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T- q0 k( `3 C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海底沉管隧道示意图
/ U: D6 S8 {& ]( B) G9 O3 g& a
% i: m; h* R8 B O7 q3 c4 h( j1 ^# m8 v% e. h6 @& Z
1 ?+ u( Q0 [) M6 [! D鲁东大学柳新华
; q1 n8 Y0 k4 A. y$ L$ @* |
( X! e( f0 J! _, n摊开“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蓝图,“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跃然纸上。这个论证了19年、投资达2000多亿的重大项目,在蓝色经济背景下,逐渐“浮出水面”。烟台如何抓住机遇加速推进这一重大战略的研究与实施?记者昨赴鲁东大学,专访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的专家。 k! {4 B! _3 B* M/ h: N
【世纪梦想】“交通死角”变南北交通枢纽* m3 E) A4 k% h/ c6 v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将有利于改善山东半岛的交通地位,改善山东半岛与东部沿海省市的交通状况,使山东半岛由全国的交通死角,变为中国沿海南北交通的枢纽。”在采访中,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副组长、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鲁东大学副校长柳新华谈起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意义,表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不仅仅是烟台的一个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全国南北交通以及沿海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2 i( a7 {0 I& k; r/ K: |6 i2 S “以山东人闯关东为例,以前要绕渤海湾走C形,看着两个半岛挨着很近,但其实从陆地上要绕一个大圈,我们的目标是将C形通道变成四通八达的& hi;形网络,消除海洋恶劣天气影响,这也将带来极为便捷的交通,从而有力地刺激经济。”柳新华介绍说,跨海通道建成后,将来从烟台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大连了。
$ |: A& P! e% R# H* A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利于发挥山东半岛的区位优势,沟通山东和东北两大经济板块,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形成产业互补,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建设,有利于山东半岛高端产业的聚集与升级。同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倘若施工,将进一步解决当地大量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柳新华介绍说。
3 Z) l6 I+ N; f0 @ 【是否可行】技术上可行施工难度较低5 S' K' B6 ?( Q' I0 y! |
目前中国是否具备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能力和条件,可能存在的阻力在哪,实施最困难的地方在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柳新华说,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建设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能力和条件,适时启动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是水到渠成。0 u, }2 s$ r. n6 O& C
首先是地理条件比较优越。“与日本青函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以及杭州湾大桥等大型跨海工程相比,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地理、地质条件相对优越,海洋环境等自然条件也十分有利于工程的进行,施工难度也比较低。”据介绍,渤海海峡平均水深只有20多米,最大水深仅86米,而且海中沿线一字排开众多岛、礁、滩,除老铁山水道间距42公里外,一般间距在3—8公里。以此为依托,将大大降低工程难度和造价。4 @/ N! h1 s) i1 e3 L& U
其次是大通道的建造技术相对成熟。“从国内外跨海工程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看,跨海桥梁技术和海底隧道技术均已十分成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世界各国已建的比较知名的跨海大桥73座、海底隧道37条,其中,我国已建的比较有影响的跨海大桥20座、海底隧道6条。这几年,发展更快,2008年5月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据介绍,目前,国内外还有很多跨海工程正在建设或拟建中,如港珠澳跨海工程、琼州海峡跨海工程、青岛跨海工程等,这些工程都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和人才支持。; ]: [" }8 o7 E) V% ^( A+ e# E4 F
【谁来建设】建大通道“钱不是大的问题”0 s: ^) ]' R* _* |/ u3 c }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投资需2000亿到3000亿,具体该如何筹集资金?采访中,课题组的专家称,建跨海通道“钱不是大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是谁来建的问题。
4 |/ I7 {$ d* U# S0 `2 n; Y “跨海通道的建设,可参照国内外已有大型跨海工程的经验,广泛吸收国资、民资、外资等多渠道进行融资。比如杭州湾大桥总投资140多亿元,全部由民间投资,没有花国家财政一分钱。”课题组表示,跨海通道建设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项目,它也是一个可以赚钱的项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期间,就有包括美国、香港等在内的国际财团对此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欲投资进行前期研究、参与工程建设。
! T+ u& c x- [1 z* A “跨海通道的建设有多种模式,比如授权山东和辽宁来做,也可以涉及的沿海11个省市来做,或是由国家委托企业来做。”课题组认为,该项目只要国家有相应的政策,可以不用政府投资来建设。
0 x; K$ W2 g3 B4 b/ v* d “事实上,无论是建设公路通道还是铁路通道,都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比如,建设公路、铁路通道,建成以后,通过车辆收费和各种管线收费等,每年利税即可达200亿元以上,若加上土地增值、旅游开发、节约燃油与材料等综合社会效益则成倍增加。”据专家们预测,跨海大通道约2000亿到3000亿元的投资,10—15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一般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 T( E5 g; {4 U5 k3 L
【如何推进】争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y. ~# b6 T% Q6 _' N5 ?
“烟台应借助‘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放大优势,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应有的重要位置。”采访中,柳新华副校长对推进这一工程提出了建议:“建议成立工程协调领导指挥机构。争取国家及早决策,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有关部委,山东省、辽宁省、烟台市、大连市有关地方以及解放军有关部门共同组成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这一工程的前期研究、规划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领导。”
* }. z2 H+ T' L2 N8 R1 f 另外,他建议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学习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和杭州湾大桥建设的经验,分解研究任务,落实研究经费,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尽快拿出权威的、确定性意见。然后,再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工程、交通、科研、社会等方面专家,就有关专题分别落实领军人物展开具体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8 a- s) s' D h- \. d; _1 a
“在国家即将启动‘十二五’规划之时,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柳新华表示鉴于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已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并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为公铁两用跨海通道,因此建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应与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一并规划、设计,避免出现两大通道互相不衔接、南北难贯通的问题发生。 P7 z- W* s. ~7 F0 p
柳新华还建议要率先启动蓬长试验工程。“蓬莱—长岛的跨海通道,作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试验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小(约30多亿元)、工程难度低等优势,可以先行启动进行规划、研究和建设,为整个工程项目探索思路,积累经验。” L0 x7 J7 ^' v" k
新闻背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论证的三个“脚印”0 N P) N6 @/ v2 e& I9 ~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构想形成与研究论证,到今年为止,这一跨世纪梦想进展到何种程度?
. L$ \/ C, f0 T* C8 n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始自1992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 F: U1 Q+ ~; Q! I/ T+ `/ l 第一阶段,研究任务主要由烟台市政府、原国家计委担任,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东通道—“烟(台)大(连)铁路轮渡”,该成果先后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于2006年建成投入运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 R' B+ `3 l ]
第二阶段,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意见,参与研究的单位扩大到国务院研究室、原国家科委、海军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参兵种部设防局、铁道部、原交通部、山东省、辽宁省等单位。9 ^ X3 K: y5 u4 t6 R0 [0 r$ G0 N
第三阶段,成员单位继续扩大,目前共有工程、经济、交通、社会、海洋、地质、地震、气象、环保、军事、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重点研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发展及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影响。
( u5 {3 P" e+ T* q! `( Z 2008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先后做出重要批示,随后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常务副省长王仁元等领导也先后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研究和论证。
3 T# r q; Z, M! Y# [' _ 2009年、2010年山东、辽宁两省连续两年将研究成果纳入政协提案并提交全国两会”(山东省三大重点提案之一)。2010年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被纳入山东省和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 @8 n5 ^+ R+ P' k9 W9 J \ 2010年7月,以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组长的全国政协调研组一行来山东,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7 H1 p, ]& \' Q; j$ @. t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列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