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变暖又破纪录了!最新数据表明,地中海、大西洋、南大洋、北太平洋海区温度均创历史新高。
$ Y, y* K. ~" E+ C7 e0 N9 T1月11日,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全球14家科研单位的23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国际首份2021年全球海洋变暖报告。
% j2 w; Z5 I- S; R报告显示,2021年海洋升温仍在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 \1 @( s o- f. B6 H6 w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热量被困在气候系统内导致海洋热量增加。海洋储存了90%以上的全球变暖热量。相比地表温度,海洋温度受自然波动的影响较小,因而海洋热含量变化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9 ~+ [# E' K4 B1 a& S: g
中科院大气所最新的数据表明,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增加了14×1021焦耳。“这些热量大约相当于中国2020年全年发电量的500倍。”中科院大气所副研究员成里京解释道。
; G5 h6 g- M* E4 I& o5 p4 ^7 R) a过去80年中,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海洋变暖引起了一系列严峻后果,比如全球海平面上升、极端降水时间增加。此外,“温暖的海洋对天气系统增压,产生更强的风暴和台风/飓风,会增加降水。同时,温暖的海洋也会导致更温暖、更潮湿的大气,从而促进更强烈的降雨,增加了洪水的风险。”成里京说,海水变暖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计,比如珊瑚礁和渔业。( y( X: n. P# q/ |5 I- B' I
报告表明,海洋变暖在南大洋、中低纬度大西洋、西北太平洋等区域更为剧烈。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使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地球系统模型(CESM)的独立强迫实验,揭示了不同强迫因子对海洋变暖的贡献。实验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驱动海洋变暖空间结构的主要原因,此外工业和生物气溶胶、土地利用等对海洋变暖也有一定的影响。0 K+ y, j6 \7 E3 b# v
此外,“海洋对大气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较为缓慢和滞后,过去的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持续至少数百年之久。”成里京说,这一现象凸显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7 d7 n7 C0 \4 J研究团队指出,需要充分将海洋变暖的影响纳入气候风险评估、气候影响和应对当中。$ }, S5 }" W6 q1 y( R% g* U# ?
同时,这项研究也表明,在海洋变暖监测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和知识空白,比如,从年际到多年年代际尺度的不确定性量化、数据质量控制的影响以及不同数据集揭示的热含量的区域差异等。因此,“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海洋动力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成里京强调。
0 k1 c5 E- V" e6 h4 K研究团队同时发布了两个国际机构的2021年海洋热含量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IAP/CAS海洋观测格点数据,以及来自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NOAA/NCEI)的NCEI格点数据。
3 r% m) `7 z5 E/ g5 F+ m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8 N+ S H+ z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