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创新网络:澜湄国家气候适应行动与社区实践专家观点 - 滨海社区气候适应

[复制链接]
7 F# i5 P" d' ^# J

6 u6 s+ F$ ~8 Q. Y* z9 v7 M

2023年4月26日,作为2023年“澜湄周”系列活动之一,“气候创新网络:澜湄国家气候适应行动与社区实践对话会”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顺利举办。会议由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乐施会支持。

. S g$ F. j" m% |9 k+ n! T

与会专家观点摘编如下:

7 X. l+ q, U6 N& W6 D3 h0 ?2 Z& d

Sae-Ryo Kim

( ^ G0 X9 h" _: w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k u# A* K) `- ^- R

公共伙伴关系处处长

9 q. R7 ~, }8 ~# T! [7 E. l

气候危机是全球变化危机,也是一场儿童权利危机,直接影响儿童获得卫生保健、营养和清洁饮水等服务能力,威胁到儿童的生存与健康成长,需要多方共同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儿童等弱势群体权利,使其免遭气候变化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致力于儿童权利保障事业,注重弱势群体需求,构建行动框架,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与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共同建立了气候创新网络,鼓励年轻人创新气候行动,提升年轻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培育气候变化治理新生力量,共谋气候变化适应新出路。

+ Z# Z8 {' x' L. i! D

李霞

3 I" [/ c! S5 q8 x

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

& X. x0 {0 `! w, S; u# t& @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处长、教授级高工5 ?1 C. Y9 L( W, T

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密切合作,就联合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达成共识。目前澜湄区域普遍面临气候变化风险,需要各国形成合力,通过交流研讨、联合研究等形式引入包括联合国机构、社区民众在内的多利益相关方,共同探索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维护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气候权益,呼吁每个人付诸实际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澜湄智慧。

$ U7 Z9 E7 b0 f+ v% b# _" v$ b+ F

Nicholas Rees

5 C% @9 P8 g5 }8 R$ D$ d5 H, V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 N7 Q6 B9 y% k2 t/ ]

亚太办项目经理

) B* z& f4 H+ g, q: X# ?/ H

澜沧江-湄公河是澜湄地区的生命之源,滋养孕育着数百万澜湄地区居民。全球变暖趋势已然愈发显著,其中东亚太平洋地区受气候冲击形势最为严峻。各方必须关注该区域儿童和青少年潜在气候风险,加强区域内和跨区域探讨和交流,确立儿童气候风险评估与气候适应协作机制,制定儿童权利保护政策,提升区域妇女儿童气候适应能力。

- p# T1 r3 L, r& _

Lonkham Atsanavong

+ z$ k c% b+ T# ~0 d" b' X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

. }, S; k* R, I" [4 o$ p, K$ f

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 H9 H P" z2 r B5 X7 {- G

老挝自1995年开始执行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目前已实施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及行动措施。在战略层面,应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管理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气候适应行动也已在国家各级部门开展。在实施层面,广泛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强城市韧性,充分借助信息分析管理系统提升环境适应力,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4 O/ Q% N+ N3 C! f

NALIN PHON

! b. |$ {4 r! U

柬埔寨环境部淡水和湿地保护司

! S( l) r' M' B' m

办公室副主任

" m# G. N$ C! m( r

湿地为人类和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环境,具有洪水调节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但其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气候脆弱性较高。因此,柬埔寨在应对湄公河三角洲湿地气候变化脆弱性方面开展大量工作。柬埔寨政府提出湿地适应性保护措施,划定保护核心区域,开展试点示范项目,采取基于水渠试点的水资源管理举措,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气候适应性和生态可持续型发展格局。

" y3 N8 @- y3 {

王杰

# X8 a) x1 M* ^3 h, @; ]

云南省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4 s7 \8 _3 @" {2 M) B

云南省高度重视对儿童及青少年开展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根据云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协作的生态文明教育共同体。不断加强气候变化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让气候变化入教材、进课堂;广泛开展校内外绿色主题宣传教育,提升儿童和青少年环保意识和气候变化防范意识;推行节能环保一体化模式,打造绿色环保学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5 L) S1 H9 K- u8 \# p6 J7 k7 G

