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人们言及海鹘船,谈论最多的还是它“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的神奇能力。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科技水平尚不发达,造船工匠们究竟想到了怎样的办法,使得海鹘船能够成为全天候的战舰?海鹘船上又到底藏有怎样的秘密? 海鹘船的结构独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这种形制的船只摇摆幅度相对较小,在风浪中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这是海鹘船成为“全天候”战船的重要原因。在天气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海鹘船仍然能够正常行驶,单单将原因归于船舶的外部形制显然不够,我们还需要找到海鹘船内部装备上的秘密。史载海鹘船“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翅”,秘密或许就在这里。到底何为“浮板”,学界尚未能给出统一答案,但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具有与“减摇龙骨”类似的减摇作用,这正是海鹘船的奇特之处。 所谓“龙骨”,是一个舰船术语,是船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其作用主要是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风浪能力。但是,通常船只的龙骨只有一条。清人贺长龄曾写过一本《江苏海运全案》,书中介绍了一种名为“梗水木”的船舶装备,这是设在左、右舷下船舶底部向舷部转弯部位的两条木板。顾名思义,梗水木在船舶遇风浪发生横摇时具有阻水作用,从而减轻船舶的摇摆,增强船舶的稳定性,因此又有“减摇龙骨”之称。
《江苏海运全案》中记载的梗水木位置图 无论是装备的数量、位置还是取得的功效,《江苏海运全案》中的“梗水木”都跟海鹘船的“舷下浮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我们有理由推测海鹘船“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的秘密就在于此。 但我们还是有一个疑问,《江苏海运全案》的作者生活在清朝中期,而海鹘船最早见于唐朝记载,两者相隔千年,如何证明唐朝人就已经掌握了减摇技术?令人庆幸的是,考古学界给人们带来了好消息:1978年宁波发现了北宋海运码头和古船,证实宋代船舶中就已使用了这项技术。这一发现将“减摇龙骨”出现的时间提前了700年。 遗憾的是,历史文献中对于海鹘船的记载实在太少,目前考古学界也还没有找到一艘唐代的海鹘船遗存。学界对于海鹘船的研究仍在继续,我们期待着海鹘船实物遗存的出现来彻底解开人们心中的迷惑。与此同时,我们仍要感叹于唐朝海船技术的发达。无论是全天候战船海鹘船的出现,还是多舰艇联合舰队的发展,都显示了唐人造船技术的发达和经略海洋的勃勃雄心,这也正是一种大国气度,对于今日的中国而言仍有借鉴意义。 3 i( X2 L- T" h* h/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