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5 }$ x# p; k& K" u+ g v; r
. W6 d! V- M m0 j( S5 X3 j
因水而生,
- o# N7 z; o0 U7 }1 d4 x5 q% s 为城市积蓄澎湃动能 在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之际,日照市水文中心在日照日报发表文章《因水而生,为城市积蓄澎湃动能》,专题报道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经验做法,介绍新时期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思路,为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动能。8 V7 d) G/ r5 D$ z9 W( A9 o) S9 A9 @
% b D4 t! ]( ~! H4 z 因水而生,为城市积蓄澎湃动能 8 u9 \. Z& `0 J s% G: |1 {
——日照市水文中心聚力发展水文现代化建设掠影 5 t" Z) O9 t4 H; b" R M) i
在古代,人们在与洪水干旱的斗争中学会运用水则、石刻报告水情,为疏泛堵决、兴修水利提供依据。时序轮替,新时代水利工作的现代化,亦要从水文现代化开始。
: f$ j9 P1 x( q2 ^& K# k 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集成的过程,是一个严整多层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解决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等,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谋划和布局,水文事业实现了从“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的历史性转变。 % ]: E/ N- E) M4 \6 N5 A0 z3 S6 S8 |8 p
山峦黛绿,水波湛蓝。循着这一思路,日照也明确了水文现代化的建设方向,正全面研判水文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稳步推进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为新时期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谋划思路、积蓄动能。 ( Q) D2 N- ?7 X9 h8 \0 l: ~! Q
精准把握,明确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方向 0 h2 M3 H' y7 D( Q5 b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关键期,是水文支撑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攻坚期。党的二十大也明确提出,要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这就为新时期水文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总遵循。在此基础上,《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和《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发布,也确定了我国水文事业发展的方向、思路、目标和任务——2035年,基本实现水文现代化。
& U: B% j5 i$ I7 B/ ^$ L4 {. E c 水文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先行。水利现代化要从水文现代化开始,水文现代化能够为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和科学治水管水能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必须深刻把握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切实履行好水文职责,更好地满足重大国家战略以及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对水文的业务需求。 , J( N$ z+ o, Z& w; A1 j
水文现代化是服务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新时代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水利水文领域,就是人民群众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安全性及良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需求的日益增长。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而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就是要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全力以赴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 n" S. G8 k5 |/ i7 C# ~5 O/ v/ J" | 水文现代化是提升水文全面支撑能力的现代化。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确定性更为突出,这就意味着,水利部门要主动适应和把握全球气候变化下水旱灾害的新特点新规律,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强化水文的精准支撑,搞好水文现代化建设。
& O3 c4 q. C- w/ S 从强化水文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基础业务水平方面来看,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调整完善水文监测网络;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需要构建与国家水网相匹配的国家水文站网;复苏河湖生态环境,需要以生态流量和地下水水量(位)水质监测分析评价成果作为依据;推进智慧水利建设,需要有实时动态水文信息作为基础支撑。
+ M! |1 m6 c! z) i% b' k, D- t 总而言之,水文现代化目标是建立覆盖全面的“空天地”一体化水文监测体系,实现水文全要素、全量程自动监测,水文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处理、预测预报及分析评价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因此,新时期要进一步明确水文工作的基础定位和重要作用,坚定不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真正实现推动水文现代化向好发展。
! D' P Q1 H0 u" V2 W# l 精细研判,摸清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基础
