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啦!世界海洋日,且看这群高中生跟着厦大海洋科考去 - 海洋科学实践

[复制链接]
, o, t" }# L1 N* j6 d5 P2 h6 \
& N3 E8 h8 t3 j- x$ W7 Y

关于海洋,我们还有很多不懂!

6 u7 x" A- ]# w4 [' Y

5 n6 V" J2 V$ h1 e
5 @2 T. p% ^# e! n) X) l. p# g

视频加载中...

, ^( q& H$ ~9 X5 j( Y3 ^
4 }6 e5 o: p7 B& f& C t

没有实践,知识基础就不够扎实。像这样真正参与到实践中,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研。

2 W3 b. ]: O( K2 g# P( r' _- A

——厦门一中生物教师 叶昀莹

! _5 D; U0 E; B7 d+ w/ z6 P

同学们和厦大的老师、学生们学到了许多实验方法,这让孩子们知道原来科学研究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让他们能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了解这个世界。

0 h# L, K! |0 P4 I7 f" ^

——厦门一中生物实验老师 吴彦佼

5 E1 T1 v1 K# c' U

这次系列课中,特设出海科考活动,目的还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首要的是问题意识,就是要主动思考科学研究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其次是探究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包括克服相应的困难等。再者我们希望学生走到户外,体验自然,感受自然的博大,继而养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笑对人生的挫折

9 `; u+ `0 ]9 ~( P# W: @0 q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蔡明刚 教授

" {2 L& ?+ K* M1 h2 ^
0 N2 V( g. j# x8 z- u) v

还记得《科学思维训练与实践》第一堂课课后,同学们的期待吗?除了更多的了解科学家工作的日常,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的设计与实践,还有同学们“翘首以待”户外科学实践活动,海洋科学考察,终于等到了集合出发的日子啦! 走,咱们出海去!

7 ?, D( F: }2 i' l& g

CRUISE

: `3 N$ @1 B7 n# t$ v0 e, Z8 z

海洋科考,是什么?

1 O" U3 }5 [$ m& `" n

“海洋科学考察,听着就很高大上。”

& g9 O! V2 R8 y7 r& o- o& Z

“想要知道科学家在科考船上都做些什么工作?”

8 D. Q# ^+ D& }3 d+ y- n

“我们高中生也能参与海洋科考吗?”

8 q4 P7 U+ e5 w( I7 ?

对同学们来说,海洋科考有着神秘的面纱,陌生又令人好奇与向往。

) {8 y- J# K& J( o! c; _% M

而对于海洋科学研究者来说,海洋科学考察,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的“家常便饭”。

# S, H5 ?' p A# \
7 t c- O" z* w) a* h7 u, P

海洋科学考察,通俗地讲就是“出海”,除了可以欣赏到“四面环海”、“海上日出”等壮观景象之外,还需要完成包括采集海水、生物、沉积物样品,记录水温、盐度、pH参数等现场工作。

1 B- l# F7 k. j
' U! o* H4 A3 Z9 `1 U, N

海洋科学数据库,就是在一次次海洋科考航次的往返,科研工作人员的一次次重复采样、实验的过程中,得到持续性的积累与完善。实践与理论在科学探究中就是这样环环相扣,又往复向前。科学家们敢于乘风破浪,甘于苦心钻研,用时间和汗水回答海洋科学问题,讲述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海洋故事。

- W/ D) V, S/ A0 `
( O3 J" c, p8 |( @
" ^: w$ I5 W$ H4 R; q7 M) U- A

没有什么比参与海洋科考更能体会海洋科考!

* v8 w" ^, ^( C: Z0 ], |" g' i* n

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体验海上科考,增长海洋科学知识,激发探索海洋的兴趣的同时,知晓户外科考实践基本内容,从实践过程中丰富科学思维,切身感悟不怕苦累,认真严谨的科学家精神,国家自然基金科技活动项目《科学思维训练与实践》课程组织厦门一中的学生登上“海洋二号”号科学考察船,赴九龙江口——厦门湾分批开展为期半天的海上科研实践活动。

' }0 N( V* `0 n' G
/ h P, u( H* y* G8 s) t8 G
, u) O" T4 |. l9 @2 n! L
: ^) {" _$ f# n( r- p6 y! T# W
& ?% p3 s; }+ e( ^7 e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 J, Z* f. m: x0 Q9 W8 z6 i

CRUISE

6 o. E) G7 G+ ?1 M7 j4 ^4 k0 l4 D

撸起袖子,搞科研!