王志峰

5 e* y7 X( B+ F p- I, }

广西壮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中心调研员

. U* ~ k. t) \/ B' Y5 w. \

开展青少年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广西积极构建相关政策体系,于2021年印发儿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儿童健康与环境保护具体举措,并推动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建设有两个国家级试点城市,通过打造绿色学校,宣传低碳理念,举办低碳日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绿色低碳和气候变化的兴趣。此外,广西广泛开展全民互动交流活动,利用网络资源推广气候变化相关知识,提升全民气候风险意识。未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气候风险评估标准、构建气候适应规范体系,推动广西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

1 a3 P8 ?2 a7 y* _

黄昀 

2 p0 }, e, K- W: s1 n6 U

亚洲开发银行咨询顾问

+ W, F- K. i$ {8 x" b: Z' B

亚洲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区域内国家发展,并关注儿童和妇女等弱势群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亚行在项目实施中针对弱势人群开展能力建设和专项赠款援助,通过知识培训提高个体风险应对能力。此外,亚行还支持域内国家完善绿色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儿童绿色出行意识。未来亚行还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提高青少年生存技能与手段,更好适应气候转型。

/ A5 t2 ]& J$ z2 ~0 _$ @1 X$ y( E. U

王则开

. s' m& x% Y) Y1 u. g9 g- x

世青创新组织理事长

/ H4 @9 `! i2 S- ~* ?2 {9 }

世青创新组织由青年人成立,也致力于服务青年人,积极推动青年人参与各项行动中。在倡导交流和提升公众认知方面,鼓励青年人主动参加各类宣传活动,巧妙应用各种新媒体传播工具,推动低碳绿色理念落地生根,助力国家战略高效实施。未来希望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倡导,吸引各方可持续资金支持,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其中,激发青年人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

7 \! ?! D! U+ y+ \

Hongmey Chhay

7 ]' l0 i! O) K$ `

亚太青年气候行动平台(YECAP)成员

% \" u# z7 x( Q/ V2 V% {5 [5 g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众多国际组织共同参与。亚太青年气候行动平台通过举办线上研讨会,普及气候变化基础知识,激励各组织分别制定行动方案,搭建应对气候变化网络,打造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共享平台。亚太青年气候行动平台引导青年人树立人地和谐理念,鼓励支持青年人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广泛应用社交媒体展示和宣传行动成果,构建宣传-吸引-再宣传的良性循环机制。

' R0 p# ]* X! l" i2 L+ j; S

Narumon ORIS 

! P. r" T r# O

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

( ~9 `8 n( W% i$ n" u2 E% L& ]

常务秘书办公室外事处,环境学家

3 Z* a) H& E" u! c9 n3 ^

泰国是世界上气候脆弱性较强的国家之一,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长期战略方案,以期在2065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制定了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法案,确保妇女和儿童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教育领域,积极推广气候变化教育进课堂,加强学生气候变化知识储备。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提供交流平台,确保青少年广泛参与行动。未来将更多地倾听青年人的需求,邀请青年人参与政策制定,共同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促进泰国绿色经济稳步发展。

0 p) V+ w# }" g( k8 V: K* H; o" c) t4 U

毛伟 

/ W; S1 p8 k) C4 g; T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2 N- k7 H q7 m: T

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

( Q6 J" Q9 {5 t$ Z- G' H

中国已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海南省也正组织编制符合海南自身发展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此外,海南省积极推动滨海生态系统转产建设,构建新型高效的养殖方案,倡导“养鱼上楼”模式,在减污降碳和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沿海居民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未来海南省还将加强蓝碳资源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充分发挥海南生态优势,制定专项方案,团结各方力量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O8 _# e5 X% N* ^