' j0 U) V/ U8 Z) E" z9 H( ?: a& v 近年来,日照水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现代化建设为引领,以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测报能力提升等为重点,强化顶层设计,补齐短板缺项。 { ^' V! z% B1 }1 B( r1 d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结合中小河流、大江大河、重点水文设施工程等项目,全市共建成各类水文监测站点417处,基本实现了水文监测数据传输自动化。水文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配备在线雷达自动流量监测设备、自行式缆道测流设备、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电波流速仪、称重式雨(雪)量计、无人机等设备39台(套)。2021年,莒县水文站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一批新技术应用示范站;2023年,着手在日照水库水文站开展数字孪生智慧水文站建设试点。
" q9 s% P* V0 h" y: R. k# ? 与此同时,水文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打造出日照水文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初步实现前、后方测验人员在线监视、互动交流、综合会商研判一体化,全市269处水文监测站点雨量、水位、流量、视频、城市积水点等水文监测数据实现了单平台水文信息全网查询。 % }4 D+ h7 m0 m* l0 X
此外,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还存在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比如业务发展上数据流不畅通,信息孤岛较多;部门间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业务与管理信息化不均衡;水文服务衍生产品多样性欠缺、高质量的产品缺乏;科技人才短缺、科研能力水平较低等,亟需在水文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补齐短板。 5 X) Y- G! c) L& v) K' k
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
& n2 ]* P/ c! t( x- ^ 现代化是水文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日照市水文中心来说,也将按照全国水文现代化规划部署,突出理念创新化、站网建设布局科学化、监测手段实时化、服务多元化、管理规范化,不断提升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7 g( w; ?4 x+ _5 h: C) S
突出思想理念的创新化。水文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更新观念、创新理念,坚守行业特色,紧跟时代步伐,从自身能力和服务需求着手。因此,日照水文将立足现状,从基础抓起、从细处抓起,切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行动,摒除固有的惯性思维,以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技术推广应用、水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同步发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2 K% n- U* [/ k3 T
突出水文站网建设布局的科学化。实现水文现代化,要以高质量现代化国家水文站网建设为重要标志,日照水文也将紧紧抓住“十四五”国家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和2023年水文站网现代化改造的机遇,重点实施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大江大河支流、重点水生态敏感区等水文站网建设,统筹抓好测站标准化建设,在规范化创建的基础上,以国家基本水文站为重点,全面推进。
( z6 J. j0 ~1 t/ G# H" E& p" S 突出水文监测手段的实时化。新技术新仪器应用,提高水文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改进水文监测手段和方法,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全要素全量程自动监测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日照水文将以推进4处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为重点,做好“一河三库”文章,大胆尝试应用水文新技术、新产品、新仪器,推进数字孪生智慧水文站建设。
% N3 E1 N8 D) B _0 ]( q3 M! \ 突出服务能力的多元化。有效整合水文测验管理、资料统计分析、水情信息服务、异地会商等业务系统,建立健全水文信息服务管理功能,打造水文综合服务引擎。日照水文将以崮子河流域、日照水库流域数字孪生建设为基础,探索推进构建沭河库河联合调度及傅疃河流域智慧调度系统建设;开发打造公共服务产品、专业服务产品、建立水文产品集市等多元化的水文服务平台和产品,进一步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城市水文服务上贴近民生、服务大众。
/ n' j; ^1 _+ N% V) E' i 突出管理能力的规范化。加快规范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效能。制定出台符合水文实际的水文行业地方标准,做好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此外,日照水文还将推进精细化管理走深走实,以创新作为动力,研发探索日照水文管理和业务运行体系,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规章制度,力争用3—5年的时间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干部人才体系。 5 ~: z( N6 F" e* M; B" O
乘长风破万里浪,凌青云啸九天歌。乘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日照水文将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对水文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压奋进,推动日照水文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为山东水文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 e* ]( f1 R' }4 V -END- ; {" p2 P6 ^+ W) h0 O! L
扫 1 }8 R0 ?& R5 F( O+ ` ^
码 L9 f; v0 K) ?/ `/ z* e1 b1 g# X
关
9 Z. l8 X: V$ h3 ~% Z8 b 注 5 r- a1 `- r9 o$ v$ H8 w8 }
图文|选自日照日报 1 }8 Z4 g$ S% t e
0 g( C8 g' k! w. z* o3 D# g5 R
0 o- I1 g8 n5 s. C' W
8 Z0 s$ D( ~0 a3 p9 U5 C. T" q, D2 M% y) d: s/ z$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