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斯里兰卡海洋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家做了这些→ - 海洋科学家协会会员

[复制链接]
8 ^- B" O* S" e

  近些年,我国和斯里兰卡在气候变化、海洋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2015年,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成立,一批批中国青年科研人员来到斯里兰卡,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当地人才,这其中就包括来自中斯联合科教中心的青年科学家——姚景龙。

C$ F1 [$ d2 L8 b$ }' {4 I

  2020年9月,“新钻石”号油轮在斯里兰卡海域起火,2021年5月“珍珠号”货轮行驶在斯里兰卡海域时突发大火。两次事故中,姚景龙和中方人员第一时间将出事船只相关海域的海洋气象和环境预报信息提供给斯里兰卡政府部门,还进行了表层海水流向预测预报,评估污染物可能扩散情况,帮助斯方不断调整灭火方案。

- V3 P7 _( k$ p9 y' Y
7 r. s8 N- b/ o; k! w! `

  中斯联合科教中心研究人员 姚景龙:因为我们这个平台支撑了非常多的学科方向,从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到生物生态研究方向,我和同事们及时通过提供海洋环境观测和预测数据,助力斯里兰卡有关部门灭火和控制污染,避免了更严重的海洋污染扩散。

2 Z, V) N+ m! L1 [' z+ _
U- u1 b0 U8 P. w( _+ g4 P

  斯里兰卡卢胡纳大学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 库马拉:当“珍珠号”和“新钻石”号发生灾害事件时,我们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获取了很多数据,还有不少模拟模型,帮助我们确定灾害影响和造成损失的程度。近些年,中斯两国科学家一起工作,进行新探索、发现新数据,我们正在填补印度洋地区的数据及科研空白。

' ]$ r) Z" I1 G/ U
* o3 D* K( |0 o7 G2 a! r

  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美丽的海岛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是当地自然灾害频发,亟需科学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

1 _7 [) j/ ]# _8 M
8 X5 u% j1 F5 N" I- v/ I3 h% F

  2011年,姚景龙首次来到斯里兰卡。13年来,一次次酷暑下的野外设备维护,一次次深入海底的珊瑚环境监测,一次次交流培训中的观点交锋,姚景龙与很多当地人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友谊。

' N# c( z8 p3 m7 e# s

  搭建系统培养人才 中斯合力应对自然灾害

& C$ ?0 |" i: {% ^/ S

  2014年以来,中斯联合科教中心还依托项目,为斯里兰卡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

* M& c2 Y% ~" E+ X
4 z$ S, t6 }& h4 V

  斯里兰卡国家水生资源研究发展署研究人员 乌普尔:我曾经两次到中国参加培训,主要是关于沿海资源管理的内容。斯里兰卡是一个岛国,我们得到的经验和课程,对于在斯里兰卡进行实践非常重要。

3 a+ `7 p5 j9 B$ h; x
$ k& j' t* |- S

  佩拉德尼亚大学地理系高级讲师 马龙:中国科研人员知识渊博,非常积极地帮助我们。他们有最新的设备,能进行高质量研究。他们还乐于助人,非常友好,也很容易合作。

. R1 b5 ` N% X

  多年的合作,姚景龙早已和不少斯里兰卡同事成为朋友。闲暇时,大家经常在一起聚聚。

- _9 h- l$ k% j V0 p
) c% f4 i6 Y$ H

  斯里兰卡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席 兰吉特:我们没感觉中国科学家是外国人,我们觉得大家就是一家人。

0 O) M! ?5 V+ h# x3 N$ T8 h
& m6 ~' Z* W. J' z6 H

  斯里兰卡卢胡纳大学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库马拉和姚景龙: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 k: ~4 b7 Q5 K# X) z

  (央视新闻客户端)

( B, d/ `+ J" j& D* Z 4 }4 ^& U8 o' F1 Z ) F! C3 c+ }2 m1 D0 {1 N$ b! g) h' G" q1 B; w9 A% W x * V# H- p/ u5 S; d$ w 1 `' u3 H. ?3 v7 N 5 k% @3 s0 I: ~- W 7 q6 `3 k3 T+ n; ^( Q% X3 q* E' K* R5 J# } 4 b8 p8 c4 j/ ]1 u& p9 P ; _0 I" f) z6 X0 Y( D. I1 k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湘湘外婆
活跃在6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