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在海洋微塑料研究领域获得新进展! - 海洋微塑料研究机构合作

[复制链接]
" Z9 ^% x5 v5 ^7 x, t' Q6 h! [

近日,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Unlocking the combined impact of microplastics and emerging contaminants on fish: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为题发表于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知名期刊《Aquatic Toxicology》(中科院SCI二区,海洋三所与汕头大学联培硕士生吴炜明为本文的第一作者,潘钟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 Q1 b' j: k- L1 {$ N

0 A, z6 |) k0 n7 k, y# q* |% i7 q

图1 Meta分析复合污染对鱼类行为、摄食、发育、繁殖,氧化应激和神经毒性的影响模式图

2 a1 c4 z. M7 y0 q0 W

微塑料(MPs)具有独特的吸附特性,使其表面易于吸附其他污染物。当MPs与新污染物相互作用时,可能对鱼类产生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污染物的影响,而对于复合污染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鱼类受复合污染影响的生理指标及其作用机制更是不完全清楚。本综述文章通过meta-analysis评估复合污染对鱼类行为、摄食、发育、繁殖,氧化应激和神经毒性的影响以及对相应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图1)。分析表明,复合污染对鱼类的繁殖、发育、氧化应激和神经毒性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图2);不同种类的鱼对复合污染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MPs吸附能力与自身毒性的强弱是决定复合污染对鱼类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MPs与新污染物复合作用对鱼类的影响,深化了复合污染对生态影响复杂性的认识,强调了需进一步探索复合污染的复杂机制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

* n& B8 v4 l H$ p5 j

% ?7 y9 y, v) U& O9 \

图2 鱼的功能森林图(A);鱼的氧化应激森林图(B)以及鱼的神经毒性森林图(C)。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q* @8 B r. a* F6 m " l. A: w! v" g& q7 b

责任编辑:

' R/ Y! H- w; S+ o+ b ( [- H" t p! n" s' f4 r ( ~1 j! v1 |# `# w0 K/ o" e 6 b0 L/ ^5 i/ c/ u5 \$ J7 P- g1 ~# K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康俊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