/ M: }# z; n9 ?9 r( {

在本次海上科学考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将有机会体验三个实践板块,分别是开展与海洋酸化有关的海水基础参数调查,进行海洋生物多样性观测以及对厦门西海域及九龙江口的微塑料进行采样,尝试在厦门海洋微塑料的治理上寻找新思路。

- L; S) _: _7 [& S6 c6 C

第一板块中,学生们对海水温度、盐度、pH值、透明度等基础参数进行了实践。

2 p9 t/ h. ?8 k$ M+ l) T$ |4 F
1 s' f9 [5 b2 ?6 V

厦门大学大四学生李佳宸指导学生们使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并把它们分装在样品瓶中,利用便携式pH计、盐度计和透明度盘完成对应参数的测量。获取这些理化参数信息,能让学生了解海水基本性质,为进一步开展浮游生物多样性观测和探究微塑料污染情况打好数据基础。

8 {8 A3 ~. U1 |# Z. P

第二板块中,学生们使用绞车放置垂直拖网,进行厦门湾的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

4 ~6 |' D1 X% Z& n# t S+ N6 S+ W
7 [+ _0 C3 W/ [

同学们在博士生何浩阳的指导下,惊喜的收获了中华假磷虾、水母等多种浮游生物。同学们将这些样本带回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进行进一步观察。杨位迪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许多浮游生物的知识:各式各样的水母、“蓝眼泪”的“幕后推手”、浮游动物的觅食方式……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看着PPT,仿佛自己也是一只鱼,去到大海和有趣的海洋生物做朋友,听它们讲述生活的“酸甜苦辣”。

7 K% c! }* Y5 x: _; T/ P

第三板块中,我们在科考船船艉实施微塑料的水平拖网采样。

# F$ |( } i, p! V4 a1 p& C2 Z
% C5 Z2 o9 N$ `% x& Q+ U% A

学生们跟随着刘萌阳、王炜珉、郑豪文、Kazi四位来自厦门大学海洋有机化学课题组(MOC)博士生,从采样原理开始,进行微塑料拖网的固定、下放和回收。拖网结束后,在甲板上开展网衣冲洗工作,并将富集着微塑料的网兜样品转移至广口玻璃瓶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后续的鉴定分析。通过确定微塑料的来源与丰度,进一步认识其对海洋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 B$ W+ {5 o' P# L1 I% |- X+ D
3 c% A s2 u/ \) C0 N- H% V# ?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对海上科学考察的基本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大家体验到出海的艰辛与乐趣,收获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增强了对海洋的理解和认识。

( `) i8 Q# n1 t) |# G6 o

CRUISE

& B+ ]3 i0 @6 n1 T3 E

“出海”科考,化身一日科学家

& V" x% k& c4 h4 }

《科学思维训练与实践》的课堂,源源不断地带给同学们惊喜。同样的,这群思维活跃、领悟力和行动力满分的一中少年也在持续带来精彩表现。

! Q* g, F& ?( F+ J
- s4 _! j7 s4 c% i
+ C) A9 b$ {( o* H3 J4 o- u

蔚蓝的天空 澄澈的海水

8 I+ f& b+ X/ S1 @% C0 \5 o w+ x- D

还有穿行于前后甲板 忙碌的少年们

. ^+ O6 _/ e; u

温柔的海风拂面 吹走了倦容和疲惫

/ ]+ h2 R" n& h! ]' z2 b* R# O

见证无数科研工作的“海洋二号”上

( F$ S6 w1 r, k2 s2 L

升腾着新生代磅礴的科学力量

: p$ b1 u; V9 j

对一中学生而言,这次海上科考实践活动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难忘经历

. ^; `$ L4 o8 O5 u- G K

他们第一次真正坐上一艘科考船

8 F e o, u) m

第一次晕船

5 N6 i6 w T+ q( f

第一次有计划地观测、记录实验参数

8 n. O4 v0 G& O |) r

第一次在船上实验室开展实验……

' }$ ~9 L8 }7 O- X2 [2 O

虽然这些对于海洋科学工作者来说,

& T5 Z! e8 _' Q& @" \ f( P

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7 N+ {, a( H @5 n. p8 }

但正是这些第一次,

( s2 V6 m% ^; [# a

激发起学生们对海洋、对科学的研究兴趣

2 s, v( h; ]5 O# b0 ?+ I& Z

鼓励他们用更加开阔包容的心态面对挑战

" ^: B O3 W0 T$ e& e1 N! R1 r

“科学知识”定是能服务于实践的成果,而“优秀人才”也必将经过实践的淬炼。海洋的神秘激发着人类深入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望我们都能永葆初心,沿着热爱海洋、追求科学的航线,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 P9 C. S* g/ {( j k# p7 R
$ l4 ]( e- m! P5 p
0 t+ u/ s7 w' Y! [4 K

《科学思维训练与实践》,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的科技活动项目,由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蔡明刚教授牵头组建教研团队,致力于开展“一流海洋科学家—一流中学科学教师—一流中学生”完整的“三个一流”中学生科学思维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课题通过顶层设计实现高校-中学的理念对接,将一线海洋科研人员引入当前中学科学教育体系,搭建一流、完整的中学生科学实践平台,制作系统化海洋科学教育教材包,开展课程教学与一流科学实践,提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专业科学思维能力的青少年人才。

8 W4 V% ?5 O' Z# W2 i S' }; n

撰文-吕梦蓉 陈飘

; p5 O0 N2 y" h" P

编辑-张铭雨

( z) b/ Y1 _0 \* e2 t( t
, |* [) E; G7 ?4 [" u8 j: c0 [6 H

同步入驻各大媒体内容号

2 c! {' e' f+ u! B" C( Z" I/ R
$ k- G4 L; x- X# ~ , I5 V$ @. e* |* I4 U/ i$ G' Y8 |' X, P' d: R( o 6 N0 E0 Y; ^$ v- }2 ]) B ' ^9 N6 v, Y; R0 h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仙居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