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u, \! }" @0 j2 [- F' ^ 据《印度教徒报》网站3月4日报道,在南海热带岛屿周围波光粼粼的海域上,引人注目的通常是中国的军舰,还有偶尔出没的潜艇。
# i. J+ K3 o' l5 H+ j: n “探索二号”科考船并不起眼,这艘白绿双色的科考船会被误认为一艘寻常的渔船。 1 l4 `# N0 A ^; l
从位于三亚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出发,这艘科考船越来越频繁地驶入世界海洋中鲜少被探索的区域,它不仅搭载着中国最先进的深海潜水器之一,还承载着中国在深海勘测领域的雄心壮志,该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但竞争激烈。 6 M9 g, p. t2 [2 f3 \8 @
深海所的任务对北京而言非常重要,2020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祝贺。贺信指出,“‘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4 }& B' A5 o! R+ }
据深海所研究人员介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知之甚少的海沟深处的情况。然而,鉴于全球对深海矿产资源勘探的兴趣日益浓厚,深海研究工作也有望带来可观的商业价值。海床上蕴藏着未被开发的铜、金等矿物和稀土元素。
6 R9 b5 K: ^( K+ D. o, f$ n 深海所副研究员张维佳说:“在这个人们最不了解、最遥远的环境中,微生物如何适应深海极端环境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 " O6 C- _0 ]" k0 i, m! d
张维佳说,科学研究对如何在不破坏海洋环境的情况下开发资源也很重要。她说:“从生态角度来看,这有助于监测矿产的长期变化、恢复时间等问题。”张维佳说,在太平洋的克马德克海沟,“奋斗者”号潜水器在8880米深的海底观测到海葵。她说:“最意外的是,我们观察到在如此深度的海底,食物供应丰富。”
3 M4 ^, Y7 n1 M& H2 A; w6 ` 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新的微生物。这项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从研究新型酶到应对耐药性,该发现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 Q' @5 u2 J P5 e! J
深海所由中国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三亚市人民政府共建。它的科学使命符合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 5 c! \, U* y$ f/ L
深海所的主要职责是培育一个由中国牵头发起、国际主要深海研究团队共同参与的全球深渊科学研究计划。该研究所是中国指定的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科学”工作组成员单位。克马德克项目由中国与新西兰联合开展。 0 z+ I9 s4 `5 V- { @: S, x
中国的全球科学声望推动北京向深海研究投入资金。同时,中国先进潜水器的发展也在助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的努力。该协会牵头实施北京发展世界最先进的深海矿藏开发计划。
8 j$ g/ a- D7 x. j+ u 来源:参考消息网 . Z- K! }! f+ ^% B) p
2 N6 `* g" m6 T) }1 Z
4 w7 h+ K! K& _5 j) j- ~
* A3 y* o3 I& H: y, Q! r5 q' \& C
+ p' H- F1 K. A+ l* B |