Lean Anadon-Payud

7 B$ m- n# w2 g0 d3 r

乐施会菲律宾气候韧性经理

1 l$ l( T$ h4 u" e, W* A. P

菲律宾是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气候风险指数排名全球第一,约有2760万人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主要包括妇女等弱势群体。乐施会主要从妇女赋能、能源转型和社区活动三个方面开展气候适应行动,并加强与地方合作伙伴交流联系。此外,乐施会还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倡导妇女引领减缓气候风险和气候适应项目,并注重青年人的参与,力求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体系。

, c6 v7 Z7 p3 s7 |/ B. G% q" {

黄真 

8 v1 J( x4 }6 r) w% f8 X5 F! P

亚洲基金会项目官员

' ^" H; O! s5 t" k

气候变化将加剧自然灾害频率与破坏性,给减灾防灾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亚洲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备灾工作,与亚洲备灾中心开展密切合作,通过引入国际经验和专业工具,加强社区应急管理培训。此外,亚基会还结合原有项目经验与现有女性创业项目,加大女性项目领导力,创新发展新思路,提升其在环境和气候领域新发展,更好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灾害影响。

4 |: ?, @& a% ~: o" N

王欣超 

' t- E8 z7 t# Y% e7 N' b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 V2 ]" w8 E0 {7 T0 O3 A( F& t4 j6 I

环境项目部主任

( T# m4 o% A; e4 S7 @6 L* {; k4 e7 b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与国际国内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推广气候适应型农业,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和防灾减灾培训,引进优良种植品种,提高农民种植收入,并在山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气候适应型农牧业建设试点示范及推广应用,超过50%的女性群体参与其中。此外,中国民促会还积极参与构建民间气候行动网络,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发起气候适应中国民间组织倡议,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

- W3 w H, v3 V5 v# x
% n" |" | b. c6 R. f
1 k) ]; ^3 k( N8 y7 Y) @% Q
0 ]& Y/ E8 t4 I6 M3 R8 E+ n$ ~. h
5 ]( ]! @5 y6 w8 C6 O* h ?; u
: ~4 M0 G+ |. |( {
关闭
$ v: ]- N; f9 T2 w; D6 h3 I5 I
观看更多
) A$ t1 m$ h3 j0 Y0 t9 r6 I8 b
更多
! m M0 }/ w) x# A7 e8 e. i
+ N2 A2 b g! B+ y
* D B2 B i+ p+ D
1 T+ @& J' N; b, z# Y
正在加载
6 q2 `( k6 U6 y: k4 u; W0 g' h. Y& J% A8 X
正在加载
( `: j* q* y$ ?
& K( A: v* e3 h2 c
$ J& f7 G# J$ K' L; n
+ c( n: n6 f/ T) t- h
4 S$ |0 ^, y. R% X$ _: x. \8 |
: ]& g8 s) i4 l5 g
5 G* i+ c& a: |3 }/ }% Q' H* I
# n. i: ^% C& d$ b% J/ F/ p
退出全屏
/ t- O9 C1 U/ q4 [! V# N* J
7 L- j( x0 l: H3 M! \1 s4 {+ Q
7 f _4 Z0 W, n U$ ?
E1 V# b, g; \* T# x8 N! I
6 o* r# z/ [. q* X
5 s3 A) a$ |) y+ H) A+ J B
; O: G U/ D) \# G' R
! a" C1 H: P: F. ~4 ~
7 _6 \9 o+ W. K3 X/ `2 K2 d
; x. \8 Z! T4 h5 s+ g w
4 D" I+ I& r# _; t( J$ k4 V' ]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9 B# G a) O. }+ ?- A
3 V5 `2 o/ @: @. d2 L2 t
- j O, c$ r1 D. x
O" p3 v }# m
8 q/ E& S% w& f
8 S4 k; f9 s( d
9 s' U7 C5 f: m
A _" f/ d& i1 z) K; k- B i) G
5 t/ P* J' t: Q; K! x- i6 w " O: H1 @ A% E' O
! ^- U* e( B+ h, I/ B
. d& L0 L, `8 M ?4 G

0 U" L. c" ~+ k, x ) k" Q& L m( [ " W& l4 e6 J- J' o& w$ B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永不堕落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