,促进经济布局调整与国防需求有效对接。 1 w* v# Q% O9 d9 E, y
发挥好铺路搭桥作用。省军区(警备区)作为所驻省(市)最高军事单位,是密切军内军地关系、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一环,必须担起牵头责任,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让军队需求与地方供给频繁对话、自主对接。要协调驻军部队主动作为、深度参与,努力在军地之间搭起需求对接之桥,走出军队后勤融合保障新路子;搭起协同创新之桥,探索国防科技工业融合发展新领域;搭起共享共建之桥,开创军事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共享成果新局面;搭起国防动员之桥,最大程度凝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合力。
5 _& h- j, | k, X: T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省军区(警备区)系统履行军民融合协调职能,很大程度上就是做服务。既然是服务,就要有大服务的格局和情怀,尽力把军队“所需”变成地方“所能”,为战斗力和生产力双向生长提供双向贡献。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介军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户驻地;积极主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以军队需求牵引研发生产方向;积极主动服务驻军部队,统筹建设发展需求对接政府职能部门落实。
- o. w# m' i `& e( W着眼“姓军为战”摆位,把融合需求统起来
( c: v( B N$ m* q: L9 K军民融合之于军队,目标是战场,目的是打赢。军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突出“姓军为战”,紧紧抓住国防需求这个源头和指向,把军事需求牢牢贯穿于地方各项建设之中,把作战能力建设深深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实现平时与战时的深度衔接、潜力与实力的顺畅转换。
5 C: J' x( v3 A7 r; V9 r# l) m4 t国防教育要努力实现军地同频共育。坚持从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合力不够、军事机关主导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问题,切实合心合力合势,形成党政军民主动作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生动格局。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同步筹划、纳入核心价值观同步培育、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步推开,真正站在民族铸魂工程、城市文化工程、市民素质工程高度,推动国防教育普及深入、融入城市精神血脉。把国防观念和尚武精神作为核心内容突出出来,真正让“安不忘危、富不忘战”成为国民共识,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价值取向。
+ X; K$ ]9 |/ ?; I兵役征集要努力实现军地集智共抓。兵役征集事关国家安全大局和军队建设基础,是一项政治任务、政府行为和社会性工作,尽管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措施,但目前仍面临“征兵难、当兵冷”的不利形势。破解征兵难题,需要军地一起集智攻关,通过站上富国强军高度,把兵役工作融入地方人力资源建设体系高位推进,确保优质兵员充足输送;通过加大征兵宣传强度,按照“一季征兵、四季宣传”要求,推动征兵宣传全方位渗透、全社会覆盖;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力度,扭住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荣誉感这个关键,牵头推动地方从荣誉激励、优待政策和退役安置等方面综合施策,在全社会树立“从军报国义不容辞、献身国防无上光荣”的鲜明导向。 . \# ^" Y9 p% ?& x. _$ y7 n7 y
动员潜力要努力实现军地携手共塑。动员潜力既是战时实施快速精准动员的有效保证,也是平时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在国家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中挖掘培塑,国家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的重大示范项目,各地都有特色优势,要突出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挖潜,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运用转化;要在民间丰厚潜力“资源池”中挖掘培塑,协调推动优质民参军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动员支前联盟,不断强化国防动员的基础支撑力。 8 _( b8 f- j- j {
基础领域要努力实现军地兼备共用。基础领域贯彻国防需求,其抓建指导是“兼备”,也就是“民用与军用一体、平时与战时衔接、经济与战备兼容”;其核心方法是“统筹”,也就是统发展规划、统军地需求,交通运输等基础建设要兼顾部队战备需求,聚焦物流、人流、信息流、数据流的硬件设施都要兼顾部队作战需求;其效果评估是“共赢”,也就是国家“每一份投入”、都能实现国防与经济“两份产出”,地方每一项建设都能产生经济与战备的“倍增”效应。 : |' l5 x+ s4 _/ O& e8 B
文章来源:国防部网站
; ?0 J8 P# F5 @) G) r5 ^5 R8 ?2 E9 `; X1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