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D8 m3 w d/ c
一、为什么发展海洋旅游 $ p) n/ w; c2 T& ?7 g# [
(一)蓝色经济规模、潜力巨大
# L" g M; R; X/ g 海洋价值超过24万亿美元,若将年度海洋生产总值等同于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海洋经济将成为全球第7大经济体。全球海洋资产排名,中国排第四位,约6530亿美元。
! p+ R, [ [+ n% B3 g5 v
5 H) E8 v- D" @( k( q3 \. w8 \2 U 来源:《重振海洋经济:2015年行动方案》,世界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全球变化研究所和波士顿咨询公司。 ( { H7 l6 A, V: c8 u3 E
海洋旅游对全球海洋经济占比26%,对全球总附加值的贡献率约为0.65%,相当于世界排名20-30名国家一国的经济体量。
! b1 t- P( p8 z. k; ^+ L! h) v ( M- J% K; V m/ j/ c
来源:《面向2030年的海洋经济》(The Ocean Economy in 203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 s% l- B) w; _# ]; U8 Q3 r (二)海洋旅游业在全球旅游业中地位高、市场大+ o! W, W7 z' z j B% u
海洋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呈现强势增长态势。在全世界旅游收入排名前25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沿海国家和地区有23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占到全世界的近70%。2019年,T20国家中有18个为临海国家,其旅游收入占全球旅游收入的21.90% ! B9 \% f+ w7 L3 F; a2 _9 K
+ v0 h( }# u7 Z# x) p
6 ^2 R+ u$ ?' @$ k; x' X" C 来源:《2020年全球旅游经济趋势报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6 _0 k& l% a* x
(三)海洋旅游业是中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
7 V0 g" O0 s) c [* N 海洋旅游是海洋经济的核心产业。2021年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结构中,滨海旅游业占比44.9%。自2016年至2021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年增长额均高于其他海洋产业。
4 g$ Q7 S# }( w+ o( @ 5 K9 L6 \$ b5 q @
来源:《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21)。 , z, t4 D" e& Y+ _
2 ?4 K) d' D. `. I8 T
2 {. I0 Q+ x- L/ B5 r 2016-2021年 中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图(单位:万元)
0 ?4 j- ~% y" a& |! G* H 二、海洋旅游类型
9 k S- S! O0 J$ w W/ d, R7 l9 g 按照旅游空间,分为:滨海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海底旅游等。
8 _ F/ B5 w( A* E/ B" |( m# ~ 滨海旅游:在地理空间位于海洋与绿地交汇处,包括近海海岸为主。旅游产品以海滩休闲娱乐、滨海度假、滨海海洋文化体验(民俗、餐饮、民宿……)、滨海水域与生物观光(潟湖、红树林……)、海滩海礁观光、生物海岸观光等为主。
, ?0 n0 n, G* V; F* j% Z' L8 B6 c. k 海岛旅游:在地理空间上相对独立,与陆地隔海相望。旅游产品以跳岛游、海岛度假、海滩海礁观光、海岛生物观光等为主。
& ?, S& z+ p" X, }4 q/ o* M 海上旅游:以水上运动和远洋旅游为主,包括邮轮、游艇、帆船、帆板、拖拽伞等旅游活动为主。
+ l- W# g3 x" h+ j 海底旅游:以海霞自然和人文景观观光为主,辅以海下运动体验。包括海底地貌景观、海洋生物景观、海下遗址景观等观光产品;潜水、潜艇体验等旅游产品。
3 j$ a" _; f* [! d2 [
$ ^1 z; ^/ n+ L1 C o 图片来源于网络 $ a6 Y6 c. _6 `, B
三、海洋旅游重点解决问题
. m2 c. D4 V! w: W0 y; ?: U (一)推动旅游空间由滨海向内陆、远海拓展
/ _6 n9 q g1 w! v 统筹海陆空间,推进旅游空间从沿海向内陆、从海岛到近海拓展,构建全域空间利用模式。优化空间圈层结构布局,深入推进“陆—滩—湾—岛—礁”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沿海、海岛以生态涵养和山地生态旅游为主,内陆以生活服务和城乡休闲旅游为主,外层以经济生产和海洋旅游为主,形成“三生”融合的发展格局。
4 U9 h9 }6 |! f8 j (二)推动海洋旅游资源向海洋旅游产品转化
. t- o- |6 N5 D# R, V 在保证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同时,加强海洋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如: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湾、海岸、海岛、潟湖、生物(海上、海下)等;海洋人文资源,包括海洋工业、海洋渔业、海运业、海丝遗址、海下遗址、海洋文化民居(火山民居、石厝民居)、渔事节庆、海洋美食等。 0 i0 W! Y, n' k1 n0 H+ p% m
(三)推动旅游产品体系由季节性向全时转变7 J7 v! {' g" E' f! V4 C7 O i
打造四季均衡、日夜丰富等产品体系。着重拓展海洋旅游淡季产品开发,丰富旅游观光、体育、康养、度假等产品,构建全季旅游产品体。培育夜间消费热点,积极探索开发全时经济增长模式,推进海洋“夜地标”,持续在“夜食”“夜购”“夜秀”“夜游”等方面做文章,以“一城一夜”做强星光经济,激发夜间海洋旅游消费潜力,培育海洋旅游消费新动能。 ) r4 u' `9 R! ?# @# v
(四)加强滨海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
3 D1 ~- D) Q1 s" ~4 z6 x 滨海地区存在土地盐碱化严重、地质松软、部分海岛地区利用土地碎片化等问题,利用土地资源较少或分散。在此基础上要通过改善土地条件、向海拓展延伸和向内陆(山上)拓展等丰富可利用地。
5 P6 A0 j2 g) D* f- L (五)顺应时代需求构建高质量旅居生活方式8 x" t" j# ^7 K
顺应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的需求侧变化,推进旅游供给从单一旅游消费服务向提供高品质旅居生活服务转变,营造面向未来的旅居生活方式,在提升旅游产品供给基础上,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生活消费、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供给品质。 ( S% f" L, C s6 q2 Q0 }% k
四、海洋旅游发展策略 ( |; P' e% h: ^# E3 t8 p2 d' O' O
(一)做强特色海洋旅游品牌
5 {4 a+ l) E: G% ~5 Z 立足文化和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市场消费需求,塑造区域海洋旅游品牌形象。围绕品牌形象策划好核心产品、核心项目和推广路径。丰富旅游品牌体系,包括总体品牌形象、子品牌等以及LOGO、吉祥物、宣传口号、宣传片、民谣、地图等。 6 t2 G: e: y3 i& q& h+ |% h
(二)一区一业,一区一题
* {) D( K" ~6 Z3 [, p1 u 旅游业是两头在外的产业,是在其他产业基础上发展的产业。旅游资源的管理权、所有权、使用权均不在旅游部门,产生收益多为住宿、餐饮、购物、交通消费等。所以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在大范围的海洋旅游区或群岛旅游区,要采用“一区(岛)一业、一区(岛)一题”的策略,做强核心产业,拓展发展旅游业。
, Y8 ]& L+ w9 X: O6 s (三)强化基础,做好基本产品, c3 E- ^; f* @! v8 f
所谓基础产品是依据旅游区内海洋旅游资源打造的旅游产品。
; K8 a: q. Y3 T1 P 自然观光产品,结合沙滩、海湾、海洋生物等资源,开展海下风景观光、海洋生物观光、沙滩休闲和海湾度假等产品等。 % R3 f8 D# |. D$ _3 P6 A5 n
文旅产品,坚持推进民俗、海洋、地方特色文化等的挖掘阐发和保护传承,推出文化节庆活动,海洋旅游文创产品,打造沙滩文化节、海洋摄影艺术节、沙雕作品展览等海洋节庆活动,海洋文化群落和深度体验地。 7 C( H% Q" H% R% ^$ `) P
(四)跨界融合,培育新兴业态
% g6 H# V1 f0 E( A- ?' @, y F; h1 Q 推动体育同海洋旅游的融合,发展潜水、冲浪等海洋运动项目,积极举办帆船、帆板、游艇、邮轮、拖拽赛等海上运动赛事,将海洋、湖泊、山岳景观等旅游资源与地方传统体育健身运动相结合,打造海洋旅游健身业态。
8 L4 p6 I: @9 I+ n. S) B 推进饮食文化与海洋旅游的共同发展,要积极将地方饮食文化融入海洋旅游,推出具有特色的海洋宴席、渔家乐等海洋旅游餐饮产品和服务;研发特色海洋美食,打造地方美食集中展示地和网红店。
7 z L! f% I% X6 }$ } 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旅游融合,打造海洋演艺、海洋海岛博物馆、海洋气象与生物综合数字展示园、梦幻山海(动漫场景打造)等业态项目。 * a o, \( S3 ^1 Q( ?
推动海运业与海洋旅游融合,乏力发展跳岛游、海上游和海下游等产品,包括跳岛观光旅游;海上邮轮游艇旅游,含跨区海上游、邮轮住宿、特色海洋餐饮;海下潜艇旅游,含海底潜艇观光体验、海下餐厅美食、海中酒店等。 [' F u5 q, }) \5 W# E/ y& Z
(五)空间转换,海下同乐
q) ?0 s% L% f6 U' L7 U" Z. `+ X 利用“空间互置”的思路,将陆地旅游产品与海下开发,包括海底公园、海底街区、海下演艺、海下水族馆、海下餐厅、海中酒店等。
, b: i1 E7 k6 u% P* Q
1 V7 e9 k3 C. O" l& F7 ?- e3 o 图片来源于网络 8 d, x, f. l: s$ m& G
% i6 g1 ~! ?& a2 U( ~/ _4 E
n" l$ G7 B: g/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